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丰慧 《现代语文》2006,(5):112-112
<中国青年报>2005年9月5日有这样一则报道:河南登封市一批姓"苟"的农民,集体要求恢复一千年前的本姓"敬".公安机关经过仔细查证后,尊重群众意愿,为他们办理了集体改姓的手续.  相似文献   

2.
我的祖上姓王。在我不足周岁时,父亲离家出走参加革命。不久,家乡被日本侵略者占领,为了亲人的安全,他改姓“金”,把名字也改了。所以,我也可以这么说,从我父亲这一辈开始,就改姓“金”了。我从上小学到初中,—直是随祖上姓“王”,取名“金波”。后来,我见到父亲,很想问问他,他改姓“金”,是不是受到我这个“金”字的启发。但我终于没有问。我读到初三,因为一场病而休学。痊愈后转到另一所中学,父亲在为我写推荐信时,不知为什么,把我作为姓的“王”字给省略了,这么一省略,我很自然地就随了他,也姓了“金”。当时,我没更正。我认为这样也好,…  相似文献   

3.
爷爷是个老红军。逢人他总用浓重的川北话自我介绍:“姓苟,一丝不苟的苟。”然后哈哈一笑,“不太好听吧。”他是个不太讲究的人,为人爽快。“为什么你不跟我们一起姓叶呢?”在我刚刚懂事时便提出了问题。爷爷笑了:“倒打了一耙,明明是你们不跟我一起姓苟嘛!”后来从爸爸那里知道,文革期间爷爷被打成了走资派,爷爷的子女——姐弟四人一夜之间从红小兵变成了“狗崽子”,并被  相似文献   

4.
有个姓周的官员,做官做到通判,因贪污被监司弹劾,最后给了他个降职处分,调到一个下等县任知县. 周知县刚到任,县衙里的一个小官想试探一下他为官如何,便铸了个一斤重的银孩儿,放在县衙的便厅上,然后到内宅报告知县,说:“‘家兄’正在便厅等您,有要紧事向您汇报.” 知县来到便厅,不见有人,只见有个银孩儿,便把银孩儿收起来了. 过了不久,那个小官因事触犯了知县,知县要惩罚他. 那个小官连声哀求,对知县说:“请看在‘家兄’面上吧.” 知县说:“你那个‘家兄’没头脑,一去后再也不来见我.”  相似文献   

5.
看了这题目,想必你不是笑破肚皮就是跌破眼镜吧? 谁会想改姓“硬”呀? 我姓“阮”,“阮”正好与“软”同音。在我出生以前,姥爷 就认为这个姓难取名,最好名字里有一个能与“软”相“克” 的字。于是,他为我取名“阮克锐”。没想到,爸爸去登记户 口时,工作人员一不小心把“锐”写成了“税”,我爸一念, “阮瞌睡”!这还得了!他急忙打电话请示姥爷,这才有了现  相似文献   

6.
释苟     
本文主要研究《说文解字》一书中对于“苟”字的解释。“苟”是“敬”的初文。许慎说 :“苟” ,自急敕也。”“自”指“自我” ,“急”是时是不断 ,“敕”是谨慎小心之义  相似文献   

7.
姓名之趣     
有一次,看电视,演员表里有个叫刘学生的。和宋秋波一起上过课。吴安全——是个司机范世刚。可不,还“人是铁”呢。我初中时,学校教导主任叫“矫厚根”,用苏州话念和“脚后跟”一模一样。俺一病人,叫“田经理”,可惜偏是个下岗的。我高中班主任姓苟,暑假改名,后开学有同学见他还毕恭毕敬地喊苟老师,他大怒:我从来没有姓过苟!我这里的一家酒店经理叫管人财。我以前的一个客户叫张面柄。音乐老师叫管风琴,健美老师叫陈亚铃,锅炉热处理专业教师叫吴嫣梅……我们中学校医务室有个校医叫“段珍”,我们都不去她那儿打针。我有三个初…  相似文献   

8.
小日子     
外婆去世早,就她过镶在镜子后面她的照片,只是那黑白的也认不真切。因为她姓敬,小时候写到“敬”字,多份心思,觉得那便是外婆。  相似文献   

9.
我姓“菜”     
“小白菜!”同桌张磊一见面就冲我叫着,好像我就是“小白菜”似的。我刚想回击,又听到第二声“小白菜”!我的绰号早被锁定了,就是“小白菜”。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姓蔡。小时候爸爸曾给我讲过许多历史故事,其中就有蔡姓的来历:传说周武王把一个儿子封到蔡地,改姓蔡。这样说来,蔡姓不但是帝胄贵族,还有自己的封地蔡国。直到如今,我国还有两个县“姓”蔡,即上蔡县和新蔡县。可见,蔡姓是个高贵的姓,我为蔡姓自豪!但是,“蔡”与“菜”的发音完全相同,这就给爱取绰号的同学带来了“灵感”,也给我自己带来了不少哭笑不得的“烦恼”,诸如“小白菜”、…  相似文献   

10.
“柿把儿”老师本姓赵,个子很矮,比拿破仑肯定还矮几公分。满脸的青春美丽豆。小小的眼睛上罩副近视眼镜。厚厚的嘴唇上蓄着两撇小胡子。上第一堂语文课时,他自我介绍说:“我嘛,就这副尊容。是吧!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差也差不到哪里去。是吧!”有同学做了统计,就那一堂课,他总共说了180个“是吧”,平均每分钟4个。于是,大家暗地里给他起了个绰号:“是吧”老师。因“是吧”与“柿把”谐音,而这里多的是柿子,因此,同学们管他叫“柿把儿”老师。以后上课,他在讲台上说一个“是吧”,同学们在下面学一个。有时,他还没说“是吧”,同学们就先说了。他…  相似文献   

11.
“外号”这个家伙最令大家头疼了。其实我也很讨厌别人给我起外号,但最近我读了一篇谈“外号”的文章,让我对“外号”这个小东西的看法变了。文中的小主人公叫翁然。因为他姓翁,同学给他起了很多外号,分别叫“小蜜蜂”、“白头翁”、“不倒翁”。虽然同学给他起了这么多外号,可他一点也不生气。因为作者认为同学们是在羡慕他具有小蜜蜂的勤劳、白头翁的自由和不倒翁那不怕困难摔  相似文献   

12.
我表哥卫泱正在上初三。一年来,他长个儿简直就像是在变魔术,现在已经变到1.8米了,所以他就神气地叫我“小屁孩儿”,我也就毫不客气地管他叫“大臭孩儿”了,因为他运动完脱了鞋,脚本来就很臭啊。“大臭孩儿”的头发又黑又密,因为留得长,让大家  相似文献   

13.
1.我爸爸也姓魏朋友读初二。有天晚上他打电话给女同学,很不幸,电话是女同学的母亲接的。正为女儿成绩下降而着急的母亲一听是个男生,就非常警惕,很不悦地问道:“你姓什么?”男孩说:“我姓魏。”对方的语气很不客气:“魏什么?”我的朋友更紧张了,结结巴巴地回答:“我也不知道为  相似文献   

14.
也许是上帝的恩赐,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侯老师. 他,二十四五岁,生活中,他就像我们的一位大哥哥,很幽默,不呆板,也没有所谓的“师道尊严”,甚至和我们有时称兄道弟,因为他姓侯,我们赠给他一个外号——“猴哥”,开始,他假装很生气,但对此外号却屡禁不止,这样,他也就随我们去了.  相似文献   

15.
二胡老师     
二胡老师就像心灵鸡汤,适合同学聚会时娓娓道来.那种感觉,犹如春天原野上开出的一朵小花,清新,喜悦,还有一种希望. 二胡老师并不姓“二”,他姓“胡”,“二胡”是年少轻狂的我们给他起的绰号,不过有时二胡老师的确像二胡,特别深沉,深沉中又不乏活泼. 开学第一课课前,“二胡”默然地出现在教室门口,他像大将军般锐利地扫过40多个学生,一本正经地把一个神秘方盒子轻放讲台,此时铃声响起(以后发现“二胡”走进教室,铃声必会精准奏起).  相似文献   

16.
齐齐宁可窝在家里看电视、打电动游戏、玩玩具,也不愿意出门,更不用提和小朋友玩耍了,变成了典型的宅孩儿、家里蹲,我担心他经常这样,会影响他将来的性格和交往,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呢?(齐齐妈妈)  相似文献   

17.
我爸爸在给我上户口那天忽然想到了自己奶奶经常教育自己,书中自有黄金屋和颜如玉。他意识到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找工作没文凭,做生意又赔本。所以他给我取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八斗”,取其含义“才高八斗”。这样,我的噩梦就从我爸爸给我上户口那天开始了。  相似文献   

18.
我爸爸在给我上户口那天忽然想到了自己奶奶经常教育自己,书中自有黄金屋和颜如玉。他意识到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找工作没文凭,做生意又赔本。所以他给我取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八斗”,取其含义“才高八斗”。这样,我的噩梦就从我爸爸给我上户口那天开始了。  相似文献   

19.
康熙大帝在位执政60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宴会上,康熙散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孝庄辅佐他登上皇位,一统江山.第二杯敬众位大臣及天下万民,感谢众臣齐心协力尽忠朝廷,万民俯首农桑,天下昌盛;当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时说“这杯酒敬给我的敌人吴三桂、郑经、葛尔丹还有鳌拜。”众大臣目瞪口呆,康熙接着说:“是他们逼着联建立了丰功伟绩,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朕,我感谢他们。”  相似文献   

20.
等我也长了胡子,我就是一个爸爸,我会有一个小小的儿子,他就像我现在这么大。我要跟他一起去探险,看小蜘蛛怎样织网,看小蚂蚁怎样搬家。我一定不打着他的屁股喊:“喂,别往地上爬!”我要给他讲最有趣的故事,告诉他大公鸡为什么不会下蛋,告诉他小蝌蚪为什么不像妈妈。我一定不对他吹胡子瞪眼:“去去!我忙着哪!”我要带他去动物园,先教大狗熊敬个礼,再教小八哥说句话。我一定不老是骗他说:“等等,下次再去吧!”哎呀,我真想真想快点长出胡子,到时候,不骗你,一定做个这样的爸爸。[诗情画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周围的小伙伴这样那样的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