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路 《考试周刊》2009,(21):115-116
实效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线。要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关键在于把学生懂得的道理教得使学生心服口服、自觉践行。这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开展多种课堂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参与,并在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以情育人,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思想品德课是担负初中智育、德育功能的综合体,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状况发生了巨大的改观,但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缺乏实效性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本文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从转变教学观念、鼓励自主体验、立足生活实际、坚持以身作则四个方面出发,为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策略帮助。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效性是思想品德教学的生  相似文献   

3.
田秋艳 《考试周刊》2014,(32):132-133
"三贴近"原则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长期坚持的原则。课堂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三贴近"原则具体体现出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实效性,才能真正提升初中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了解学情,畅通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渠道,从学生关心的角度进行教学,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放下架子,增强课堂教学的服务性是坚持"三贴近"原则、增强思想品德课的时效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整合,已成为当前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能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课堂"容量",开阔学生视野,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凸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正>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初中阶段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其特点是知识性、思想性、时代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课堂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增强课堂实效性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一、坚持课堂教学四原则1.坚持"实际性"原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从实际出发,尤其是立足于学生的能力、生活、思想状况实际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的差异性,对他们提出不同要求,制定不  相似文献   

6.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注重提高其教学实效性。从提高思品教师的个人素质、突出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改变课程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构建学生德育的教育合力入手,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正>初中思想品德课担负着学校德育的任务,做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尤为重要。为做好思想品德课教学,我想了很多办法,自我觉得注重课堂实效性为重中之重。现将自己的经验介绍如下:一、注重平时教学1.注重思想教育性。初中思想品德课更多的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所以在课堂中比较注重学生的德育,传授知识很重要,但学生的习惯养成更重要。我本着"先成人再成才"的理念,在平时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在学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  相似文献   

8.
张金 《考试周刊》2014,(19):127-12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生根发芽,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备受关注。尽管近些年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过很多尝试,表面风风光光,但是实际效果不太理想。原因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于注重形式,忽略教学实际效果,而通过初中思想品德课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学没有实效性就脱离教育的最初目的,不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9.
王凤秋 《考试周刊》2011,(24):181-182
本文阐述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以及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反思,旨在积极倡导从人本主义出发,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微课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尤其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微课技术更具有独特的优势。如何以微课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改变初中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就成为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探究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初中思想品德课,贵不在"教学"而在于"体验",重不在"知识"而在于"思维",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做到这两点呢?学生内生力的激发,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开辟了新视域,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重点阐述了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内生力的激发,以期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魏杰 《考试周刊》2012,(11):114-114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实效性上做文章。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有着无限的探究空间和发展领域。我从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体会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课是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学生感觉比较枯燥乏味的课程之一。教师要从初中生好动、好奇、好强、好思的心理特征出发,主动"匹配"初中生的心理需求,深入挖掘思想品德课的魅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和教学方式。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已不能满足新课标的需要,教师必须跟紧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改革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充实课堂内容,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同时提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谢鹏恒 《教师》2010,(1):103-106
思想品德新教材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从内容到形式都力图打破传统的学科框架体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四个基本特点,使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明显加强。然而,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仍延续着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16.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贯彻"三贴近"原则,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尽快地进入紧张的课堂学习环境,而且更能提高学生探究思想品德课知识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创设良好教学情境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是伟大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本文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出发,探索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后实践生活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实效性不高。笔者认为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就要力争做到"七要"。  相似文献   

19.
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效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能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改善学生的行为。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就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与评价谈几点看法。一、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书面作业不能一味地停留在抄写理论要点,要倡导精  相似文献   

20.
只要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能静下心来,进一步挖掘教材、潜心研究、精心备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打造高效课堂,思想品德课就可以为成为学生所喜爱的学科,教学的实效性就会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