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授曹晔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破除"四大观念":一、破除职业教育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观念。30多年来,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技能型人才,以至于人们把发展职业教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等同起来。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多类型人才,职业教育必然从技能型人才培养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延伸,形成技术技能人才链。  相似文献   

2.
郑娟新 《职教论坛》2014,(15):11-14
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任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须以现代职业教育技术文化为依托,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实际和传统社会"道"与"技"的文化背景,系统、整体地调整其发展的内部、外部条件和环境,以便真正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培养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工业飞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也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面对生源质量差和从社会需求出发,尝试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职教育着力于培养技能型人才,能站在企业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当前,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相融合是中职教育中又一新的课题和重点。通过校企合作、融入校企文化,使一些优秀的企业文化进入校园,培养出更适用于企业生产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以达到校企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刁菊芬 《考试周刊》2009,(51):91-92
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教师要主动采取措施,积极探索教改方案。本文作者提出在传统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以激发学生兴趣,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基于职业技能竞赛对于构建技能型社会的价值研究,从技能竞赛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转变传统社会观念、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国际地位三个维度,阐述了建设技能型社会所需要的"理论实践并重""人人皆可成才"和"追求精益求精"新发展观念,从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服务适应力"和"创新发展力"出发,分析了技能竞赛在构建技能型社会中对于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作用,以发挥好技能竞赛的"窗口作用""名片效应"和"平台效应"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中国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向世界推介、中国制造和中国技术标准走向全球、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技能力量"等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技术与技能的关系问题,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问题。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及二者的关系套用西方的概念,则与我国传统文化和民众观念中的概念产生了错位。技术与技能的关系应考虑到中国职业教育的语境和汉语言的思维习惯。职业教育所指的技能为技与能之合,技术专指"操作性技术",技能涵盖技术。中职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8.
蔺俊 《教育与职业》2012,(24):37-39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具有高等性、职业性、区域性、开放性等文化特征。文章在分析高职校企文化"双元互动"内涵、意义的基础上,以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创设两个平台,共建三大基地,引入四项规章,培养五实人才"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夏丽琴 《考试周刊》2012,(29):34-35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主要是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价值观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践行了,这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不完全匹配。五年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园建设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学科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德育过程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日常活动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途径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人才观念,对人们的职业和就业观念有着长远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高层次文化服务人才是促进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和繁荣的核心动力。社会主义核心文化引领的"三结合"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把中国传统文化、湖北区域文化、武当特色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及服务行业标准等为代表的文化内容贯穿于高端技能型旅游专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证明:学生文化讲解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学生旅游服务的文化内涵和层次日益丰富。该模式得到了学生、社会、行业企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应该在学校德育工作、实习实训、专业教学中渗入优秀的企业文化,构建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激发学生对未来工作的向往,实现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促进职业学校学生零距离就业。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此目标,高职院校许多专业都设置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陕西省凤翔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当地的民间艺术文化,整合成案例进行教学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传播事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推行教育向下普及,教育机构广泛设立,教育人口大幅增长,师资队伍力量加强,提高底层民众文化水平;培养名家大儒群体,重构中华文化格局,提升落后地方文化地位;培养输送人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明开化;直接呈现生活实惠,确立"学而优则仕"观念,强化"皓首穷经"精神,引导社会公众观念转变;强化主流意识一统地位,维持中华文化传承命脉,推动传统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高技能型人才主要呈现出总量不足、人才结构失衡、培训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落实相关政策不足、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意识不强、传统人才观念存在偏差等.浙江省在高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中,应加大高技能人才奖励力度,营造社会氛围;完善培养体系,改善高技能人才结构;改革评价方式,提高高技能人才比例.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输出了大量技能型人才。在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背景下,开展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如何创新发展思路,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中,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文化与传媒学院秉承"文化引领未来,传媒成就梦想"的理念,以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重质量提升、强品牌意识,走"工学结合"之路,培养适应市场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技能型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这类人才培养主体的职业院校,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离。理想的技能人才培养路径不是技能至上,而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职业院校应重点从转变人才培养观念、解构现有课程体系、变革传统教学方法这三方面入手,使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从注重专业技能回归到注重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校研究和传承刘国钧精神,精心打造"刘国钧"校园景观、活动平台和宣传阵地,在刘国钧精神观照下努力进行文化育人实践,学生自信、自立、自勉、自强和"自由",成为具备自信阳光气质、文明有礼品质和创新创业特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5G时代人工智能的到来对社会技能型人才提出更高要求.通过分析传统工匠精神对社会层面与教育层面的影响和意义,探讨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教育的现状,研究工匠精神对技能型人才"养"与"育"的教学模式,以此形成工匠精神指导下的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教育的新思考、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