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一定的模式进行翻译批评,是审美批评主体进行沟通、交流、论辩,最后通向批评共识的必要途径。不同层次的翻译批评侧重点不同,因而需要不同的批评模式。许渊冲模式在翻译审美批评实践中的应用实例阐明,该模式作为翻译审美批评模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批评是翻译批评中的热门之一,传统的以文本为中心的语言学和诗学批评路径维度单一,纯文本分析多,描述性弱。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批评应该打破文本的束缚,在传统的以文本批评为主的语言学、诗学批评基础上,充分参照基于不同翻译目的、不同诗学理念、不同翻译策略、不同目标读者群的译者,不同阅读目的的读者,以及产生不同社会文化价值的社会等超文本因素,探究文本批评与超文本批评相结合的多维批评路径,发挥翻译批评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趋向良性循环的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诗歌的正确认识,谢榛在《四溟诗话》中分别从文本批评和审美批评的不同的批评视角提出“可解、不可解、不必解”批评话语,并在实践中实现两种不同批评形态的整合,对明后期诗歌批评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阿尔贝·蒂博代在他的《六说文学批评》一书中,将文学批评类型分为“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大师的批评”,在蒂博代看来,自发的批评注重的是“作品和人”,职业的批评注重的是“规则和体裁”,大师的批评则注重原则或本质。三种批评的不同趋向也会导致不同的体式特征。蒂博代认为:“自发的批评流于沙龙谈话,职业批评很快成为文学史的组成部分,艺术家的批评迅速变为普通美学。”蒂博  相似文献   

5.
批评的自觉     
文学批评中要有一种“批评的自觉”意识,即一种既承认理论的有效性也承认理论的有限性的自觉。文学在表现一个可能的艺术世界,这个艺术世界最经久不衰的批评方法是审美批评和意识形态批评。当然,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理论中,人们对审美和意识形态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但审美批评和意识形态批评不一定是必然对立的,我们也许可以在人本主义批评中找到这两者的一个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批评方式,会收到不同的批评效果。"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斥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某幼儿园中班教师的批评行为进行三个星期的观察,在师幼互动的范畴下考察中班教师批评行为引发的幼儿反馈的变化。观察结果显示,不同的批评方式、批评类型以及教师批评时所伴随的情绪特征都会导致幼儿不同的反应情绪和行为。教师在实施批评行为时应多使用温和的言语如询问或建议,避免使用针对幼儿本身人格的个人取向型批评,同时应提高自身情绪控制能力,不要带着负面的情绪批评幼儿。  相似文献   

8.
在人们推崇赏识教育的今天,有必要重提批评教育,应该认识到批评教育对于每一个成长中的中小学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不同的教师在具体运用批评教育时,会有单纯指责、粗暴触动及感受爱心、共同成长不同境界的区别,而不同境界的批评教育又会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其中的关键还在于把握好批评教育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教育总会伴随着表扬和批评。本文阐述了批评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对不同的事件,选择不同的批评方式,巧用批评艺术,取得理想的批评结果,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东西方批评策略的对比研究和文化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东西方文化中不同阶段不同对象的批评策略不同。对于青壮年,东方文化批评相对间接,“先扬后抑”,西方文化批评相对直接,“先抑后扬”;对于青少年,西方文化比较讲究策略,表扬为主,东方文化不太讲究策略,批评为主。批评策略的这些特征虽然与东西方文化的特质不同有关系,但是其根本的原因和考量于个体独立性:个体独立性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了东西方两大文化集团的分水岭,同时也是东西方文化对于不同阶段不同对象施以不同批评策略的文化支撑;青少年和青壮年是人类身心发展的不同时期和群体,东西方文化对于这两个社会阶段看重的分别是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培养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邵力子是中国现代媒介批评的奠基人之一。在媒介批评的开展中起到了旗帜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具体的媒介批评中根据不同的批评对象和论题寻求和变换相对的批评方法,获得较好的批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批评教育是常用的教育方法之一。然而,批评教育如何做到行之有效,让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是教师必须学会并掌握运用的教育艺术。批评教育的方式有多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施以不同的批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3.
批评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是德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班级管理中总会遇到学生犯错误的时候,班主任常常要运用批评的手段来教育学生。然而不同的批评方式,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批评得"巧",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承认并改正错误;批评失"巧",效果则适得其反。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注意批评学生的时机场合及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的技巧,力求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批评是一种必要手段,正确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但由于批评具有负面性,在使用批评这个手段时,我们要格外注意,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者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批评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5.
在班级管理中,语言表达技巧在批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同一件事,由于运用的语言技巧不同,批评的效果也自然会不同.批评时要注意:要准确恰当,言之有理;要以诚相待,言之有情;要幽默诙谐,言之有趣.  相似文献   

16.
在全社会都在高调呼吁赏识教育的今天,应该认识到批评教育对于每一个人尤其是成长中的中小学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不同的教师在具体运用批评教育时会产生单纯指责、粗暴触动、感受爱心、共同成长的不同境界的区别,而不同境界水平的批评教育又会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其中的关键还在于把握好运用批评教育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在班级管理中.语言表达技巧在批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同一件事,由于运用的语言技巧不同.批评的效果也自然会不同。批评时要注意:要准确恰当,言之有理:要以诚相待,言之有情:要幽默诙谐,言之有趣。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吸纳心理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种族主义批评和叙事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多视角地对《黑暗的心脏》进行不同的解读,以此展示同一个经典文本可以在不同的理论视角下得到不同的阐释,一方面显示经典文学文本解读的开放性,另一方面也显示当代文论在文学批评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批评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教育艺术。批评学生时,用语一定要适度,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使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巧妙的批评艺术,是通过宽容、补偿等手段,给学生以内疚的体验,以诱发学生悔改的动机;巧妙的批评艺术,可以促使学生对错误行为产生羞耻心,引导学生把自省、改错看作是进步的新起点。批评教育学生必须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没有对学生全面、透彻准确地了解,批评就会失去针对性。对于性格各异的学生,批评教育时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在此,仅概抬五种加以剖析。一、暗示式批评法对于性格内向或胆小、不爱说话的学…  相似文献   

20.
批评和表扬同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即便在大力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批评的作用也不宜弱化。要使批评达到预期效果,就要讲究批评策略,还要依据受教育者所处的情境、问题的性质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