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新闻界》2014,(9):9-14
"第三人效果"假说自1983年由戴维森提出后得到了不断发展,在后继的研究中,众学者不仅对"人们倾向于假设在劝服传播中其他人所受的影响要比他们自己的大"这一效果进行了多次验证,且进一步探讨了该效果的内在作用机制、发生条件及后果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以在上海市所做的电话访问所得数据为分析样本,不仅对"第三人效果"的存在进行了验证,且通过对男性、女性两个群体的比较进一步验证了"可能受众"这一因素对该效果强度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框架,以1772名上海市民为调查对象,以"网络恶搞"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涉入度、可信度等变量与"第三人效果"认知之间,以及"第三人效果"认知与"第三人效果"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三人效果"认知也出现在网络上,受众的网络涉入度对"第三人效果"行为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及新闻学教授戴维森发表了<传播的第三人效果>一文,提出了著名的"第三人效果假说".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假说:①知觉假说:人们感到传媒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②行为假说:作为第三人认知的后果,人们可能采取某些相应的行动,以免他人受传媒内容影响后的行为影响到本人的权益和福利;人们可能支持对传媒内容有所限制,以防止传媒对他人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在传播实验法的框架下,对第三人效果理论进行了完整的本土化研究,研究发现,在实验法的框架下,第三人效果得到了验证,本研究增加了多个行为层面的测量因素,研究发现,第三人效果后续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只有第三人效果认知一种,因此,第三人效果认知与行为的关系还可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1983年戴维森提出了"第三人效果假说",该假说强调感知定势的作用,并指出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近年来,随着美容整形产业的快速发展,美容整形广告也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以美容整形广告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美容整形广告与"第三人效果"之间的联系。一方面结合理论来研究美容整形广告发展的实践效果,另一方面从实践出发来反观"第三人效果"对消费者尤其是女性受众在心理和行动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郭海旗 《东南传播》2020,(8):101-104
1983年,美国学者戴维森在《民意季刊》上首次提出"第三人效果假说",认为在大众传播中,面对劝服性的信息,每个人都认为他人所受的影响要比自己所受的影响要大。经过30多年的发展,该理论已成为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文章追溯、梳理了第三人效果研究在我国的发展脉络,通过影响第三人效果认知的相关变量、中间过程及后续行为三个部分,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研究发现:近20年来,我国第三人效果研究在数量、内容、方法上得到丰富和完善;但就研究质量和水平而言,仍然具有较大上升空间。最后,文章就我国第三人效果的未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4,(20):36-41
本文基于传播学与社会心理学相结合的视角,以慈善类公益节目的目标传播效果——引导观众的利他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在阐明了节目效果实现的动机路径和激发流程的基础上,解释了目前该类节目苦恼的对观众利他行为引导效力不足的原因。认为这主要源于节目忽视并无意中强化了传播效果中的第三人效应,及其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公益传播中的第三人效应能够带来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从而易引发冷漠行为和围观现象,阻碍节目目标效果的实现。之后,依据利他行为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法,即转向以移情心理为核心的效果诉求路径,重视移情在激发观众利他心理和行为中的作用。最后立足于理论演绎的结论,针对当下慈善类公益节目的实际,以补短扬长为宗旨提炼出系统的改进建议,以期为节目制作者突破误区,改进实际效果提供操作借鉴。  相似文献   

8.
"泛维特效应"是指社会突发事件产生后,经过媒体报道扩散,引发社会上的跟风效仿行为,使得特定突发事件系列化和舆情衍生化,出现后续连环事件,造成更加严重的不良影响。"泛维特效应"可以从社会学习、行为传染、"第三人效果"等理论获得解释,具有首发事件的负面性、媒体报道的集中性、后续事件的相似性、事件后果的严重性等特征,造成突发事件系列化呈现、政府组织公信力弱化、人们社会安全感下降等不良影响。媒体、政府、个人等应采取措施,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及网络舆情,避免产生"泛维特效应"。  相似文献   

9.
高一萍 《东南传播》2014,(12):15-17
"第三人效果"一直以来是以"理论假说"的面貌出现的,三十年的多方研究已有诸多支持性证据出现,近来学界出现第三人效果理论体系的认识。在梳理了理论假说、理论体系和理论方法的概念之后,以2010-2013年国内外有关"第三人效果"的研究论文为例,认为当前"第三人效果"的理论定位应当是"理论方法",并探究了这种理论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第三人效果(third-person effect)是最近十多年来西方传播学者极为重视的研究题材之一。在一些传播效果的个案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多数人会认为大众媒介对别人的影响力较大,而对自己的影响力较小。换句话说,人们会倾向于低估大众媒介对自己的影响力,或高估大众媒介对别人的影响力。这一发现在许多国家的控制实验中得到证实,从而引申出了一个有意义的结论,即第三人效果可能对大众传播行为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第三人效果概念的缘起 最早提出第三人效果的学者是美国人戴维森(W.Daviso…  相似文献   

11.
第三人效果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3年戴维森提出第三人效果假设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第三人效果研究从多方面得到了丰富和深化.但该研究也遭到了一些批评,如对其方法论的质疑,在行为与第三人效果的关系上尚待厘清,各种发现未被整合进一个统合的理论模型中以说明效果产生过程等.未来的第三人研究除了要回应这些批评之外,还要从网络环境的适用性以及更广阔的社会实践运用等方面来不断促进理论发展;理论模型;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第三人效果假说预言了人们在评估大众传播效果时会过分估计媒介对他人的影响比自身大,而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性特征,新闻媒体对其的报道能引起广泛的影响与关注。本文沿用第三人效果的研究思路,以215个调查样本实证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报道的第三人效果,发现大学生群体对企业社会责任报道存在第三人认知偏差,社会距离、个人卷入程度影响第三人认知效果,性别和媒体关注度是影响大学生第三人效果的显著变量。  相似文献   

13.
高估自己、低估他人,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心理机制拓展到传播学中,就产生了第三人效果.在媒介传播中,人们普遍感到,新闻信息尤其是广告等说服性信息或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对“他人”(第三人)的影响远远大于自身.第三人效果在群体传播中更为明显.“发现”第三人,从而实现在群体中的自我评价、自我满足和自我炫耀,是群体传播的动机之一.改变文本类型或叙事以“适应”第三人,则带来了群体传播中的文本差异与变异.心理上对第三人“排斥”,行动上对第三人的“隔离”,是产生群体极化现象的重要原因.根据群体传播中的信息,预测第三人的反应,调整自身策略与行为,是群体传播的一种效果机制.事实上,当我们担心第三人受媒介支配而采取相应措施时,我们己成为第三人.所以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第三人,都可能成为第三人.  相似文献   

14.
"第三人效果"假设认为,在大众传播中,每个人都认为他人所受的影响远大于自己所受的影响。"第三人效果"与当事人的知识水平、传播内容的负面或有害程度以及当事人与他人之间的社会距离密切相关。在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环境中,"第三人效果"假设仍旧存在,且与社会距离和认知偏差呈现高度的正相关。"第三人效果"假设可为考察网络传播效果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5.
黄暐 《新闻爱好者》2011,(21):18-19
社会危机爆发时滋生的谣言、流言往往导致群体恐慌、抢购或斗殴等集合行为。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漏危机波及我国国内民众情绪,由主流媒体传播"碘化钾能够防治核辐射"的报道引发国内抢购碘盐风潮。此事件的产生与手机媒体的高效传播、主流媒体的权威效应、国民心理素质以及抢购人群等密切相关。基于"第三人效果"理论的研究框架,笔者对手机谣言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指出谣言与"第三人效果"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规避谣言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第三人效果是一种受众认为媒体对其他人的影响大于对他们自己影响的现象。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年龄阶段的受访者对广告负面影响是否存在第三人效果认知,并探索年龄和社会距离与第三人效果认知之间的关系。对447名学生调查发现:初中、高中和大学各年龄阶段的受访者都存在显著的第三人效果认知;受访者认为小生学最容易受到广告的影响,其次为同龄其他人,最小为中老年人;第三人效果认知并没有随着受访者的年龄增大而增强。本研究结果意味着年龄可能并非是受访者判断自己与他人差距的标准,而可能是专业知识或社会经验。  相似文献   

17.
日渐深入的社会网络化不仅在改变人们的健康信息检索方式和求医模式,也对人们的患病经历产生微妙影响。本文以近年来网络上"未知病毒感染者/阴滋症”事件为例,将患病视为文化翻译的过程,并将患病分为生理迹象、症状认知、病痛体验、疾病认同、症状解释和身体迹象等五个主要阶段,详细考察了每个阶段的患病行为和网络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网络的社交可供性不仅为病人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医疗健康信息,更为病人之间共享患病经历、获取健康认同提供了可能。所谓“网络化病人”,即主要通过互联网经历而获得认同的病人身份。它越来越少地嵌入在群体当中,而越来越多地成为因健康认同而有联系的个体。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已有文献提取出用户信息偶遇的过程模型和影响因素,以网络环境下的"90后"青年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问卷收集相关数据,探讨信息偶遇的影响因素并解析其行为过程模型。在影响因素方面分为用户、信息素养和平台三个层面,在行为过程方面分为信息偶遇的前序、过程、后序三个阶段。用户在不同阶段受到因素影响后会呈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及行为结果。  相似文献   

19.
"第三者效应"研究是传播学媒介效果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自1983年戴维森提出之后,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研究.近年来,随着台湾学者对其进行的广泛关注,"第三人效应"成为了这一时期媒介效果研究的主流之一.本文简单阐述第三人效应理论内容研究概况.回顾近十年内国内外学者对第三人效应理论的研究历程,总结各自发展状况及经验.并...  相似文献   

20.
王平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3):13-18
[目的/意义] 旨在发现并解释造成未成年人互联网利用行为差异的影响因素,以此作为消弭未成年人互联网差异的理论依据。[方法/过程] 在189份田野访谈资料基础上,借助扎根理论方法得出其影响因素。[结果/结论] 未成年人互联网利用行为差异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社会网络关系、个体社会网络关系资源、利用行为先例、利用行为共享、个体资本、技术资本和利用行为共同体(空间)。未来研究重点是这些影响因素对未成年人互联网利用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