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会单位换算是进行物理运算的基础。同学们在做单位换算题时,经常出现一些问题,下面谈谈单位换算的方法和出现错误的原因。1方法物理量的原数字不变,原单位与换用单位之间进行等量代换。  相似文献   

2.
徐评 《今日中学生》2006,(27):16-18
比和比例,不仅是数学中研究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也是物理中用来定义物理概念(物理量),描述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在物理中,常把不同类的物理量相比,就引出新的物理概念.例如:(1)路程时间=速度(st=v),单位:米/秒(m/s)(2)质量体积=密度(mV=ρ),单位:千克/米3(kg/m3)(3)压力受力面积=压强(FS=p),单位:帕(Pa)(1Pa=1N/m2)…………这些公式都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1)式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是速度;(2)式表示: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即是这种物质的密度;(3)式表示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即是压强.这样的公式,被称为该物理量的定…  相似文献   

3.
对初学物理的大多数学生来说长度单位的换算掌握得很好.比如:1m=10dm,1m=100cm,1m=1000mm等.但碰到面积之间的单位换算或体积之间的单位换算就容易出错.而面积的单位换算直接关系到压强一章中的学习,体积的单位换算也影响到密度一章的计算.怎样简单准确地掌握这个问题是大多数同学所思考的问题.如果应用数学中的乘方公式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而对于初二学生这个公式又非常熟悉.此公式为:(a·b)n=an·bn而物理中的计算一般都是把非国际单位化成国际单位计算.例11平方厘米等于多少平方米?1平方毫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分析:大家对1m=100cm较熟…  相似文献   

4.
长度单位换算是物理学习中的一项基本内容 .本文介绍一种简易的换算方法 .首先 ,我们把各种长度单位换算成米并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表示出来 ,并熟记各种单位对应的数量级指数 .如纳米是 - 9、微米是 - 6、毫米是 - 3、千米是 3……在进行单位换算时 ,我们只要在数字后面乘以 10 n 就可以了 .其中n为原单位数量级指数减去后来单位的数量级指数 .例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7 36 μm =dm .(2 ) 5 6mm =nm .分析与解  (1)微米的数量级指数是 - 6 ,分米的数量级指数是 - 1,所以n =(- 6 ) - (- 1) =- 5 ,即 7 36 μm =7.36× 10 -5…  相似文献   

5.
物理公式教学是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搞好物理公式的教学 ,对于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物理规律 ,以及应用物理规律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进行物理公式教学中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要点 :1 .公式中每个物理量的涵义弄清物理公式中每个符号表示什么物理量 ,每个物理量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其内涵是什么 ,外延是什么 ,有哪些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什么 ,这个物理量是矢量还是标量 ,是过程量还是状态量 ,这都是学习物理公式的前提和基础 .2 .公式的性质( 1 )物理公式的分类物理公式分为物理量的定义式 ,物理量的决定式和一般联系式 .物理量的定义式 ,如电阻定义式 R=U/I,电场强度定义式 E=F/q;物理量的决定式 ,如电阻 R=ρ lS;平行板电容器电容 C=εS4πkd;一般联系式 ,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 VT=常量 ,机械能守恒表达式 .弄清公式属于哪一种类型 ,对于理解公式中物理量的因果关系 ,适用条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定义式普遍适用 ,无须条件 ;决定式指出了物理量决定于什么因素 ,与这些因素是什么关系 ,公式中因果关系非常明确 ,对于理解该物理量的本质十分重要 .( 2 )因果性如牛顿第...  相似文献   

6.
随着综合科目考试制度的不断推进和深化 ,对学生具备各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跨学科综合的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习题教学中 ,如能巧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 ,则是培养学科间有效整合能力的捷径 ,常常也能使问题简化 .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运用数学所提供的概念、符号、规则、理论和技巧 ,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定量分析 ,并用数学形式表达其物理规律的方法 .以下通过对具体例子的分析 ,阐明物理习题中常用数学方法的有效整合 .1 .比例法在物理习题中如有大量的公式推算或进行符号运算时 ,常常把所求物理量通过比例换算用其他物理量表示出来 ,再进行求解 ,可使问题简化 .例 1 一筒内贮有压强为 40 atm、温度为47℃的氧气 1 kg,如果使用一段时间后压强和温度分别降为 30 atm、2 7℃ ,问用去了多少氧气 ?解析 根据克拉珀龙方程 p V=mμRT知 ,相同体积的同种气体 ,其质量与压强成正比 ,与开氏温度成反比 ,即m′m=p′Tp T′ m- m′m =p T′- p′Tp T′ ,所以 Δm=p T′- p′Tp T′ m=0 .2 kg.此法较之运用克拉珀龙方程求出该筒容积和氧气剩余量后 ,再求耗氧量的方法要简单得...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物理"单位及换算"教学中出现问题,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在单位及换算教学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物理教学中,练习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本文谈谈笔者在练习课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及体会.一、从物理基础知识着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首先,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每堂练习课前必掌握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要求学生从5个方面(公式名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进行全方位复习.其次,根据认识规律要让学生能灵活应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决实践问题,教师应该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基础练习的解答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题的基本方法及运用物理量时单位必须统一的要求,进而使学生形成解  相似文献   

9.
初二学生开始学物理,同时也开始接触单位问题。如果在起始阶段对单位问题不够重视,那么,过不了多久,学生在单位上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学生在单位问题上的表现是:对单位大小缺乏时空观念和在单位的换算关系上混乱不清。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生年龄小,记亿力强,而掩盖了对单位的大小观念和换算关系并没有掌握的实质。这种假象,极易使人受到蒙蔽。其实,有的学生只死记什么物理量要用什么单位,而对单位的含义和它的时空观念却很模糊。有的  相似文献   

10.
因果联系是客观世界中一种普遍的本质的联系,在物理教学中深入揭示物理规律中的因果联系,加强因果分析,既有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物理基础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本文将物理教学中加强因果分析的做法简介如下: 1 分清因果地位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量是通过比值来定义的.如 p=m/V,R=U/I、E=F/p、C=Q/U等.在这种定义方法中.物理量之间并非都是互为比例关系的.但学生在运用物理公式处理物理习题和问题时,常常不理解公式中物理量本身意义,分不清哪些量之间有因果联系,哪些量之间没有因果联系. 即使是同一个物理公式,在不同的物理现象中,各  相似文献   

11.
物理量是指量度物质属性和描述物质运动状态时所用的各种量值 ,是物理学所有公式的基柱。物理量的教学可从为什么要引入、怎样引入、定义、定义式、单位及换算关系、量性等六个方面来展开 ,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物理概念 ,同时又教会学生进行多侧面的思考 ,发展思维能力 ,进而掌握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例如“速度”概念的教学 :1 为什么要引出“速度”这一物理量 ,换言之 ,速度是用来描述什么的 :为了表示物体运动快慢。2 怎样引入“速度”这一物理量 :1)作匀速运动的物体 ,位移S与时间t的比值是恒量 ;2)作匀速运动的不同物体 ,比值S/…  相似文献   

12.
在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本文谈谈笔者在习题课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及体会.一、从物理基础知识着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首先,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每堂习题课前必掌握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要求学生从5个方面(公式名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  相似文献   

13.
在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本文谈谈在习题课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及体会. 一、从物理基础知识着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首先,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每堂习题课前必掌握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要求学生从5个方面(公式名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进行全方位复习.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测量 (一)基本要求 1.掌握长度和质量的国际单位(米·千克),并能熟练地进行长度,质量的单位换算。 2.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天平,能知道根据测量要求选用量具,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初步了解质量的概念。 (二)教学建议 1.正确进行长度、质量的单位换算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基本功训练的重要内容,是本章教学重点之一。教学中要注意:  相似文献   

15.
单位换算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常有同学因为单位换算不过关,在做计算题时功亏一篑,白白丢分.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单位换算的方法,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运用形象化比喻是达到教学目的和实现教学计划的一项必要措施.本文就形象化比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问题,谈一些管见,供同志们参考.一、形象化比喻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物理热学部分中,有两个常用的热量单位:卡和焦耳.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卡=4.18焦耳;1焦耳=0.24卡.有些学生经常把它们搞错,写成:1卡=0.24焦耳;1焦耳=4.18卡.部分学生是由于粗心大意,但更多的是由于对卡和焦耳这两个单位缺乏定  相似文献   

17.
一坟空-1.长度铡盘是最基本的侧t,最常用的工具是_.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符号为_.3.我国万里长城全长约6.7、1。‘4.用分度值是1~的刻度尺侧t出某物体的长度是12.34om.其准确读数是;其估计读数是5.完成下列单位换算佣科学记数法表示) (l)7.斜x 10’物=_m=_。m;(2拼x 10’林m= 6.在下面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单位: (1肉二物理课本宽约18.5_;(2)一张纸厚约75_; (3床初二学生身高16.8一一二;(4层板的长度为312_ 7.如图1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c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 8.某学生用刻度尺侧量某物体的长度,三次侧t的结果分别是1冲&m,1 .4跳,,1…  相似文献   

18.
<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有关电功率的教学,往往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电功率问题又是电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中考内容的重要考查部分,因此我总结了初中物理中有关电功率计算的基本方法,希望能对学生有所帮助。一、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对电功率的理解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困惑:1.对电功和电功率的物理量符号和单位的符号常常混淆,就是  相似文献   

19.
"箭头法"的适用范围: 1.当两个或多个 不同物体,有部分物理现象相同或 物理量相等,与之相联系的某一物 理量大小不等时,要比较另一物理 量的大小 2.一个物体的某一物理量发生  相似文献   

20.
部分学生在初中或高中一年级上半期的物理作业中,经常出现1千克=9.8牛顿或5千克=5×9.8牛顿=49牛顿的类似错误。在“力的单位”一节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把g讲成是换算系数或换算常数,甚至个别的还把G=mg讲成是换算公式。有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