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静 《现代语文》2014,(10):157-159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学生面对新材料作文,心里总有一种胆怯,担心自己作文是否写跑了题,是否偏离了题意。这种担心体现在对新材料作文题意的解读把握度不准。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要难于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它要求对材料全面解读、深层挖掘其内涵、确定准确的立意角度、拟好分论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十分重要,审题准确,就意味着一审定下了作文这半壁江山。因此,在面对新材料作文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握审题原则,注重审题策略,这样就可以打开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切口,找准立意角度,拟出好的论点和分论点。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中“新材料作文”成为一种趋向。古人云:“意犹帅也。”高考作文立意不准,文不对题,甚至离题万里,则会满盘皆输。为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正确审题立意,有必要对新材料作文这种写作形式的特点及其审题立意的方法进行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3.
2009年,各省市高考作文呈现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与新材料作文三分天下的多元气象。而新材料作文克服了话题作文宿构、套作的弊端,强调审题过程,在更大限度考查考生的思维与表现能力,因而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因而准确理解与把握材料内涵,成了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只有准确地理解材料,把握命题者的立意指向,  相似文献   

4.
我们所说的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它属于材料作文;从表现形式上看,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确定话题,要求不像传统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传统的材料作文一般都要限定文体,而新材料作文是文体不限;传统材料作文总有最佳立意,新材料作文可以有多个立意,且不存在最佳立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考作文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作文模式,我们把它称为"题意作文""新材料作文"等。新材料作文"新"在不拘泥文体,而是将作文的审题与立意结合起来,在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之前,首先考查了考生阅读理解和提炼中心的能力。考生只有准确把握了材料的中心,才能提炼出话题,确保准确立意。  相似文献   

6.
周志锋 《现代语文》2014,(1):159-160
新材料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是开放性与限制性的统一。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将直接决定作文的成败。在此,笔者对同学们在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中出现失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希望对正在高考硝烟中奋战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高考作文命题在经历了八年话题作文的苦心经营之后,在2006年开始转战到新材料作文这片沃土上。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一种“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因为它打碎了学生“不用审题也差不多”的侥幸心理,也基本上断掉了想靠猜题、套作、宿构和抄袭拿高分者的后路;所以这种作文命题形式近两年来在全国卷和部分省市卷中逐渐流行起来,并且成为高考作文的新趋向。在这种新材料作文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学生不仔细审题立意,一不小心就会偏题、离题,于是审题立意在作文教学中再次显得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8.
在作文命题上,有一种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我们姑且把它叫做新材料(或后话题)作文,题目中所供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对于新材料作文,正确审读材料,是作文立意的关键。那么,如何审题立意呢?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99):23-24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践过程中,高考的命题作文已经被新材料作文所取代。新材料作文是一种全新的形式,和之前的材料作文有着不同的的要求,在新材料作文中,往往是给出考生一段材料,但并不会规定作文的话题和具体题目,学生必须要在所给材料要求的范围内来执行写作并且不能够抄袭,这类作文就对学生的审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只有正确理解了材料的主旨以后才能够写出不跑题的作文。另外,在规定的时间写出作文也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和阅读能力。新材料作文在考试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检验出学生写作的真实水平。在不断的实验中可以发现,新材料作文写作成功的最关键两点就是审题和立意,所以本文就针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进行了探讨,简单介绍了新材料作文的意义以及如今的教学现状,主要提供了一些提高审题立意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出现了一个变化: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是在总结了以前的材料作文和后来的话题作文的优劣的基础上,新近产生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新材料作文的出现,意味着作文写作从立意到构思再到行文之间又多了一步,那就是新材料的审题。其材料范围更为广阔,内容更加丰富,不仅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给他们更大的写作空间。由于多了这一步审题,作文的立意变得更加灵活,能更好地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陈晓彦 《教师》2014,(30):21-22
正一、新材料作文概述新材料作文也称后话题作文或者题意作文,是一种命题人给出材料但不给话题,学生在材料范围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类型的作文命题形式。就其形式而言,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可分为叙述类材料作文、评论性材料作文、语言或名言型材料作文、寓言故事以及漫画材料作文等几大类型。但无论哪种形式,审题立意是关键。"意"是一篇文章的中心与灵魂,是作文的生命所在,在审题立意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分析与推敲,能够准  相似文献   

12.
"新材料作文"不是"老材料作文"的简单重复,而是既继承了"老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上的"限制性"特点,回避了阅卷老师难以把握话题作文评判标准的缺陷,又借鉴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优点,让考生在选材、文体、题目上有选择的余地和空间。  相似文献   

13.
谢敏 《新高考》2011,(3):10-12
新材料作文又称题意作文,它是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题型。2010年全国18套高考作文题中,有11套是新材料作文,其他的也多是提供了材料的命题或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的题目由两部分组成,即"材料+要求",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审题是否准确、立意是否深刻,是评判材料作文高下的标准。本文以实例的形式分五点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加以说明。一、抓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抓  相似文献   

14.
新材料作文题型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受到推崇。以后几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以材料作文形式考查可能性极大;加强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势在必行。审题立意的准确程度的高低关乎作文的成败.本文就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发展,高考出题整体上呈现出更加开放的趋势,倾向于出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题目。在这种背景下,高考作文作为高考中的重要环节,也逐步由过去的命题作为转向为新材料作文。这种新型作文题目类型的难点在于如何审视材料,把握题目的主干立意,学生在面对这一类型作文时常常会思维定式,导致主次不分,继而影响对题目立意的判断,严重的甚至出现偏题、走题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模式,把握题目核心立意,做到不偏题、不走题。  相似文献   

16.
新材料作的写作要求不同于早期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非常重要,就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举例说明分析材料、提练观点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一种重视思维的高级智能活动。新材料作文是针对2006年高考全国卷的甲卷和乙卷的作文题目提出来的。自1999年以来,全国卷作文题目一直都是话题作文,2006年出了材料作文。而2006年的作文题目又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材料作文。那时的作文限定文体,要求全面把握材料,写作时不能抛开材料,行文中必须引用材料。2006年的作文题这些限制都没有了,提供的一则作文材料,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留给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所以有的人就把这样的材料作文称为新材料作文。如何读出材料的多角度含义,成为写好新材料作文的重要因素。一、阅卷现场:"题意"有多重要  相似文献   

18.
作文占据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能否正确审题立意决定着高考作文的成败,因此正确审题立意显得尤为重要。从近年来高考语文作文发展趋势来看,新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强势重现,现就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及其难点,通过对现阶段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的有效策略,使学生能够在面对新材料作文的时候,进行正确分析,做好审题,明确其立意,从而书写出与题目相关的优秀作文,提高学生新材料作文写作水平,实现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探讨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教学策略,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指导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主题讨论、意图指导的有效策略,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其特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和相关的技巧与思维训练,找到审题立意的准确路径.这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思维品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