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写文章、搞创作,两大基本要素是少不了的,一是生活积累,一是资料积累。单说资料积累就大有学问。几乎所有的大学者大作家都是“资料大王”。书刊报章无不盈房累柜。读《鲁迅日记》,先生的资料积累工作差不多日日在做。“补白大王”郑逸梅先生所藏书报与资料卡片洋洋逾10万件。钱钟书先生著《管锥篇》,光引用古今中外著作就超过了四位数,其资料积累之丰富略见一斑。台湾李敖先生自称“生平收藏资料,是大规模的,宁肯失过滥,不肯失之交臂”。拥有丰富资料的妙处在大作家大学者的经验之谈里可以找到许多。如李敖先生所言:“以前小人们说陈平与嫂嫂通奸,陈平拿出‘资料’——原来根本没有哥哥;又有人说直不疑对丈人动粗,直不疑拿出‘资料’,原来他太太的爸爸在他们结婚前早已死了。根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个时期,在全国城乡的许多群众中,流传着用耳朵“认字”的奇闻。尽管有些情节十分荒唐,但仍然使一些人笃信不疑。在有的报纸明确指出用耳认字违反科学之后,还有不少人不以为然。所以造成这种状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某些报纸尤其是有些科技报,作了不科学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我在读2000年3月25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发现问题不捂不盖一封信引发一汽10万人大讨论》的消息时,从头到尾看了两遍,怎么也没有从内文中找到“10万人大讨论”的字样。不用说“10万人”的具体数字,就连一汽有多少人也没有交代。那么标题中是根据什么标出“引发一汽10万人大讨论”的呢?1999年9月10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4.
8月上旬我参加一场足球赛后,队员们坐在场边聊起来,话题是“传统媒体人转型创业靠不靠谱”. 一个出身传统媒体的队员说:“没什么不靠谱,像创业做陌陌的唐岩、做雪球财经的方三文,之前都是干传统媒体的,也可以做得很大.” 一个正在从事体育创业、并非来自媒体但跟媒体圈很熟的队员说:“不靠谱,传统媒体人太懒散了,创业要求强大的纪律和自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叙的是一个既幸运又不幸的“黄金老财”。说幸运他酷似“尿尿冲出元宝”一样的好运气:在拔草过程中轻而易举地刨出70斤黄金,说不幸他确够不幸,因为他因拾取黄金出了名,人们称他为黄金老财,二十多年来他遇到了很多麻烦,黑道的人曾打过他的主意,企图谋财害命,白道的人也打过他  相似文献   

6.
吉人不吉     
《今传媒》1997,(7)
吉人不吉文/辛民清代有个青年名叫吉jí人,他刚刚结识了一个朋友,彼此通报了姓名。过了几天,朋友给他来信写成了“击jī人”。等到再见面时,这个青年笑着说:“我连缚鸡的本领也没有,怎么会‘击人’呢?”我的名字是“大吉的‘吉’。”又过了几天,朋友又来了信,...  相似文献   

7.
有史以来,人们常把读书看作是一种特殊活动,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读小学时,因淘气不爱读书,触发老师一番感慨说: 小人不知书中有黄金,若知书中有黄金,点灯费蜡也甘心。”这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论调,不足为训。绝大多数人,读书不一定为钱、为官、为美女、为有惊世之作,惊人之举。古人云:“读书旨在明其道”。读其书,能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收获。那么,如何“明其道”?首先必须读好书,不读坏书。记得一位名人说,一部好书,能教给你如何做人。这话有一定的道理。青年人,世界观尚未  相似文献   

8.
《信息系统工程》2005,(1):22-25
选择“是”.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一种逃避责任的最好办法.所有的后果都可以由那个提出建议的人来承担。而当你说“不”的时侯.不但会凭空给自已树立很多对立面.同时也会将所有的责任肩负在自己身上.说“不”.对于CIO来讲是需要一定的勇气,但更为重要的是它要求CIO具备一个理性的头脑.IT建设势必要“先投入,后产出”,每一次诸如ERP,SCM,CRM等应用管理软件项目开展时,CIO总会有如履薄冰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一声“不容易”,道出了当今社会不同行业之间人们的相互理解和彼此安慰,其中自然也有些许无奈.说起记者的“不容易”,实在太多太多.国家发展,社会转型,媒体蜕变,这个群体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就是如何不被各种矛盾交织的漩涡所吞噬. “人”和“新闻人”的矛盾.南非自由记者凯文·卡特曾拍摄了一张苏丹小女孩的照片.画面上一个女童跪倒在地即将饿毙,而一只兀鹰正在她身后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大方是良好的做人品质和处世方式.但是,什么样的大方最值得称道?近来读《东坡志林》中关于“还履”的一段文字记述,笔者深感大方也是有讲究的. 苏东坡是宋朝进士、文学家、书法家,他在书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刘凝之被人指认说自己穿的鞋是这人的,于是把自己的鞋子给了他.那人后来找到了丢失的鞋子,便要把刘凝之的鞋子送还,刘凝之却拒之不收.沈麟士也被邻居指认说自己穿的鞋子是邻居的.沈麟士笑着说:“是你的鞋.”随后就给他了.邻居后来找到了丢失的鞋,于是将沈麟士的鞋送回,沈麟士说:“不是你的鞋吗?”并笑着收下了.  相似文献   

11.
"我爱黄金"--从张心一口中说出这句话再正常不过,如果他说他不爱黄金反倒不正常. 金灿灿的黄金很好看,但好看的黄金并不等于美丽.要让黄金美丽起来,必须对它进行打造.曾四次荣获上海市劳模、一次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前不久又荣膺"上海十大工人发明家"荣誉称号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银器厂厂长张心一就是一个打造黄金、让黄金美丽起来的人.  相似文献   

12.
如今,你打开电视看新闻,无论是中央台,省台,还是地方台,尽管各自内容不一样,但有一句话全国一个样,那就是“请看报道”。“请看报道”这句话听了好几年了,但是现在觉得越听越别扭,于是想说“请看报道,不说行不? “请看报道”实际最早在浙江台的新闻联播里,其它台谁也没说,那时倒也没觉怎样。自从中央台《新闻联播》说了一声“请看报道”后,一夜之间好像中央台下命令了似的,全国各地异口同声都来了个“请看报道”。大家都说,就让人感觉有些滥。  相似文献   

13.
请假达人     
“生活中到处都有请假的理由,只看你有没有发现的眼睛!”朋友小Z每每说到这句话的时候,眼睛立马眯成一条斜上45度的缝隙,嘴角总会上扬起一个得意且不输姚晨的角度。  相似文献   

14.
“群众高兴地说..一”“干部战士深有体会地说……”“大家激动地说……”“工人们信,二百倍地说.”:.”“同志们满怀豪情地说·….“学生和老师们异口同声地说……”“男女老少不约而同地说“一” 每当看到报纸上这些描述群体的各式“说”的报道时,我心里总不觉生发出一种别扭感. “大家是不是就这样说的?”稍懂街闻写作常识的人看了这样的报道,都会产生如此疑问.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其中的破绽:每个人的思想认识、思维方法、观察生活的感受以及年龄、身份、职业、文化素养等各不相同,说出来的话怎么能够“众口一词”、‘异口同声”?这些只…  相似文献   

15.
三月二十六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纽约电稿,报道的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学习情况。人民日报刊用时的题目是:《放心吧,祖国!》这篇报道的内容,无疑是众人所关心的。但是,读过以后,使人既放心,又不放心。放心的,是他们的学业。他们学习刻苦、勤奋、成绩优异,没有辜负祖国的期望;不放心的, 是他们的身体。他们只“张”不“弛”,昼夜拚命,会不会学业成功,身体搞垮?这一点令人担心。例如,写陈成钧“每天有将近十四个小时都在教室、办公室、图书馆里紧张地度过。”写杨德新“朝读暮听、夜以继日地阅读美国报刊、看电视……”。作者还特意选用了一条类似“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的事例,说杨德  相似文献   

16.
中国曾有过“良史”传统。班固在评论司马迁的《史记》时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说的是这种传统;“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是文天祥所歌颂的良史节操,说的也是这种传统。东汉哲学家王充将这种传统高度地概括为“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益其恶”,至今仍被史学界所津津乐道,并被认为是写史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7.
YACHE 《出版广角》2006,(9):54-55
“一半人根本不知道另外一半人在做什么”,这话实际上说的是“旧”媒体的人不了解新媒体,而相反,新媒体正在汲取“旧”媒体的内容、人力以及制度资源。  相似文献   

18.
我多次提到过“潜意识”一词,而且愿意反复强调。 潜意识就是人最本真、最质朴的心理活动。之所以称之为“潜”,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它“深”,二是由于它“隐”。为什么要“隐”呢?因为人类生活是复杂的,有许多时候想到的事不能说、不便说、不应该说。这种现象,有时是虚伪,有时是礼貌,有时是工作需要。但更需要的,却是“深”。 比方说:两个人都常常做好事,做的事又几乎一样,而我们对这两个人的品格感受却可能不同。一个人做好事是默默的,另一个则总是选择在别人能发现的时候做好事。他们的外在行为可能相同,但潜意识却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少写应景稿     
有位初稿报道的战友向我们诉苦,“我稿子写了几十篇,篇篇都有时效性,可就是见不了报,你说邪门不?”我随手翻了翻他保留的底稿后,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不是邪门,而是你把门走邪了。”也难怪,他写的稿子都是一些“应景稿”。比如,“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时,他就写妇女生活;“五四”青年节时,他就写青年活动;春节前夕,他就写某某请假,正月十五前他又写起了闹花灯。底稿一大摞,真正反映部队中心工作的却不多。纪念节日的稿子,报纸需要,完全可以写。然而,这方面的稿件用量毕竟很少。再说你如果卡着“点”才往报社寄,弄不好就…  相似文献   

20.
模棱两可     
苏味道是唐朝文人。武则天做皇帝时,苏味道做了宰相。他待人处事圆滑,同僚们有什么事情向他请示,他总是一边用手摸他所坐的床的边缘——棱,一边哼哼哈哈,含糊其词的回答。凡事他既不说好,也不说坏,既不说对,也不说错。有人问他:“你办事为何老是抱这种态度?”他却笑着说:“处理事情不能搞得很肯定,也不能弄得很清楚,如果有了错误,必定给自己带来害处,必定遭到别人的指责,所以只要‘摸棱以持两端可矣。”后来人们便以“摸棱”来描写这位宰相回答问题时,犹豫不决的神色,所以别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苏摸棱”。“摸棱”亦作“模棱”。现在,人们往往把那些对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