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胡兰成的才貌所迷惑, 张爱玲感觉好不惬意 张爱玲,祖籍河北省丰润县,1920年9月30日生于上海.祖父张佩纶曾是清廷高官,祖母李菊耦是清廷赫赫有名的中堂大人李鸿章的女儿.1942年,年仅22岁的张爱玲便开始正式文学创作,并以卖文为生.1943年她先后发表了<倾成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一时轰动中国文坛.张爱玲文学创作的黄金期来得早,并一直持续到1952年离开大陆之前,成为红极中国文坛的一代才女.然而,张爱玲在个人婚姻感情道路上的磕磕碰碰,却令世人不胜唏嘘、叹息.  相似文献   

2.
赴美留学,成就世界一流核物理权威 吴健雄1912年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1923年,11岁的她到离家50里的苏州去读书.吴健雄就读的苏州第二女子师范是当时一所相当有名的学校. 1929年,吴健雄以优异成绩从苏州女师毕业,并被保送到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吴健雄念的是师范,按规定要先教书服务一年,才能继续升学,但由于当时规定并没有那么严格,因此吴健雄在这一年当中,并没有去教书,反倒是进了上海的中国公学再读一年书,因而也有机会成为胡适的得意门生.吴健雄曾说过,在一生中影响她最大的两个人,一个是她父亲,另一个则是胡适先生.  相似文献   

3.
一 刚到美国几个月的上海女作家张爱玲,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在异国生存的艰难.她只得求助于基金会.1956年2月13日这一天,她填写了一份申请书,是寄给麦克道威尔文艺营的.其中写道:  相似文献   

4.
洪晃,1961年生于北京。中国互动媒体集团的CEO,《世界都市iLOOK》杂志主编兼出版人。12岁时被送往纽约学英文,1984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瓦瑟大学。曾经做过咨询、有色金属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工作。这是一个被名门光环笼罩的女子,她的人生从一开始就被染上了一层传奇的色彩。1973年,12岁的洪晃以新中国第一批公派小留学生的身份赴美留学,之后又在美国著名的瓦瑟女子学院攻读国际政治。显赫的家世和国际化的教育背景,注定了洪晃不会是一个云淡风轻的平凡女子。很难用一个词去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40年代初在上海滩脱颖而出.那时还不到20岁.文章写得那么淡雅清丽,一上来就红遍了东南半壁.我认识她,但无深交.她是贵族后代,又和日伪上层人物事有来往,恃才傲物,性情怪僻,是个冰冷冰冷的女人,不大好接近.1952年,张爱玲去了香港,从此再未见过。对他后来的情况和她的第二次结婚,我可说一无所知,放本文只写写1945年胜利前的她。写张爱玲的文艺不少了,这里只从几个侧面,说说她最走红时的点滴,作为补白而已。一、旷世才女张爱玲自己说过,她血管里流的是贵族的血,此话不假。她是清末大臣张凤给的孙女。张佩组是李鸿章…  相似文献   

6.
正青年张爱玲的海外求学路两度被战争打断。"欧战出洋去不成,只好改到香港",港大读了三年,只差几个月就能毕业,又遇上太平洋战争……1942年夏,时局稍定,张爱玲搭船返沪。她先考入圣约翰大学继续学业,想谋取一纸毕业证书。但"圣校"的教学法让习惯自学的张爱玲不太适应,同时,她利用课余时间替英文泰晤士报写剧评、影评,又分散了精力。张爱玲渴望早点经济  相似文献   

7.
李强 《视听界》2009,(3):119-119
最近的日子很文艺。 读了一堆的闲书。《小团圆》看到头疼欲裂。除了要忍受开头两章的语无伦次,还要面对重新评价张爱玲的认知建构。在穷困潦倒的避世晚年,她还是忍不住要细说当年,历数那个人的不是,挽回点“不过是某个男人众多小妾中的一个”的不堪。而张迷们的想象中,她不该是这样的,她应该是决绝的,应该是冷酷的,应该是离开时不流泪离开后背脊绷得紧紧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本该有一个乱世佳人的显目位置,然而到目前仍是一个空白。大学文科的学生不闻“张爱玲”三字似乎也很理直气壮。当然,名家不见文史也是常事,但对于张爱玲,1944年在她成名的第二年,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就写了《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文,称“《金锁记》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肯定了作者不世的才情。美国著名的华裔评论家夏志清教授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把张爱玲和鲁迅、茅盾  相似文献   

9.
我上大学的时候,交过一个女朋友,她是个文学女青年,中国文学她喜欢张爱玲,能找到的张爱玲的书她大概一本没落,通读至少一遍,外国文学中她喜欢《简爱》,那个时代我印象中几乎是个女大学生就喜欢《简爱》,电影《简爱》中  相似文献   

10.
提到二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援助,人们耳熟能详的是美国对华经济和军事援助.实际战时中美两国间还蜿蜒着一条鲜为人知的文化交流纽带.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中国实施了文化援助计划,其中的子计划之一便是邀请中国学者赴美考察.中国陆续派出四批学者赴美考察,皆取得显著的成就.纵观中美文化关系史上的人员交流,不同的历史阶段均有不同的时代内涵,本文将综合分析1943-1946年赴美考察的四批学者,探究战时美国对华文化政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蒋廷黻(1895年-1965年)中国历史学家,民国时期外交家.蒋廷黻11岁便进入湖南湘潭的长老会学校,期间深受美国传教士林格尔夫妇的影响.17岁赴美留学直至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在国外共计11年(其中在法国一年).1923年回国,先后任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系主任.1935年12月蒋廷黻以非国民党员的学者身份参加国民党政府,任行政院政务处长.从此离开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2.
闲读偶记     
张爱玲:《私语》张爱玲被中国现代文学史忽视了多年.新时期以来,她的部分作品一经重印,立即给新一代的读者带来一个惊喜.她是个十分独特的作家.她反映的生活,她对她反映的生活的理解和评判,她作品中的情调和韵味,还有她那既老到圆熟而又清新活泼的语言,都是独特的,在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中,卓然自成一家.她为人为文,都极富个性,和谁都不近乎,  相似文献   

13.
一个女子在二十六岁的年纪,做出了一个选择,离开温暖的家,离开她熟悉的人和伴她成长的城市,只身来到上海。六个月后,她当初来的新鲜感渐渐退却,开始感到了寂寞。于是……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张爱玲及其作品开始逐渐重新被人们认识,她的旧作已多次再版。张爱玲曾说:“等我的书出版了,我要走到每一个报摊上去看看,我要我最喜欢的蓝绿色的封面给报摊上开一扇夜蓝的小窗户,人们可以在窗口看月亮、看热闹。”张爱玲多才多艺,她自己设计或认可的封面,实际上是对作品的象征隐喻,是开启作品隐秘的钥匙。《传奇》经张爱玲之手有三个版本,封面设计一次比一次精美,一次比一次意境深远。初版《传奇》(上海杂志社,1944年8月15日),封面设计简单粗糙,没有图饰,两个隶体大字“传奇”占了四分之一的空间,异常醒目,左下角是四个小的隶  相似文献   

15.
尽管在今天看来,吕碧城似乎没有多大名气,甚至有不少人没听说过她.但在民国的历史天空下,尤其是从百年言论史的角度看,吕碧城是一个传奇. 历史上,她的名头很多: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并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堪称一位民国奇才女.她还曾被赞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与秋瑾一起被称为“女子双侠”.  相似文献   

16.
这部重读张爱玲的著作,着重于从历史缝隙中找到这位民国“临水照花”女子在创作中对历史、女性的论述与传统男性论述的差别,以及她的论述与权力架构、历史文化范畴和性别意识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这种方式的重读,对于我们认识张爱玲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及其与性别政治的关系,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巴尔舍夫斯基:老将出马贸易律师出身的查伦·巴尔舍夫斯基是近年来在中国媒体上曝光率最高的美国高官之一。中国人认识这位有着鹰钩鼻子的女人,是因为她近年来频频代表美国与中国过招。香港记者给她起了个极具中国味儿的名字“白茜芙”,而内地记者可能是觉得“巴尔合夫斯基”叫起来太拗口,干脆直呼她为“老巴”。今年49岁的老巴1992年受老友坎特之邀,出任美国贸易副代表,1996年升任贸易代表。尽管她兢兢业业,锋芒毕露,但由于她是律师而不是政客,克林顿似乎对她的政治经验总是放心不下。去年中美  相似文献   

18.
李王侠 《兰台世界》2012,(22):95-96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均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精品之作。除此之外,熟谙英语的张爱玲也向国人翻译和介绍了许多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其中之一便包括美国知名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且被认为是该部小说的首个中文译本。一、张爱玲的英文学术造诣张爱玲1920年出生于上海,家族显赫,  相似文献   

19.
《出版经济》2006,(3):48
高燕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离开中国,来美国定居已近20年.多年来,在得克萨斯A&M大学工作的他,一直潜心观察、研究、思考美国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并把这个心得融会贯通在他对自己宝贝女儿高倩的家教里.女儿生在中国,5岁来到美国,在高燕定先生的精心培养和女儿的执著努力下,她一步步迈向了美国最著名的两大学府--从哈佛大学毕业,马上被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录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早期的留学生并不是由政府派出的。1847年1月 香港马礼逊学校校长布朗因病回美国“极愿携三五旧徒,同赴新大陆,俾受完全之教育”。(1)于是,才有了容闳、黄胜、黄宽三人赴美留学。尽管这是一次偶然的机遇,但却无意间拉开了近代中国留学西方的先河。从容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