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培训能够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技能,从而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进而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在探讨农村富余劳动力生存现状及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基础上,对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从分析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沿革、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入手,从而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化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制度,加强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和缺陷,提出了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而得出结论,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应当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运作机制,以保证公平和效率目标的兼顾实现。  相似文献   

4.
农村成人教育与中国的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我国约有4.6亿农业劳动力人口,但是文化科技素质较低,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农村乃至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21世纪,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国际竞争更突出为"知识"和"人才"的竞争。要实现中国的崛起,就必须确立人力资源的观念,加强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通过农村劳动力的不断学习,一方面把我国农村广大的劳动力人口培养成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所需的建设者;另一方面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转移,逐步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富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措施. 一、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要实现唐山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要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多年来,唐山市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即县域经济发展条件下的农村劳动力自我吸收模式。  相似文献   

7.
落后的农村教育致使农民的综合素质低下,不适应市场需求,从而造成了农民的再就业层面狭窄,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只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才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发展农村教育是实现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市民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以安徽无为县为例,对各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影响因子分析。研究表明,劳动力在转移规模、流向、职业选择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总人口数、初中及以下人数、劳动力占总人数的比重、工业企业年产总值、城镇化率是影响各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差异的最显著因子,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源状况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导因素。要进一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加强培训力度,促使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9.
从历时性角度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正步入"青年怪圈",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化、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性矛盾等产生不良影响。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相对不足,尤其是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长期滞后发展,是这一"怪圈"形成和不断循环的重要原因。建议通过大力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推动农民工培训工程,加强企业在职培训,开发农村中年以上劳动力资源等途径,从而打破"青年怪圈"。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成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必然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制约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实现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有力保证。为此,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农村全体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积极开展已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进城务工农民的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11.
实现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是由体力型向素质型转变,职业教育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深化改革,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2.
打破农村劳动力转移"青年怪圈"的教育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时的角度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正步入"青年怪圈",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化、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性矛盾等产生了不良影响。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相对不足,尤其是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长期滞后发展,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青年怪圈"得以形成并不断循环的重要原因。文章建议通过大力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推动农民工培训工程,开发农村中年以上劳动力资源等途径,打破农村劳动力转移"青年怪圈"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综合效益低又是我国农村的一个普遍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五年来,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要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的经济收人,必须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机制.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农村女性劳动力职业教育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逐步推进,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和改善乡村面貌的重要途径.农村女性劳动力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劳动力资源.要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增加女性农民收入,必须不断提升农村女性劳动力从业水平.我国必须重视对乡村女性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教育,通过切实有效的机制和路径提高乡村女性劳动力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到底是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湖南是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达3900多万人.面对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基数,湖南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四化两型"和富民强省的战略目标,必须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在岩溶山区,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回流率高,富余劳动力大多以一般流动为主,实现有效转移的较少。结合岩溶山区的实际,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提高岩溶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率,降低外出劳动力的回流率等相关措施,从而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有效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条根本途径是尽快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素质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规模和层次.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工程.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可采取以下对策:对职业教育发展做出整体规划,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舆论宣传,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开辟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途径,有效进行职业指导.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的本质及教育培训的缺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对该群体实施有效教育培训的前提.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其群体实现现代化、价值实现途径多元化、主动适应社会文化"变迁"、教育需求与"唯上发展"得到满足的过程.基于此,其教育培训实施的应然功能是促进该群体的和谐、自由发展.比较而言,当前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存在目标异化、内容选择狭隘及供需错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过去的20多年,巨大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要实现全面小康,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就必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离乡不离土的流动转变为离乡又离土的转移.为此,政府必须破除一切制约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的制度障碍,积极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自由流动转移,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全国范围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0.
张琳琳 《成人教育》2011,31(2):19-20
通过教育与培训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只是教育功能发挥的一个层面,从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个体发展需要来看,实现该群体的市民化,使其成为城市新市民,才是教育与培训在更高层次的目标定位。为了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发展,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优势,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全面提升,推进其成为新市民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