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钟宇 《东南传播》2022,(4):57-60
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文化交流等渠道得以建构,较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主流新闻媒体通过语言报道方式来搭建。本研究基于肯尼斯·伯克的修辞动机理论,运用其“五位一体”(Pentad)修辞理论分析China Daily和The Washington Post对2020东京奥运会闭幕式期间关于2022北京冬奥会的报道,同时,借助其“同一”(Identification)理论以研究我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2.
张扬 《新闻世界》2013,(11):160-162
报纸作为传播平台,其议程的设置和框架的设定对外来者认识了解上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Shanghai Daily》作为上海为数不多的英语媒体之一,是外籍人士了解上海的重要窗口。本文以空间维度为主线,比较了《文汇报》、《解放日报》与《Shanghai Daily》头版报道框架的不同,并对《Shanghai Daily》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艳宁 《传媒》2019,(8):43-45
我国对外传播媒体是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先行者,早在2009年我国网民刚刚接触智能手机和手机应用市场的时候,《中国日报(China Daily)》便先后推出了“中国日报新闻”“中国日报精选”“The China Daily iPaper”“Touch China”等面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英文或中英双语新闻客户端。  相似文献   

4.
对外报道是中国在国际传播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中国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对外报道体系,中央级的对外报道组织包括两社:新华社和中新社;两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三台:中央4台、9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一局:外文出版局,下辖《中国画报》、《中国报道》等多种对外刊物;  相似文献   

5.
《青年记者》2007,(7):24-24
【大公网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英日报《中国日报》(China Daily)今天(5日)面向全球推出了中国首份专门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英报纸——《奥运周刊》。[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李盛楠 《今传媒》2016,(2):23-25
本文通过选取国际社交网站Facebook中People's Daily(《人民日报》)2015年1月1日至5月15日发布的所有信息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利用 SPSS 分析数据,试图研究其在国外社交平台中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分析结果显示,其新闻多集中在对国内新闻的报道中,且社会、文化、政治领域的信息最多,外交、军事、救灾类报道也很好地塑造了中国国家形象,但在传播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信息依然是单向传播,缺乏对社交平台互动性的利用、信息内容过于单一等.  相似文献   

7.
梁素文 《传媒》2015,(24):35-37
《环球时报》英文版(《Global Times》)创刊于2009年4月20日,它是继1981年《China Daily》之后的又一份面向全球的英文类报纸.与《China Daily》独立创办运营不同,《Global Times》依托于中文版《环球时报》,共用一个报纸名称.它的出现标志着《环球时报》形成报网结合,中英文并举,内外新闻兼顾的事业新格局,在《环球时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青年记者》2012,(24):90
科技网站All Things D7月31日报道,新闻集团推出的首份iPad电子报《The Daily》打算裁员50人,占员工总数近1/3。报道推出不久,《The Daily》主编杰塞·安格洛在《The Daily》官方网站发表《致读者和朋友的一封信》,证实了这一消息。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晚期在上海出版的《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晋源西报》(Shanghai Courier and China Gazette)与《上海文汇报》(The Shanghai Mercury)等英文外报,以其有关"中国国民性"的评论与报道为研究对象,考察英文外报中国国民性知识话语的生产机制,梳理与分析这种知识话语所呈现的媒介图景,探究这种知识话语生产内在逻辑、价值立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于小薇 《新闻世界》2012,(7):219-220
国家形象的重要性以及在塑造国家形象过程中的媒体作用已毋庸置疑。《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中国对外传播的一个代表性媒体,本文试分析其所报道的内容以及海外读者的反馈,以期从中浅析其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作用及不足。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是集中观察国外媒体对我国国家形象进行报道的一个好时机,中国政府也以此为契机采取措施树立正面国家形象。本文对德国大众化报纸《图片报》奥运前后的中国报道作了主题词统计和分析,总结了德国媒体报道特色,认为中国政府和媒体应根据奥运会前后国外媒体的报道来整合国家形象传播,在对外信息发布中发挥积极主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际政治传播是以国家为政治共同体进行的国际间的政治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核心.作为中国人民政治生活重要内容的全国两会是进行国际政治传播的宝贵资源,也是国际社会一年一度解读中国的重要窗口. 2016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新华社、CCTV News、 《China Daily》五家主流媒体以及隶属于国务院新闻办的中国网,在美国社交网站脸谱网以统一的#CPPCC #NPC #2 sessions #China Politics标签形成报道矩阵,通过图片、音频、微视频、漫画及各类可视化呈现,是“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寻求国际政治文明共振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世界的国家形象塑造中,文化形象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我国文化形象的一个子系统,良好的新疆文化形象不仅可以优化我国整体的文化形象,还可以给新疆带来直接利益。新疆作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如何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凸显新疆独特的文化魅力以塑造良好的新疆文化形象,是当前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文化形象的塑造需要媒体进行积极有效的文化传播。本文以新疆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为研究对象,找出其有关新疆文化的报道,从新闻框架理论出发,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新疆电视台是通过怎样的新闻框架来建构新疆文化形象的。研究表明《新疆新闻联播》对塑造良好的新疆文化形象整体上来说是成功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形象不够全面、立体、文化创新较为缺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人民日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我国的众多媒体中具有极其特殊且重要的位置,其报道权威、公正,且符合国家政策转变及发展需要。分析《人民日报》中的辽宁形象,不仅可以从正面考察权威国家级媒体对辽宁的关注热点和角度,发现其形象特点及与其他省份的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China Daily》(《中国日报》)和《Newsweek》(《新闻周刊》)为例,分析经济新闻英语标题中的隐喻现象,重点揭示了隐喻产生的原因及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外宣实力与国际关注度差距悬殊,我国的国家形象主要依靠外媒来塑造。因此,了解外媒涉华报道的特点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英国与美国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本文对《纽约时报》在过去一年里的涉华报道和涉英报道按一定方法进行抽样,分析美国主流媒体在报道英国事务时采取的口吻和形成的报道特点,以此对照《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主要侧重点,得出两者的异同,并分析原因,为我国进一步利用外媒改善国家形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冯帆 《新闻前哨》2015,(2):55-57
从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美播出,到新一届领导集体带来的软外交文化,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已从对内的自我传播时代,正式进入对外传播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并非单纯依靠我们自身的建设,而国外主流媒体在报道中国问题时所呈现出的话语特点和报道风格,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西方受众对中国的认识,本文拟选取包括《泰晤士报》、《卫报》、《独立报》等在内的英国几份大报作为考察对象,选取2014年三月这个之于中国较为重要的时间节点作为考察阶段,分析英国主流报刊对中国问题的报道,力争从中分析出英国不同阶层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认识,并针对个中问题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闫欢  王琳琳 《新闻界》2012,(15):3-7
本文选取美国《美南新闻》为个案,以框架理论为基础,将《美南新闻》两年对应月份的新闻报道作为样本总体,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与数据分析.从报道数量、报道来源、报道篇幅、报道主题以及报道倾向等指标进行纵向横向分析对比,对《美南新闻》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大陆、美国两地不同的编辑理念导致所塑造的国家形象的差异性及其原因等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高度媒介化、高度全球化的现代社会,媒体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媒体外交中的媒体具体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如何扮演这些角色?现有研究鲜有答案。为此,本文以斯诺登事件为例,通过对我国四家全国性主流报纸(《人民日报》、《环球时报》、China Daily和Global Times)在事件发生前后近八个月时间的相关报道和评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媒体在国际热点事件中发挥外交角色的策略主要有四种:音量调节、声源管理、主题驯化和话语争夺,这四种策略在以面向国内公众为主的中文报纸和以面向国际公众为主的英文报纸中表现略有差异,但总体而言,这些媒体在事件中都扮演着本国政府利益的表达者和声张者角色。  相似文献   

20.
岳子荷周丽 《视听》2016,(6):137-138
国家形象是个综合概念,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媒介传播是国家形象建构的主要方式,在国家形象建构与国际传播中起到了"传声"与"扩音"、"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在国家形象的构建中,媒体的公信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体对事实的报道和传播影响着人们对国家形象的认知。本文以《人民日报》对十八届五中全会报道为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来研究这一事件的报道对国家形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