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组成服装一般有三大因素:色彩、材质、款式.色彩是服装的灵魂和精髓,是视觉中的最响亮的语言,对于服装的表现能力有着其它任何方式都无法比拟的效果,是贯穿服装设计的一个永恒元素.色彩设计是组成服装美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和最有力的表达.相同款式、相同面料的服装,由于色彩的配合的不同,会产生朴素、典雅、秀丽、鲜明、热烈等不同的情感效果.  相似文献   

2.
形与色是所有视觉艺术的本质,服装作为包装人的一种视觉设计艺术,其包装的不仅仅是人的身体,还有精神。在服装设计中呈现精神包装"美感"的审美形态载体就是服装的造型和服装的色彩。穿梭在"形色之间"的设计创新,就是我们服装设计这门艺术始终要把握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审美过程     
审美主体在客观现实中的美的作用下,经过形象思维活动,进行由表及里的审美判断,获得美感享受的过程,就叫审美过程.它既受审美客体的制约,又受审美主体的认识、情感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在审美过程中,我们首先碰到的是审美对象的选择问题.大千世界,展现在人们面前的美千千万万,它们作用于审美主体,有的能引起美感,有的却不能引起美感.这种选择由什么决定的呢?决定于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两方面的诸多因素.从审美对象来说,那些强烈的、新异的、活动变化的事物最能引起人们的审美注意.比如,"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看",倒不是因为红一定比绿更美,更动人,而是相比之下,红比绿给人的感觉更强烈,因而更易激起人的美感.同样的道理,时装能取代原来的服装而流行于世,在于其款式的新颖更能给人以美感;电影比图片展览更有吸引力,在于它的变化、运动更能使人领略到事物的"动态美".从审美主体看,人们往往对那些能够满足自己审美需要的事物发生兴趣,引起注意.所谓审美  相似文献   

4.
系列服装充分体现了“变化统一”的形式法则。系列服装中的“统一”表现为运用同一要素在相关服装反复穿插,使整个系列服装实现协调、统一的效果;系列服装中的“变化”则表现为运用相关服装形式上的差异,使整体协调、统一的系列服装产生灵活、多变的美感。除此以外,系列服装的设计还要注意“主次”、“均衡”、“呼应”等形式法则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宋代服装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宋代服装作为中国服装史上一个重要时期,有其自身的特征。笔者从宋代的时代背景、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审美情趣进行分析,探讨它们对当时服装的影响,挖掘宋代服装特点及形成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6.
浅论服装材料的质地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服装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设计者对材料进行组织加工的综合产物,其中材质美感构成在设计中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环境、款式、用途三方面阐述了服装材料的质地与之结合而产生的美感。  相似文献   

7.
服装审美心理与色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装色彩,装扮体表,美化生活。它集科技与艺术于一身,融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于一体,充分展示现代人的审美思想及追求。服装审美心理与色彩的产生、色彩引起的审美心理及其性格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探究色彩与服装审美的心理关系,对着装、服装设计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审美、消费观念的变化,社会对高职服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仅局限于掌握现代化服装专业技能,还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就需要高职专业教学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创新。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对高职服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以及当前我国高职服装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观察现代社会服饰,服装时髦在女性的表现上远胜于男性,其明显特征即是追求一定程度上能裸露形体曲线的服装。现代服装时髦在性别差异上的不同表现,既有内在的生理、心理诸多因素的差异,又有外在的社会因素对两性不同影响的结果。女性追求时髦是人权自由,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陈尤 《文教资料》2010,(10):108-109
在经济发展、人们审美能力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时服饰的要求也提高了。在服装中,色彩起到了视觉醒目作用.人们首先看到的是颜色.其次是服装造型,最后才是服质材料和工艺问题,所以服装色彩作为服装的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色彩与服装两者之间的关系出发,简述服装色彩情感因素的历史作用,服装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及服装设计中色彩和其他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服装色彩在视觉上具有第一时间性和强烈的情感心理效应。色彩对服装的款式、工艺具有衬托修饰作用,是款式和工艺实现完美展示的必备条件。服装色彩有修饰体型、衬托肤色和体现气质的作用,是衬托人之关的核心角色。因此,色彩是服装美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在服饰多项的功能中:其符号认知功能无处不折射着服饰主体即人的性别、社会角色、职业、年龄以及教育程度的光华,其审美功能受到历史大环境、特定社会的社会小环境以及传统文化心态的影响。通过对两者的审视和分析,说明“服饰是文化的表征。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服饰造型元素大量地融合于现代服装设计制作之中。时下最时髦的一种服装风格,便是在西方风格的衣服设计中加入一到两种中国传统造型元素,这种组合往往会产生惊艳之美。现在的中国传统造型元素,不再是古老、死板的象征,而是等同于自然、朴实、亲切,并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手法,其次,从传统造型元素与服装款式;传统造型元素与服装部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运用传统衣饰元素;云肩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就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广西侗族服装服饰的造型,存在着许多美的元素。无论传统或现代,延续传承民族风格的侗族服饰都蕴含着深层的美。与现代时尚着装比较,侗族服装符合现代时尚服饰的审美原则。  相似文献   

15.
傣卡服饰是傣族花腰支系中一个特殊的服饰类型,其样式简朴古老、工艺精湛,具有很强的装饰美感,是傣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审美研究极其重要的证据。通过分析傣卡服饰的造型、色彩、纹饰、配饰等,对其蕴含的装饰语言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音乐和服装两种不同的艺术文化在美的创造中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不仅蕴含着潜在的数学比例关系,而且两者都通过节奏来表达情感色彩,都具有时空艺术的特点,在不同时代演绎着共同的美学时尚.  相似文献   

17.
云南德昂族服饰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昂族各支系的服饰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和居住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服饰的面料款式、色彩装饰、配件各具特色,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并具。德昂族服饰记载了历史,传承了文化,也阐释了德昂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其独特的意蕴传递着情感,述说着德昂人久远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服饰丰富多彩,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技艺、灵感、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渗透着中国人的情感与道德风尚,体现着中国人别具韵味的审美情趣。近代广州服饰承载着的颇具生命力的岭南文化因子,既区别于海外,又不同于中原,显现出清新别致的地域文化特色,而它的演化已经构成近代岭南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古装影视剧的视觉文化体现在服装的意境美、音乐的视觉美、语言的融合美以及画面的色彩美等方面,这些影片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都来自于中国自古以来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观众艺术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古装影视剧的制作水平和质量更加关注,这就对古装影视剧的视觉文化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