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谭健 《军事记者》2013,(12):9-11
新闻记录历史。也记录人生。作为新闻人.孙晓青是真正能够在军事新闻史、乃至中国新闻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关于他.确实有着说不尽的话题。因此我觉得.今天我们研究他。既要研究他的作品,又应该跳出作品.以一种更加宏观的视野去思考:孙晓青成功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孙晓青到底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2.
周涛 《军事记者》2013,(12):7-8,13
金秋十月.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举行孙晓青军事新闻作品研讨会.恰逢其时.实至名归。我代表总政宣传部并以个人的名义.向孙晓青同志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3.
《军事记者》2013,(11):F0002-F0002
解放军报社原社长、高级记者孙晓青军事新闻作品研讨会,10月13日在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举行。来自总政机关、南京军区、军内外新闻单位、军地高校新闻院系的40多位专家学者和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的全体师生参加了研讨会。孙晓青从事军事新闻工作40多年,采写策划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4.
程曼丽 《军事记者》2013,(12):12-13
从孙晓青社长《边走边写》与《边写边想》两部文集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跋涉者胸怀大志、不畏艰辛、永无休止的足迹.和一个超越自我、总揽全局、与时俱进的军事新闻工作者的心路历程。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它对于行为或社会实践具有直接的影响。普通人已然.领导者更是如此。在这里,  相似文献   

5.
赵若妤 《新闻世界》2013,(10):331-332
孙晓青作为解放军优秀新闻工作者,42年兢兢业业工作在新闻战线,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优秀新闻工作者所应具有的思想品质和职业能力。作为青年新闻工作者,我们要以他为榜样,行进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服务的路上。  相似文献   

6.
高杰 《军事记者》2010,(7):68-68
6月20日,当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学员王秦站上第14届"解放军报奖学金"领奖台,从解放军报社社长孙晓青手中接过一等奖烫金证书与奖学金时,他的内心满是感激。  相似文献   

7.
时代社会的深刻变化使得军事新闻工作面临难得的机遇和复杂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强化和提高军事记者的能力素质,使之适应新传播环境下的军事新闻宣传工作要求,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解放军报社原社长孙晓青看来,军事记者在采写军事新闻时要求新求变、用心用情,才能写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十月的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在桂花飘香中召开了解放军报社原社长、高级记者孙晓青的军事新闻作品研讨会。这是南京政治学院继成功举办江永红、高艾苏、贾永、李文朝、江宛柳等著名军事记者研讨会之后.又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盛宴。来自解放军总政机关、南京军区、军内外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9.
“军事新闻的指导性必须坚持,问题在于如何实现有效指导”;“宣传上的韬光养晦有时是要藏拙,有时则要藏锋”;“独家思想、独家观点、独家视角同样能成就独家新闻”……6月20日下午,在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会议室内,解放军报社社长孙晓青围绕“军事新闻的改革与创新”的话题,与新闻系师生展开座谈研讨。  相似文献   

10.
拍摄的理由比拍摄更重要。笔下有情,言之有物,文章才有感染力;镜头有情,快门有意,照片才有生命力。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新闻图片是在为历史"立此存照",必须真实。——孙晓青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价值要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新闻的“接近性”也就是“贴近性”。我们认为晚报新闻更能体现其价值。贴近百姓思想,即新闻视角的大众化,新闻采编者最后确定的选题、选材、写作及其所宣传的思想观点,要真正为广大新闻受众所欢迎、所理解、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孙晓青,解放军报总编辑,少将。文革动乱期间在云南插过队、当过兵,1977年调到解放军报社,历任版面编辑、体育记者、总编室副主任、时事部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在任副总编辑期间,还在南疆军区任过2年多副政委,曾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等多个新闻奖项。我与孙晓青总编的初次见面,是今年初在新华社召开的首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上。那天大会后,紧接着举办了“中国传媒科技高峰论坛”,先后有7位院士、专家作了长达近3个小时的专题讲演,孙总编自始至终、全神贯注地坐在下面聆听,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的访谈就是从那次“高峰论坛”开始的。  相似文献   

13.
新闻事业要适应当前的新形势,自身也必须改革。作为党的新闻事业,只能在改革中增强其作为党的喉舌的作用,决不能削弱更不是取消这种喉舌作用。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虽是客观存在,但是写新闻的人是有思想的,他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思想观点去选择事实进行报道和评述。从这个意义讲,世界上任何新闻事业都在起“喉舌”作用,只是因为各自宣传的思想主张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显现出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也谈“评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评论价值”?潇雨同志提出:“‘评论价值’就是指新闻中是否蕴含了值得阐发的、对读者有教育意义(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的、重要或新鲜的思想观点。蕴含了这种思想观点的就叫有‘评论价值’,没有蕴含这种思想观点的就叫没有‘评论价值’。”(《“评论价值”刍议》,见《新闻战线》1984年  相似文献   

15.
在诸多报刊文体中,新闻述评报道是不可或缺又较难操作的一种。新闻述评报道,是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情况、倾向或经验等,是以夹叙夹议方式传播新闻信息和思想观点的新闻体裁。  相似文献   

16.
《军事记者》2010,(7):73-73
6月20日下午,第十四届"解放军报奖学金"颁奖大会在南京政治学院举行。会上,解放军报社社长孙晓青讲话,并与南京政治学院副院长赵学清、副政委贾吉平、训练部副部长罗剑明及新闻系领导一起为本届获奖的24名学员颁奖。  相似文献   

17.
新闻工作者从事的是一项社会性工作,每天都要和人打交道。在孙晓青的新闻作品中,既有军人对祖国无限的忠诚,对人民无限的热爱,更透着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人文情怀。无论是作品语言、结构、视角、对象都表现出他的大爱,这种爱超越了个体、种族、国家,表现出一种强大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8.
当前,许多报纸竞相推出新闻言论专版,与之相伴的一个现象是,新闻言论越来越追求“快”了,因为不少人误认为“快等于新”。这种现象,值得业内人士关注。毋庸讳言,新闻讲究时效性,决定新闻言论也要讲究时效性。但是,新闻言论讲究时效性,我以为,当有一个“度”,而这个“度”则是:一要讲究时间新;二要讲究思想新,三要讲究论述方法新。所谓“时间新”,是指新闻言论中所引用的新闻事件必须新而真;所谓“思想新”,是指新闻言论中所表述的思想观点必须新而准;所谓“论述方法新”,是指新闻言论中的论述方法必须新而鲜。为了实现上述新闻言论之种种“…  相似文献   

19.
经济新闻的理论性,主要是指经济新闻中所蕴涵的理性思维,理性眼光和理性张力,某些经济新闻具有理性色彩,实现上就是在思想观点上具有鲜明的理性认识的特征,它们比起一般的经济新闻来,分量上要厚重多,思想上要深刻得多,能给人指点迷津,并激发他们深层次的思考,从许多成功的颇富理性色彩的经济新闻来看,要有效地赋预经济新闻以理性色彩,至少应注意如下三点。  相似文献   

20.
论文缩微     
思想性是新闻媒体的立身之本季宗绍在《新闻知识》杂志2005 年第4期上撰文说,新闻的思想性,是指新闻报道所体现的思想观点和政治倾向。在当代中国,就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在新闻报道中的反映。新闻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