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承德民族民间音乐是避暑山庄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宫廷音乐、寺庙音乐、亚宫廷音乐、民间音乐等几个方面,勾勒出处于避暑山庄文化中的音乐形态的较清晰的轮廓,从而阐述避暑山庄音乐文化在承德历史上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避暑山庄文化李月辉近几年来,特别是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避暑山庄文化研究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久前中国承德首届避暑山庄文化研讨会的召开,对避暑山庄文化进行了多层面的广泛深人的探讨,这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对避暑山庄文化研究都...  相似文献   

3.
避暑山庄不仅有丰富的历史内容,还体现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避暑山庄300年的历史,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长河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眸山庄300年兴兴衰衰,历经沧桑,我们有太多感慨.我们避暑山庄小学确立了"以避暑山庄文化为背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一科研课题.为了上好课,教师们共同努力,学生们收获很大.  相似文献   

4.
关于大避暑山庄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暑山庄是承德的灵魂,是中国团结统一的历史证明,是太平盛世的赞歌。由此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承德人称其为大避暑山庄文化。承德虽然行政区域属河北省,但避暑山庄历史上直属朝廷,具体由内务府管理。它的文化内涵不属于燕赵文化范畴。  相似文献   

5.
避暑山庄作为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由于它是当时中国事实上的第二政治中心,所以并不同于一般的皇家园林。政治内涵是它所蕴藏的文化含义中最为主要的内容。而丰富的政治内涵则在其造园文化中得到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大避暑山庄文化的核心是避暑山庄文化,以避暑山庄文化为主,包括木兰围场、雾灵山、金山岭长城、白云古洞、辽河源头等外围文化在内.这个大避暑山庄文化的主导精神不是燕赵平民文化的慷慨悲歌,而是明显带有清代前期康乾盛世时期影响的顺应历史潮流的推动历史前进的开拓进取和吸纳开放精神.  相似文献   

7.
避暑山庄文化是以避暑山庄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多民族团结交融,展现承德历史和承德人精神风貌的文化。就景观而言,除了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之外,还应该包括文化遗址、名人宅邸、自然景点和街区特色。  相似文献   

8.
承德避暑山庄以其博大精深的治世思想,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见证,精湛的园林建筑艺术,成就了厚重的避暑山庄文化。而在大避暑山庄文化体系中,集大禹治水至明末的4000多年的中国水文化思想之大成,将先人的理水意识发挥到了极致,成为康乾盛世时期中国水文化体系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作为清朝第二个政治文化中心,避暑山庄文化区域(外八庙、木兰围场、古北口和其他行宫)所形成康乾政治思想、社会制度内容的大量诗作,是一笔丰富的文化窖藏.尤其是避暑山庄文化的主导者康乾二帝及大批清宗室成员和扈从文臣感兴创作的揭示避暑山庄意义与思想及清帝心迹的诗歌,是避暑山庄文化的重要内容,是避暑山庄文化的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10.
再说"大避暑山庄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避暑山庄文化是以避暑山庄文化为核心,以其辐射所至之处为外围的承德地域文化。主要形成在清代第二个政治文化中心地承德,其性质是亚宫廷文化,主导精神是明显带有清代前期康乾盛世时期影响的顺应历史潮流的推动历史前进的开拓、进取和吸纳、开放精神。  相似文献   

11.
避暑山庄文化的源头是辽代捺钵文化与金元时期的"春水"、"秋山"习俗。满族统治者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之上,又加以拓展,最终形成了融多民族文化于一体的、富有皇家特色的避暑山庄文化。避暑山庄文化是在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有着自己特定的内涵与外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承德市避暑山庄小学,因毗邻我国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而得名。学校组建于2000年,是一所敢于创新、充满活力的新建校,现有28个教学班,1900名学生,在职教师88人。建校以来,学校一直以蓬勃的态势稳步向前发展。特别是今年开展构建以“避暑山庄文化”为内容的科研课题以来,学校更是围绕“避暑山庄文化”建设、构建学校特色文化课程这一中心,努力打造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3.
承德市避暑山庄小学因毗邻我国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而得名.几年来,学校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办学理念,以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了校本课程--山庄文化的研究,在四至六年级开设了选修课<避暑山庄的历史文化>、<避暑山庄的诗词文化>、<避暑山庄的园林文化>的校本课程.下面就如何上好<避暑山庄的园林文化>一课,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避暑山庄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从园林的形制上看,它与我国的版图有惊人的一致性,是锦绣中华的缩影,中华大一统的象征。里面展现着深刻的治国思想,构成了避暑山庄园林独特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5.
避暑山庄名之以山,而趣于在水。水以万种形态造就出天地间无数美景,水又给万物以生机。康熙乾隆二帝借水集华夏名景于一园,水是山庄美景的精华。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避暑山庄具有建造皇家园林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在其建造过程中,"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中国古典园林所包含的生态园林因素以及康乾两位皇帝保护生态环境的造园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引武列河水入山庄,疏理河道,就证实了中国古典园林与自然科学不可分割的内在本质。随着气候、人为因素的影响,避暑山庄的生态系统平衡不断受到挑战。保护避暑山庄的生态系统平衡,需分析避暑山庄的地形、土壤、水源、植被以及动物的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保护方案。特别是避暑山庄的植物配置和管护工作是保护避暑山庄生态环境的关键所在,必须兼顾园林美学和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7.
杨淑莲 《中国德育》2013,(11):54-55
承德避暑山庄,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因山就水,顺其自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它还是一部浓缩中国古代文化多方面成就的百科全书。组建于2001年的避暑山庄小学因毗邻避暑山庄而得名,有人笑称,避暑山庄是这所学校的"后花园"。近年来,学校依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人类的文化一经产生,就成为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书籍虽然后于人类文化而有,然而却是整个人类文化的一种物质载体。文化依附于实物,只具保存意义;文化体现于人,即成活的思想。从只具保存意义的实物转变为活跃形态的思想,这就是文化的活化过程。而只有读书才能够把文化从物质  相似文献   

19.
游避暑山庄     
早就听人说过,避暑山庄的美丽和神奇。因此,游避暑山庄,很长时间就挂在我的心头,五一放假,我和家人从北京出发驱车北上,直奔避暑山庄。一路上汽车穿过一道道数不清的隧洞,婉转绕行于万山丛中,经过四个小时的行程,终于来到了这人间仙境。也许是一种愿望的满足,我心情格外兴奋。走进避暑山庄,放眼望去。层层远山。环抱着曲曲折折的湖水,在蓝天下显得那样开阔、大气和清幽。绿丛中隐约可见的殿堂、楼阁、亭台、轩、榭巧妙的点缀其间,这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让我沉醉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无暇浏览松云霞、梨树峪等高山峡谷了,只能在湖区和宫殿观光,平原区也只好是站在高处遥望而已。  相似文献   

20.
谈历史文化名城与避暑山庄的关系兰晓冬避暑山庄的建立,是承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决定性因素。所谓历史文化名城应该具有全方位和立体性,因此,仅有避暑山庄是不够的。我认为,避暑山庄的建立和作为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文化积淀过程,二者的综合体方可使承德成为名符其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