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科技》2005,(7):58-59
近10年来,西藏经济连年以12%以上的速度增长,高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而拉动西藏经济强劲增长的主要源动力就来自国家投资的重点项目。据初步测算,西藏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其中50%以上的贡献力就来自国家投资的项目建设,加上各省市和中央企业的对口援助项目建设,西藏经济的项目带动特点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2.
《预测》1993,12(6):1-5
自1992年初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由低速到高速,继而又回落的发展过程,同时,与之互为因果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也经过了从以扩张经济为主变为以抑制恶性通货膨胀为主的政策调整。把这种变化放在近一年中国经济的变化周期中,不难看出,目前二者同时逼近一个新的转折点。证19.7%左右。其中,轻工业增长18.5%,重工业增长19.8%;全民工业企业生产增长7.8%,集体增长33.7%。从而全年工业总产值将达34720亿元,增长22.8%,略快于上年。其中轻工业增长21%,重工业增长24%,全民和集体工业各为9%和40%。判断第四季度工业生产下滑趋势会停止并暂时性回升,其主要数量依据是历史上两次工业生产下滑同时突发贷款的作用规律。1985年第4季和1989年第1季,当时工业速度正从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稳步进入新一轮景气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重阳  李国斌 《预测》2000,19(2):1-7,18
本文讨论了目前中国经济通货紧缩的国内外经济主导力量及其近期显著的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中国宏观经济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以及国际收支等变量的近期演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今明两年的相关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掌握这些差异的来源有助于缩小地区差异,促进经济良性运作。借助2000-2011年我国各省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和税收、土地出让收入数据,本文测算了反映土地财政规模对经济增长贡献差异的泰尔指数,并通过因素分解得到了相应的地区间差异和地区内差异。结果发现:2004年前差异的主要来源为地区内差异,2005-2009年的差异贡献主要来自地区间差异,之后两者贡献逐渐趋同;地区内差异和地区间差异长期保持着"此消彼长"的互补关系;开展国际竞争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总体差异表现出显著影响;华东地区,继而是华北和华中地区部分省份在发展过程中高度依赖土地财政。为了协调区域发展,必须扩大内需,唤起内生市场力量;化地为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统筹产业布局,探寻经济增长新引擎。  相似文献   

5.
《预测》1993,12(5):1-3
1 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1 生产速度逐月加快国民经济继去年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之后,今年上半年又呈现超常规增长的态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6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9%,增幅比去年全年提高1.1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达1666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1%,其中6月份增速超过30%。轻重工业增长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地区R&D溢出与本地区经济增长和邻区经济问可能的相互作用,基于MRW(1992)的模型,加入空间变量,利用1997-2004年中国31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就研发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估计,实证结果显示:省域R&D投入存在空间依赖性,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来自邻近地区的研发投入每增加1%,本地区经济平均增长约0.24%;来自邻近地区的企业研发投入每增加1%,本地区经济平均增长约0.4%;来自邻近地区的高校及研发机构的研发投入每增加1%,本地区经济平均增长约0.05%.邻近地区的研发活动对本地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付喆  张钰坤 《科协论坛》2007,(8):344-34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近几年,GDP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在经济增长的冲击下,经济结构的问题出现的隐患为社会主义小康的建设进程敲响了警钟。所以,必须采取一定的解决对策,以保证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效率和公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本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根据不同的假设和定义,测度经济增长中各基本投入要素的贡献,发现40—90%的增长可以归因于“技术进步、知识增长和创新”。目前,技术创新日益引起产业界、科技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盱眙县位于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占80%,农业经济占绝大比例。盱眙县风景秀丽、名声远扬,被冠以“中国龙虾之都”、“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等荣誉称号。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43亿元,同比增长2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32亿元,增长32.9%;财政收入10.37亿元,增长35.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91亿元,  相似文献   

10.
李云林 《预测》1997,16(3):45-47
工资增长、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李云林(国家信息中心研究所100045)“工资增长①不应超过经济增长”或“平均工资增长不应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这是众多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同志赞同的经济理论命题,对该命题的理论探讨比较充分,但数量分析显得相对不...  相似文献   

11.
张峁  李冰  杨帆 《科技与管理》2010,12(3):86-89
政府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关系一直是经济界争论的焦点。基于1978—2007年辽宁省时间序列数据,从宏观和动态的角度,运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辽宁省财政支出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短期内,政府基本建设支出、科技3项费用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挤出效应";而长期上,科技3项费用支出会促进经济增长,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挤入效应",财政支援农业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县级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方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行政区域经济的基础层次.大力发展县级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规划下,极大活跃微观经济的关键,是西部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但  相似文献   

13.
祝宝良 《预测》1993,12(2):12-17
从1990年下半年起,西方主要工业强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先后进入经济衰退,日本、德国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明显放慢。1991年,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4.4%,德国西部地区增长了3.0%,美国、英国、加拿大出现了负增长,实际GDP的增长率分别下降了1.2%,2.2%和1.7%。从1991年第三季度开始,美国经济率先开始走出衰退,其他主要工业国的经济也慢慢复苏,但由于需求不足,经济回升缓慢。根据今年9月份在土耳其召开的联合国Link会议上预测,今年日本、法国实际GDP将增长2.3%和2.4%,美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将分别增长1.8%,1.5%,1.3%和1.3%。英国的实际GDP仅增长0.1%。1993年,西方七个工业国的经济将会有进一步的回升,实际GDP将平均增长3%左右,这种增长趋势可能会维持到1995年。  相似文献   

14.
王宁 《科教文汇》2005,(9):10-10
在宏观经济的表象背后考验的是制度与体制的运作成本与质量。它直接影响到作为宏观经济测度计的GDP的结构、质量与福利水平。“长三角”区域竞争的“囚徒悖论”.经济增长与消费增长之间的非均衡关系.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反差.商务成本上升中的制度因素.外资的大规模进入与自主技术创新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华夏星火》2004,(11):24-25
来自权威部门最新统计:前9个月我国对外贸易继续高速增长,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6.7%,逼近去年全年水平;初步预计,今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将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  相似文献   

16.
《预测》1991,(4)
1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生产效益有所回升二季度工业生产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13%,季节调整后比一季度增长4.3%,折合年增长率为11.8%。上半年累计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3.4%,折合年增长率为9.3%,已高于全年计划增长6%的水平。随着生产速度的上升,效益问题也有所改善。1至5月份预算内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后的东亚经济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怡华 《预测》1999,18(5):12-15,30
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严重破坏了东亚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增长。1998年,除中国大陆、台湾省和新加坡外,几乎所有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出现严重衰退,其中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4个国家——印尼、马来西亚、韩国和泰国的经济下降幅度分别达到13%、67%、58%和8%。整个东亚经济1997年曾增长5%,而1998年经济下降幅度却超过2%,亚洲地区内部贸易严重萎缩。经过近1年半的调整,目前,东亚地区的经济形势已基本趋于稳定,但实现全面复苏仍需艰苦的努力。1 东亚经济…  相似文献   

18.
徐连仲 《预测》1996,15(4):16-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17年的高速增长。从1978年到199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8%,增长速度居于世界前列。目前,中国经济仍处在高速增长阶段,并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9.
《预测》1992,(4)
今年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的鼓舞下,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全国经济形势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均增长较快,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0.6%,工业总产值增长18.2%,市场销售增长14%,全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9%,外贸进出口增长20.2%。上半年经济的较快的增长为国民经济上新台阶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1 工业生产较高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为1331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2%。其中,轻工业为6386.7亿元,增长16%,重工业为6926.8亿元,增长20.4%,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除了受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还受到经济周期发展规律及需求拉动的影响。我国经济经过三年整顿之后,上半年正处于新的上升时期,经济全面较快增  相似文献   

20.
祁京梅 《预测》1995,14(2):7-9
一季度地区经济预测与分析祁京梅(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一季度全国二十六个省(区、市)(注)宏观经济预测汇总结果表明:整个国民经济基本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物价过高和投资增幅大等问题趋向缓解。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日益突出,东、中、西部经济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