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诚龙 《出版参考》2009,(10):42-42
世界正在变得文质彬彬,温情脉脉。我在广场上抽烟,烟屁股烧到指头,我随手扔了,忽然来了三个彪形大汉。搁以往,一定有雷霆吼,但现在这三位首先给我敬了礼,然后递过来一张二十元的发票,跟我来交换人民币。看到这架势,我就调动我的脸部笑肌,乐意地跟他换了。那边啪地又给我敬了个礼,然后一鞠躬,道了一声:谢谢合作、我现在都没明白跟他合作了什么,是我丢烟屁股,他看烟屁股自由落体(事后回想,好像从我点起烟头那会,他们就斜睨上我了)?还是我给他两张人民币,他给我一张罚款单?这就叫做合作?合作,是有点不地道,而谢谢两字却是中听的。  相似文献   

2.
王莹 《记者摇篮》2009,(11):90-90
"不对了!不对了!错了!错了!"一天早晨,主持人这"别样的声音"在我每天必听的一档广播节目中传出,我顿时一惊!接着又传出寻找音频资料的声音,播出又错了,我又是一惊!接着播出的稿件内容与采访录音又接不上茬儿,我更是一惊!一档好端端的广播节目竟如此接连出错,令我惊出了一身冷汗。  相似文献   

3.
蔡越 《全国新书目》2012,(10):16-17
斯蒂芬·金的粉丝詹姆斯·史密斯认为,《末日逼近》是恐怖小说的巅峰,这部小说不仅仅是关于正邪间的较量,还关于宿命。《末日逼近》——最早的版本出版于1978年。我是16年之后读的这本小说。我仍然记得,当时我和家人在土耳其度假。我的书都散开了,因为太大了,而且装订也不结实。我一边读,胶水一边化掉,一页一页的都散了。在这个假期之前,我知道我爱斯蒂芬·金,但读完他的小说后,不管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我都愿跟随他。因为《末日逼近》,我把他的作品都读了一遍。因为他,我才成为了一名作家。也正因如此,我不知该如何下笔。  相似文献   

4.
很多年前,有一只鸡从我手中跑掉了。 那是一个阳光很好的秋天早晨,我一觉睡到九点多,起床后到卫生间刷牙、洗脸、剃须。突然,卫生间一角发出的奇怪的扑啦啦的声音吓了我一跳。我扭头一看,原来是一只被捆起来的漂亮的金色大公鸡。我笑了,因为我妈做的白斩鸡我认为全球第一。那时候,我还在写诗。我想像着鸡们从野鸡被训练成家鸡,然后温顺地被人类宰杀、拔毛、烹制、分块、装盘,最终很失败地进入我们肚里的过程。我怀着做人的傲陧怜悯着这只鸡。  相似文献   

5.
看见。认识。呈现。2013年,我读的第一本书,是柴静的《看见》。我坦言这本书我读了好些天,一篇一字地都看了。我也坦言这篇文章我放下书后好几天都不知该如何下手,即便是现在,我仍有"思绪万千,不着一缕"的感觉。这一切,都是因了《看见》这本书给我的触点太过博杂的缘故。柴静在书中让我看到一些我曾见过却并未  相似文献   

6.
糌粑惰     
春节前夕,我的一位在西藏那曲地区从事新闻工作的朋友回内地休假来看我,特地送给我一小袋糌粑。离开西藏20多年没有再吃过糌粑了,如今一闻到糌粑的香味,就引起了我对糌粑的回忆。  相似文献   

7.
学会放弃     
那年,我脱下了军装,成为了一名档案工作者.我走进了一座殿堂,一座装满尘封历史的、寂静的殿堂.朋友问,怎么到了那里.我说,我选择,我喜欢.其实我清楚,这话有一半是真实,一半是无奈,还伴有一丝惆怅.我喜欢档案工作,是因为档案里面包含着厚重的历史,它内在的人文价值让我心动.可是理智告诉我,面临人生重要的转折,要学会放弃.  相似文献   

8.
虞非子     
我看到了《文汇读书周报》上一篇关于张定和先生的文章,恰巧我和张先生有几十天同住一家医院,又住在同一病房的经历。住院时我们处得很好,生活上他给了我不少帮助,他还赠给我几幅他的书法作品,而且,他题的几首诗词我都十分喜爱。这真是一种缘分。他的去世,使我很伤心,勾起了我对他的深切思念,于是我写了一篇思念他的小文。我想还是送请《文汇读书周报》处  相似文献   

9.
住在布达佩斯,我常被当做印第安人或秘鲁人,一是因为我留了一头长发且皮肤棕暗,二是因为在当地有一支打游击的秘鲁乐队,他们总身穿印第安土著的服饰,在街头又吹又唱并像跳大绳似的蹦跳。有一次我去国王大街的药店买药,一位中年女药剂师上下左右地打量我一番,然后问我:“您是唱歌的吧?”我怔了一下,不知这话从何说起,虽然我出国前在音乐学院读过书,但也没唱过歌,即使唱过她也不可能知道啊!我纳闷地反问:“怎么呢?”对方满脸堆笑地告我:“我女儿喜欢听你们演唱,还买过一张CD呢!”我突然明白,她把我当成了街头艺人,但既不愿意被人误认,也不想说“不是”扫她的兴,于是客观地回了一句:“我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10.
少看电视多看书。“读书目”之前,我效力的部门组织了一次读书会,赶我上架主持,我从朋友送给我的书里挑了满满一袋,抖落在玉渊潭樱花树下。  相似文献   

11.
什么样的女人是好女人?如果你问我,我要说,随身携带创可贴的女人就是好女人。 有一次,一大桌人陪一位大领导吃饭,为了表达对领导的敬意,服务员被令离开,而由官场金字塔最底层的我担当开酒倒酒的任务。那种酒是装在铁皮盒里的,拉环在顶部。我小心翼翼地拉了一下,不动;又拉了一下,还是不动。一大桌的人都等着酒喝,我一急,一用力,拉环是拉开了,但锐利的铁皮却割破了我的手指,血冒出来,引来一片惊呼。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向肇庆西江日报社投了一份"应聘采编人员"的简历,报社通知我去考试并说明:考试期间,报社为考生提供酒店住宿及酒店就餐。这让我心里一热,因为之前多次到报刊社的应聘经历已挫伤了我的"新闻心"。一次我千里迢迢到北京某报社应聘,负责人告诉我要交1000元的押金办"新闻工作者"证,我交钱办证后,跑了两个月的软文广告业务,业绩为零,颗粒无收,吃住还要自己掏钱,于是,我打了退堂鼓,而押金却要不回来。又比如,一次我到一家杂志社应聘记者,所谓的记者工作  相似文献   

13.
粟亦心 《声屏世界》2013,(3):143-145
在我的人生信条中,有几个很重要的关键词,其中"坚持"是我最顶礼膜拜的。多年以来,当我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我都习惯把"坚持"放在第一位,因此品尝到了很多在我能力以外的成功。我渐渐地明白一个真理: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成败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坚持!一路坚持一路歌2003年的春天,大学刚毕业的我只身回到了家乡长沙,那一年我22岁,正值大好青春。经历了非典  相似文献   

14.
正一天晚上下班在楼下的小店买东西,从店外进来一个小女孩,文文静静的,20岁左右,穿着一套西装,打着一条领带,还戴着一个笑脸牌,看到我穿的是皮鞋,便马上蹲了下来,也不容我考虑,挽起我的裤脚,帮我擦起了皮鞋,一边擦一边说:"哥,我是做鞋油销售的,我先帮你擦擦,你感觉一下,你觉得好,鞋油加光亮剂一共20元,你觉得不好,我给你鞠个躬,我谢谢你"。就在那一刹那,我惊呆了想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女孩会这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年轻的供销社仓库保管员。一次,与我同龄的发货员张风英问我有啥追求,我答没有。她建议我业余时间学习写稿,还给我介绍了一位常  相似文献   

16.
害怕读书     
我生来惧怕黑夜,为了逃避黑夜,我从小学会了读大部大部的书。读书成了我命定的一种生存方式,逃避苦难和惩罚的方式。然而,近年来我对读书产生了一种异样的不祥的感觉,有些书读着你  相似文献   

17.
雷虎 《湖北档案》2016,(3):28-31
画家夏克梁更新了朋友圈,配上了一句话—— 有一种悠闲,叫提笼逗鸟. 不知是这手绘还是这话触碰了我哪根神经.我回了一句:有一种可能,叫更多回忆?夏克梁用画笔回答了我的问题——发过来12张手绘照片,组成了《光阴的故事》12幕情景剧,直接把我送回了小时候.  相似文献   

18.
8月份,我们在社里开第七期传媒沙龙的时候,一个和我年纪差不多,在报社搞技术的小伙子找到我,他说很高兴参加我们杂志组织的传媒沙龙活动,这次来还给我带了一份礼物。说着,他拿出了一本厚厚的书送给我,“请指教,这是我最近刚刚出版的一本虚拟化技术方面的书。”  相似文献   

19.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一晃在新闻道路上已跋涉20多年了。回眸洒满汗水的历程,虽然辛苦,但很快乐。伏案笔耕之余,翻翻散发着墨香的一篇篇见报稿件,一种幸福感也油然而生。一次偶然机会,让我和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1988年初,我从新兵连分配到了一个山沟仓库站岗。排长见我爱画画,就把出黑板报的任务交给了我。有一天,我正在板报前忙乎,被前来连队采访的分部新闻干事看到。仓库政治处主任随机表扬了我一句:  相似文献   

20.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4,(1):27-27
想通了 上次去K歌,我挺喜欢的姑娘喝了一杯啤酒,就不胜酒力发晕,后来让旁边的帅哥送回去了。这是个好办法,于是昨天我又把姑娘约出来吃饭,姑娘喝了一斤半白酒,我都吐了,姑娘压根没事还帮我打车。开始的时候我闹不明白,才几日不见她酒量如此突飞猛进?后来我无意间照了照镜子,一下子想通了好多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