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经过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同意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全文共分七章二十四条,系统地阐述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组织实施、条件保障等内容。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传统美德,受到了政府机构与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2014年4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并明确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同时,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  相似文献   

3.
三晋信息     
我省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读本我省部分中小学生在2015年春季开学后陆续领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经典诵读》系列读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经典诵读》系列读本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深入研究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相似文献   

4.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继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之后,关于传统文化的又一重要文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秉持继往开来、科学扬弃、以人为本的情怀,渗透传统文化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在中小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如何在一年级教学中教授经典的传统文化?2014年9月以来,我在瑞龙小学一年级进行中国古汉字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研究,尝试将语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古诗文学习受到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这些重要文件都明确指出要把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并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大幅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比重。古诗文作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首次对中小学课程教材如何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系统谋划。贯彻落实《指南》,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落实课程教材主渠道、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加强师资培养等方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有助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8.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地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2021年1月,教育部发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什么、进多少、如何进”的问题强化顶层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0.
<正>张燕玲,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师》: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您认为这有何意义与价值?张燕玲:教育部是在今年3月的时候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教育部颁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通过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  相似文献   

12.
正教育部近日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学段地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反映出国家对推进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更好地贯彻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纲要》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9月正式推出一套供初、高中生学习使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本套教材供七年级、八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的学生学习使用,每个年级按学期分为上、下册,共8册。  相似文献   

14.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正式颁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完善对大中小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定位?其内容和形式如何既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又能与本校的校园文化特点相结合呢?《新课标》指出:“美术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学习”“在美术教学中增加文化含量”“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经过两年的摸索与实践,马王堆小学确定,开设美术特色课程不失为解决以上难题的有效途径与载体之一。具体做法便是挖掘本土地域文化资源,打造既能凸显本校校园文化,又能有效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美术特色课程。  相似文献   

15.
<正>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要求各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在政治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政治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部在2014年3月26日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在中小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这一纲要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语文教学在传承优秀文化方面的价值,但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更具体的要求。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人格素养方面的  相似文献   

17.
孙建辉 《中国教师》2014,(21):21-24
<正>徐健顺,著名吟诵专家,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教师》: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您认为这有何意义与价值?徐健顺:国学教育圈中是这样评价《完善中华优  相似文献   

18.
刘徽 《英语教师》2023,(18):102-107
<正>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指导教师:鲁子问(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教学背景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9.
正一、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鉴于各级各类课程在吸收和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着不系统、不全面的现象,《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学段的课程如何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2014年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应该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