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梁庄是一个很小的村子,和其它村子离得很远,一下子就被众多的村落抛到了县界上,有些落寞和无奈。我和苏梅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柳梁庄小学,我教四年级语文加全校的音乐,苏梅教四年级数学加四、五年级的自然。进了柳梁庄小学第一天起,我巴不得立码拔腿就走,离开这个土窝窝。但是  相似文献   

2.
翻花绳     
今天,农村的许多孩子上学动不动就得跑几十里路,我当年上的小学就在村中间。校舍是一个很大的祠堂,东半边隔了两间,一间作老师的办公室,一间作教室。上课时,一、二、三几个年级合在一个教室里,老师一会上三年级课,一会上二年级课,然后再上我们一年级课。上大学后我才知道那叫复式班。  相似文献   

3.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湖北省武汉市首义路中学初二学生吴红枝记忆中的老师——一真坏,他用粘满泥腥的手打过我,用粗俗的语言骂过我。但我却爱他。小村子,很穷。三五间房于,一块巴掌大的小院.两三棵枣树,六七个教师就组成了一所民办乡村小学.那时,我读小学二年级.一位男老师教...  相似文献   

4.
秋日的一天中午,我和朋友两家一起到山村亲戚农家小院聚聚,顺便让孩子们也休息一下。小院迎门处有几棵火红的柿子树,叶子落光了,几十个红红的、圆圆的柿子挂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特别诱人。我忙提醒朋友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仔细观察可爱的柿子,可是她却用手蒙住眼睛,并对我说不看,边说边跑了。  相似文献   

5.
肖群招 《江西教育》2009,(11):46-46
敏馨与舒芳,这两个学生关系最要好,被同学戏称为“黏麻糖”。她俩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一直是同桌,从未分开过;在班里,对人处事的态度也一致得惊人。可就在一堂课中,我把她们硬生生地“割”开,调换了座位。  相似文献   

6.
那年,我上学了。说实话,当时对于上学,几乎是没什么感觉的。因为教室就在家的隔壁——一所破旧的祠堂;老师就住在村里,也就两三个,算起来都是堂叔公之类的辈份。一位老师同时上两个班,一个教室同时坐着两个年级。我的一年级就是和二年级的伙伴一起度过的。一下课,我就跑回了家。不等钟声结束,我就可以坐到座位上去。  相似文献   

7.
师范毕业那年,我被安排到一所离家很远且又很偏僻的小学任教。这所学校只有六个班,含校长共有七个教师。我任教五年级的数学和二年级语文及二年级的体、音、美等学科,并担任二年级的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8.
离异     
小孩子的时间都是放大的,所以,在我们上五年级的时候,看刚入校的新生,觉得他们实在是太幼稚了。在我们这所校舍十分紧张的小学里.教室都是一室多用。我们班级的一间,在中午散学后,就做了一年级学生的饭厅。总共有二十来名学生,中午家中无人,就在学校吃饭,由一名卫生老师到里弄办的食堂打来饭和菜。分给他们。  相似文献   

9.
怀念恩师     
我在村小上学的时候,学校很小,只有几间简陋的破瓦房,没有围墙,也没有操场,每个年级只有十几个学生,所以根据实际情况,一年级和三年级、二年级和四年级分别组成一个复式班,五六年级必须到四五里以外的辅导完小就读。记得当时学校的老师很少.难得来一位年轻有活力的,就是有也往往呆上一学年就再也不见人影了。  相似文献   

10.
如果有天使     
两个月前,我的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姐姐被诊断出得了脑瘤。这个坏消息使全家人的心头笼罩了一层阴云。我、姐姐和哥哥从小在姥姥家一起长大、玩耍,是最亲密的伙伴。如今,我和哥哥的心情,就像被寒流突袭的天气,一下子降到了零度。 我的姐姐叫玉玉,今年九岁。她聪明好学,上完四年级就跳了一级,直接进入了六年级。  相似文献   

11.
老师(二题)     
<正>班主任我在家乡的村子里上小学,从一年级读到五年级,都是同一个老师当班主任,而且,是个女老师。小的时候不懂事,没有觉出班主任老师是男是女有什么关系。到了四年级,我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了。我始终认为女老师脾气好,自己平时调皮一些也不要紧。这大概和妈妈的脾气好有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张叶生 《山东教育》2008,(12):16-16
新学期开始,我担任了四年级某班的班主任工作。一次班会课上,我正与学生们进行着热烈讨论。突然,有个孩子举起小手报告:“老师,我刚买的两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不见了。”顿时,教室里安静下来。短暂的沉默后,坐在前排的一个男生抢着说:“一定是小娟偷的,她在三年级时老偷别人的东西,被老师惩罚过多次。”“对,小娟是个惯犯,找她准没错。”  相似文献   

13.
高竹姜 《家长》2010,(7):13-15
我是一名初中数学老师,在批改我所教的初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作业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两个班各有几个学生的作业情况发生了变化:以前的作业字迹潦草,修正液反复涂改后的字迹模糊难辨,近一段时间却变得字迹工整,几乎没有涂改的痕迹;以前的作业错题连篇,都被红笔占满了,近一段时间却变得题题正确,堪称完美;  相似文献   

14.
学校有个学生叫林依佳,今年读四年级了.在全校几百名学生中,我之所以对她印象深刻,还得从她上三年级时说起.当时她从另一所学校转来,由于我是教务主任,她的学籍转入材料由我审核办理.我发现材料上,她的年龄比同年级学生大出好几岁.按推算,她九岁才读一年级.入学怎么会这么晚呢?再看看为她办转学手续的人,是她的爸爸,快六十的样子.  相似文献   

15.
于雷上三年级时我开始“教”他。我听一二年级的老师说这个学生从来就没写过一个字,书也没读过一句,好像也没见他张过嘴。未免太夸张了吧?我们这所乡村小学不常交作业的,或是经常抄他人作业的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不过一个字不写的好像少见。  相似文献   

16.
正我家姊妹三个,两个姐姐和我。那时候,大姐上五年级,二姐上三年级,我是个幼儿园学生,两个姐姐的成绩非常优秀,所以,有时候她们俩就是我的老师了。有一年春节,在外打工的父亲给我们带回来了礼物,两个姐姐每人一本精美的日记本,而我的礼物是一顶漂亮的鸭舌帽。我当时就不乐意了,吵着也要一本日记本。其实鸭舌帽要比日记本贵多了。我当时的梦想就是下次爸爸能给我买一本日记本。自从两位姐姐有了日记本后,晚上经常在上面写东西。有时候我会特别生气,因为她们俩没时间陪我玩了。有一天,大姐拿着一本杂  相似文献   

17.
池莉 《教师博览》2006,(10):42-43
17岁那年的秋天,我被下放到农村做知青,几个月之后.被选拔到大队小学教书。第一天上课,学生就不怕我。三年级的学生就有与我同年出生的。五年级毕业班的音乐、体育、美术课,我都没有办法顺利进行,两三个完全无组织、无纪律的男生,个子比我高.下巴上都长了胡子,这个冬季就要娶亲了。  相似文献   

18.
杨聪 《师道》2006,(2):30-30
这学期,我接手六年级(1)班。原先的五年级合并后重新分的班,部分学生还是附近的一所学校撤消后插进来的,因此,不但师生之间很陌生,而且同学之间也不大熟悉。不说别的,就说名字和人,不经过一段时间也是很难对得上号的。第一次见面,我进了教室,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环视了一下教室,等学生都安静下来了,就从口袋里抽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方形小纸片看了起来。我问大家:“你们猜猜看,老师手里的纸片上写的是什么呢?”学生很好奇,因为以往不是老师拿着点名册一一点名,就是老师让他们按座位一个个地自我介绍。有的说:“是不是某几个同学的名字啊?大…  相似文献   

19.
吴昊 《班主任》2010,(2):24-25
两年前,我对本校三个年级160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愿意到讲台前讲话的学生,六年级占87%,四年级占93%,二年级占97%。由此看来,讲台在孩子们心目中是块“圣地”,他们希望到讲台前展示自我。于是,我决定让“三尺讲台”成为学生们展示自主、自立和综合能力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马莉 《辅导员》2014,(14):108-108
师范毕业后,我经过招考被分配到乡下的一所中心小学。那时我19岁,正处于天真的、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龄。刚到学校,我就被校长任命为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我满怀激情地想到以后能跟孩子们一起唱,一起跳,觉得挺有趣,也挺有劲。当时我以为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少,什么事情都不懂,他们不会对我提什么意见。我是他们的老师,也是最有权威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