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商人崛起于西北,但却纵横淮扬、川边和西北,生意做的遍及江南和塞北。其生意之所以能做的那么大,首先是由于他们有一套很好的制度安排,同时与经营过程中的一些奇特的经营智慧也是分不开的。本文试从记账码字、赊欠成规、典当、用人、红利分配等方面对陕西商人的经营智慧进行初步的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清代山西商人在西北地区发展壮大,他们不仅在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与主要城市进行商业活动,还活跃在不发达的民族地区、偏僻县城,为推动西北城市商业化及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山陕会馆是清初山陕籍商人在樊城设立的供同乡人祀神、聚会、寄寓的馆舍,是典型的神庙和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与全国各地山西、陕西籍商人一样,樊城山陕会馆主要供奉关公,用来护佑山陕商人的商旅平安和生意兴隆。关公崇拜在山陕会馆的建立、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对会馆建筑形制及艺术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较之同业公会,商人会馆的功能更加复杂多样,但晋商会馆一方面以神道助教化打造诚信的经营氛围,另一方面以行规业律等形式,规范山西商人的市场行为,维护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发挥出近代"同业公会"才具备的纠正行业经营弊端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商品经济的发展、士大夫对商人及商业的认同,为商人会馆的产生提供了土壤,而地域文化的差异、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中国官府对市场管理的自由放任政策则是商人会馆产生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商品经济的发展、士大夫对商人及商业的认同,为商人会馆的产生提供了土壤,而地域文化的差异、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中国官府对市场管理的自由放任政策则是商人会馆产生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会馆是客居外屯的同乡人在寄居地创建的一种用于联乡谊、祀鬼神的特殊社会组织。明清运河区域商人会馆是当时商业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以聊城山陕会馆为典型案例,对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商人会馆分布和文化内涵做了初步探析,指出明清商人会馆所具有的浓郁的文人气、厚重的江湖气和世侉的商人气,是封建社会母体中新的社会力量崛起、新的价值观念产生、新的商业文明显现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通过贩运贸易,山西商人的行商足迹遍及东北、西北、京津等地区,促进了这些地区以及本省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为省内晋商经营活动舞台和交易场所的山西市镇,也因晋商而盛衰。文章结合不同地域的晋商在这一时期发展轨迹,对山西商业市镇作了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9.
元明清时期的“西北水利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明清时期.江南人如虞集、归有光、徐贞明、冯应京、徐光启、顾炎武等,为了寻求江南重赋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发展西北水利思想。他们所说的西北,指的是黄河流域包括今天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的广大地区。万历十三年,在明神宗支持下,徐贞明在京东地区实施西北水利建设。但由于受到占有大量荒地的北方官员和宦官的反对,西北水利最终没有完成,而只是成为这一时期江南人的一种理想。但是他们关于西北水利的理论,对今天西北地区的发展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商人会馆的出现,是晴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和大宗贩运贸易兴起的产物。本认为,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会馆,实际上是贩运商帮建构的表象和媒介。会馆组织的建构和发展,是贩运商人通过“笃乡谊,祀神祗,联嘉会”的化纽带以及“利”、“义”的契合实现群体整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商人在自我建构和发展过程中把社群认同和国家象征结合起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