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分析了基于教师工作室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结合已有的软件工作室建设实践,介绍了教师工作室的建设状况,并详细地探讨了教师工作室的运行模式、运行机制及其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2.
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工作室是常州市社区教育内涵建设的一项新举措。本文首先介绍了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工作室创建背景以及实施成果情况,从工作实践中引发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工作室建设的意义、学院层面支持措施情况以及工作室教师团队建设等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3.
双师工作室的建设初衷是为了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大趋势下能更好落实校企合作各项协议,充分利用好产业资源来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技术性人才,同时打造一批优秀的职业教师队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适合自身特色专业发展的“双师工作室”,遴选职业道德高尚、技艺技能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骨干教师”与企业“优秀工程师”共同组织安排教学,不断改革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教师职业教育能力、改善教师对外服务交流环境。产教融合趋势下高职院校双师工作室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高质量教师团队,鉴于各所高职院校的自身情况有所差异,各专业特色也不同,所以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本文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为例,就产教融合趋势下双师工作室教师团队的建设进行了介绍,为其他高职院校双师工作室教师团队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构建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意义颇多,可以为教师发展提供学习资源、为教师经验交流创造机会、为教师教学反思搭建平台、为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提供引导、为师生技能提升夯实基础、为专业建设内涵发展提供支撑、为社会培训及技术服务提供窗口。  相似文献   

5.
杨维 《科技风》2012,(21):27
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对创新教育的不利之处,从而提出工作室建设思路以及工作室模式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阐述了以机器人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培养机电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文章提出了建设创新工作室的建议,规划了该工作室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探讨了工作室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社会竞争力,有助于学生今后更好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7.
包豪斯的重要理论之一是艺术与技术相统一,而作坊(工作室)是这种教育理念的最好表现方式。本文借鉴包豪斯的"作坊"学习方式,分析中职室内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的课程模块,教学方式,以及工作室的设置,希望工作室教学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以便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实践教学环境,创造一个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就业能力的实践环境。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着与市场相互脱节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实施计算机专业分方向教学和建立校企联合工作室来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行零距离就业,同时,提升了学生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满足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教学、学习、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对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实践的深入剖析,提出实施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我们认为,工作室制是工学结合的有效实现方式之一。工作室相比公司来说,组织结构小,运作灵活,能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能克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工作室项目真实、小巧,很适合学生学习和实践,工作室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工作能力和项目经验。  相似文献   

10.
信息网络化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主要特征,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深受网络环境的影响。网络上各种不健康的思想影响着高职生的价值取向,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影响着高职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有必要建设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工作室。为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的形式对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需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绝大部分高职师生,学校领导都希望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工作室。在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工作室时,要注意:加大对网络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完善校园网络规章制度建设,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丰富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减少形式主义;建设校园网络文化的管理队伍。  相似文献   

11.
莫文华 《科教文汇》2012,(21):69-70
创建校内的摄影工作室,既能为校内师生提供方便,又能促进工作室成员素养的提升。创建摄影工作室,在填补了学校这一服务功能空白的同时,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又能在学校内实现创业实践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本专业的生产力和知名度。  相似文献   

12.
如何搞好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目前需要认真思考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符合教师职业的道德,关系着教育的成败及国家的未来。争创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尊师重道,是师德建设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建立良好师德的基础;教师对从教事业的追求,是促进师德建设的动力;如何协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确保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深沉真切的师德很难从书本和别人的言语中得来,最佳的办法是激发教师爱的本能,然后,在此基础上升华为神圣的师德。  相似文献   

13.
师德建设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性与紧迫性。科学、合理地界定师德内涵和构建师德评价机制,是高职院校推进师德建设和实现教师自身发展的共同要求。师德内涵与评价机制的构建,既要坚持科学、公正的原则,切实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又要坚持以人为本,使师德评价体系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自身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公安边防部队院校教员教学设计能力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志英 《科教文汇》2013,(30):56-57
教学设计作为公安边防部队院校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很大程度上指导着教员的教学行为,影响着学员的学习活动。对教员教学设计能力建设的研究,尤其是在公安边防教学改革环境下的教员教学设计能力建设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分析了当前公安边防院校教员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并提出了教员教学能力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独立学院教师流动性大,普遍缺乏归属感;师资队伍中学历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及多媒体教学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出加强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加强师德教育,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引进人才、设计科学的教师培训体系和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改善福利待遇,实施“留人留心工程”,强调以人为本等。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因素,优良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学校生存的基础。许多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师资短缺到校外聘请教师,而外聘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会影响到院校的教学质量。外聘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民办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项事关学校战略性、全局性的工作,民办院校要从学校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外聘教师队伍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加以改进,确保与校内专职教师有效结合做好学院的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曲丹 《科教文汇》2014,(8):16-18
高校师德建设是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新世纪优秀人才的关键。本文论述了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师德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师资业务档案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赢 《科教文汇》2013,(17):187-188
师资业务档案管理作为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估、职业院校相关体系审核、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师资业务档案的管理,是高职院校提升师资管理水平、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乃至人才培养优劣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邱明 《科教文汇》2012,(28):51-52
本文针对高职设计教育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薄弱的情况.提出了设计类专业项目工作室培养模式的构建.并从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背景、运作方式、组织实施、优势特点等方面予以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完善培训体系,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我国教师教育的长期发展目标。通过对我国教师技能训练大纲进行解读和分析,结合现代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总结分析我国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能实训体系,在"微课"理念下,提出新的教师教育技能实训方案,并加以试验,力求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探索立足于学校实际的新的教师专业技能培养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