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散作家由于无法疏离母国文化,也无法认同居住国文化,处于"无根"的状态。"无根"性的产生有其地缘政治、殖民历史的原因,也有其文化身份、自我认同的原因。对于流散作家来说,流散经历带来"无根"的痛苦,更带来多种文化的体验、精神家园的追求和"根"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概念的三个层次来分析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的变异现象,得出结论是三点,外围文化:人类学文化特点差异、体验过程与追求结果差异;科学理性文化:相对和平与长期战争差异;思想道德文化:"和"文化与"争"文化差异、追求智慧与崇拜力量差异.  相似文献   

3.
对企业而言,要建设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先进文化,笔者认为,在推动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中,需要深入领会并把握好以下"八个关键"。把握企业之"魂"——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是时代精神在企业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渗透力、凝聚力和感染力这三种文化特质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企业文化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凝聚力和感染力,成为企业发展的源泉,那么,用企业文化进一步促进油区和谐自然就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结合茨榆坨采油厂自身"绿色管理文化"实践经验,增强企业文化"四力",促进和谐油区发展,需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四个统一"。  相似文献   

5.
旅游本身是一种体验,但体验经济赋予了旅游新的涵义.随着近年来人们旅游观念的加强,对文化旅游体验化的要求愈来愈高.旅游者已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有物可看,有话可说"的旅游经历,而希望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等全方位的参与或体验,充分理解旅游地的内涵和特色.由此,本文针对传统文化旅游模式的瓶颈,阐述了体验经济时代的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开发策略及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具有十分鲜明的独立特质的"氛围"。本文从历史的和现实生活的角度为视角,发现"文化"实际上是由某种价值理念、生活习俗、传统观念、行为方式等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系统性的"氛围"!这个氛围有影响、感染、制约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功能。聪明的企业管理者发现了这个氛围并利用它来实施对企业的管理,由此以"企业文化"为特色企业管理便产生了。然而企业文化又是一种"迂回管理",即先"造出文化"这个管理的工具,然后用这个工具实施对企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企业文化教育“三阶段四平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感受到企业文化熏陶,已成为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相互融合的探讨,构建了高职院校企业文化"三阶段四平台"教育体系,认为高职院校学生企业文化教育分为"认知阶段、深化阶段和对接阶段"等三个阶段,并且可以通过"教师平台、课程平台、实训平台和订单平台"等四个平台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在新诗发展的规律性研究中,文化与文体构成了两个重要话题,前者涉及文学的"外部规律",后者涉及文学的"内部规律";前者属于"他律",后者属于"自律"。以前者为主导就面对强调社会功能时代体验的文学史;以后者为主导就面对着重诗歌本体艺术传承的文学史。回顾新诗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近百年来前者亦即文化因素要比后者亦即文体因素更有影响力,而且总是前者制约了后者的演化道路。正是由于文化观念制约了文体观念的自然演化,才会构成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困境。  相似文献   

9.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企业软实力对企业自身的持久生存和持续健康发展,比硬实力更具有影响力和持久性。创新企业文化,则是构建与提升企业"软实力"的重点和关键所在。基于文化层面,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构建与提升企业"软实力":一是在创新企业精神文化上,形成企业独具特色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二是在创新企业行为文化上,让员工的行为与企业的发展层次相匹配;三是在创新企业制度文化上,注重用制度来加强企业文化的内在约束力。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也是"文化致胜"时代,"企业文化建设"课程在技工院校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企业文化建设"课程教学基本理念以及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震后羌区学校保护羌族文化的意义及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羌区学校是"活化"羌族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羌族"文化自觉"的重要启蒙地。震后羌区学校保护羌族文化有利于促进民族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重建美好家园、办出有特色的民族教育。羌区学校保护羌族文化的途径有:搜集整理羌族文化资源、重启羌族语言文字课程、增加羌族文化教育内容、引导学生体验羌族文化的魅力、聘请羌族文化传承人做教师等。  相似文献   

12.
当今,仅用"制度化诚信"的思路来解决中国的企业诚信问题是不够彻底的。这不仅是因为再完善的制度也会有漏洞,更主要的是,任何一种企业制度都需要人来执行,只有企业管理者具有讲诚信的高度自觉性,才可能在最大限度上弥补制度漏洞。因此,在企业诚信制度化建设基础上,注重解决人的问题,让企业管理者在内心深处"不愿"、"不想"失信,使得诚信道德规范植根于企业管理者和从业者的价值理念中,才能在企业文化的层面上形成良好可续的诚信文化。  相似文献   

13.
特定的企业文化对员工来讲是—个全新的"异质"文化,它是一种成年人在已经形成特定的文化观念和行为习惯之后,又开始进入到另一种不同的环境之后才感受到的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14.
范华芸 《现代教学》2011,(11):16-16
本学期快乐半日活动的开展,为推进我校英语学科拓展型课程主题活动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保障,让学生将基础型课程上已懂的知识,在拓展课的主题活动中变为实践,让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更多乐趣。一、在英语学习中体验文化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体验。在英语牛津教材中,有不少涉及不同国家文化的话题。如一年级教材中的"Happy New Year"、二年级教材中的"Mother's Day"、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兴企,文化兴国"越来越被人们接受,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的一面旗帜,外部的一扇窗口。作为模拟企业化运行十余年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一直没有止步,  相似文献   

16.
布迪厄提出的"文化资本"以三种基本形式存在:身体化形态、客观形态和制度形态。石柱县是重庆土家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千百年来土家族人民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前石柱土家族文化资本面临着危机。要通过家庭教育(体验传承)和学校教育(系统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传承和弘扬石柱土家族文化;积极开展民族文化研究、保护和开发工作,打造土家文化品牌,加大推介和宣传力度;建立长期有效的文化支持制度,实施政府规划引导、民众保护传承、企业投资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作为企业"软实力"的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那么如何根植和发展呢,本文从6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2011年5月,教育部提出"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这不仅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校企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进一步推动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加强高职学校文化建设,提升高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本文以现代企业文化培育的问题与需求为出发,探索"校企文化培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这两个概念,由于其含义的多解而容易造成使用上的混乱。在不少文章中,这种将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相混淆的情况比较普遍,说明很多研究者尚对这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认识模糊,所以常常把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理解为只是"旅游"与"文化"这两个不同概念的一种简单的叠加。因此,通过对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进行深入探讨,来厘清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规范学术用语和发展学科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发展是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客观需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需要,是高职院校特色建设的需要。双方融合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文化融合发展、行为文化融合发展、规则文化融合发展、职业素养文化融合发展四个方面。双方融合发展要注意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要加强与企业文化融合发展的基础建设,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