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登山探险一直以来是一群粗犷豪放的男人的事,上个世纪开始,女人的身影,加入到这个距离死亡最近的领域,中国的登山探险旅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无数探险者,以自己的方式漂流,攀登,徒步探险旅行。  相似文献   

2.
从图书漂流的现状入手,运用图书馆学五定律演绎法的原理,将图书漂流与其中每一个定律结合分析,认为图书漂流从各个角度诠释出五定律的内涵所在,同时结构化的五定律从各个层面反咚出图书漂流的内容实质。在这个基础上,确定图书馆学五定律的三层金字塔结构。以此为导向,指出图书漂流的三层倒金字塔架构。两者呼应的关系折射出图书馆事业中理论研究与实践模式发展的范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试论结构化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与图书漂流的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图书漂流的现状入手,运用图书馆学五定律演绎法的原理,将图书漂流与其中每一个定律结合分析,认为图书漂流从各个角度诠释出五定律的内涵所在,同时结构化的五定律从各个层面反映出图书漂流的内容实质.在这个基础上,确定图书馆学五定律的三层金字塔结构.以此为导向,指出图书漂流的三层倒金字塔架构.两者呼应的关系折射出图书馆事业中理论研究与实践模式发展的范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期刊主编,在确认期刊定位后,面对市场,通常要考虑设计期刊的节奏问题。我以为,“四个半拍”原则在现阶段可以帮助主编谋划期刊。这四个半拍分别是快半拍、慢半拍、高半拍、低半拍。一、快半拍任何期刊当然都希望比其他媒体、比同类刊物要快,选题要新。一般来讲快是指期刊报道事件的速度。但期刊比报纸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速度肯定慢。那么期刊的快应当体现在哪里呢?我认为,首先这个快应当体现在期刊对事物的预见性,比如美国的《商业周刊》曾经最早提出“亚洲金融危机”问题。《商业周刊》有个口号是:我们并不只是倾听商界…  相似文献   

5.
作为《衢州晚报·你拍我拍》这个图片版面的编辑,笔者每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众多读者发来的图片中,选择好的、合适的图片。之所以说这个工作是在所有流程中最难的,原因很简单,图片版编辑必须在几十张完全不搭界甚至互相冲突的图片中选择,并且力求版面平衡和统一。所以,《你拍我拍》版选择图片“不求最好,但求最对”。  相似文献   

6.
王晓明 《视听界》2011,(3):120-120
策划“十年——一个传媒集团长大的轨迹”这个主题的时候,我的脑子里闪过两本书名。一本,是孙玉胜写的《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讲述了90年代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改造电视形态的诸多内幕,伴有作者的学理思考。  相似文献   

7.
今年正值中国漂流运动发展20周年,回首20年来中国漂流运动走过的历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以1986年“长漂”、1987年“黄漂”为代表的启蒙阶段,漂流载承着民族精神,以“一寸不落”、“全程漂流”为主题。上世纪80年代,当美国激流探险家肯·沃伦成功结束了印度恒河的漂流时,有  相似文献   

8.
备受国内外媒体关注的6名失踪俄罗斯探险漂流者搜救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空中搜救任务在9月27日宣告结束。 6名俄罗斯人原计划于8月21日从玉龙喀什河上游开始漂流,9月2日在和田县喀什塔什乡上岸,与带领他们的中国俄语翻译张鸿会面。然而,直到9月6日,张鸿在接应地点仍末见到漂流人员,当时,担心发生意外的他向和田市旅游局报了案。  相似文献   

9.
我常常感到自己是在“山穷水尽”的景况下工作。一个会议、一次会见、一个先进人物……在去采访的路上就可以想见,拍不出什么象样的片子来。我喜欢自己选择题目,拍那些既适宜形象表现,又多少有点看头的新闻专题。对我来说,这样可以扬长避短。不过,我作为专业报纸的摄影记者,又必须经常作“命题文章”,根据报纸、读者的需要,拍那些主题重要、形象不易表现的选题。  相似文献   

10.
以辽宁大学图书馆为例,对图书漂流活动数据进行分析,指出图书漂流活动存在的问题。采用统计学方法,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实践的摸索,针对图书漂流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加大图书漂流活动的宣传力度;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加强对图书漂流活动的监管;引入学生社团合作开展图书漂流活动。  相似文献   

11.
19岁那年,在父亲的建议和策划下,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为当时中国著名的文化人拍照。1980年秋天,拍摄名单里出现了钱钟书和杨绛的名字。一个周日,我背了装着相机的挎包,手里拿着三脚架,早早地赶到了三里河。手敲在门上是轻飘的。“您找谁呀?有什么事吗?”开门的妇人个子不高,样子和善。说话慢条斯理,很客气。“我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我叫邓伟……我想完成一本中国文化人的肖像摄影集,想给钱钟书先生拍个照片……”“噢,这个事挺好的……不过呢,钱先生是从来不喜欢拍照的,更不喜欢上什么书或者是画报,像您说的名人录,…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介绍天津市河西区图书馆在部队军营中开展的图书漂流活动,阐述了组织图书漂流活动的意义,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优势,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策划一词:筹划、谋划。我的理解是,策划在新闻中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一、策划的主题要准。主题这个概念,本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专用术语。清代学者王夫之在其所著《姜斋诗话》中谈到,“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但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其意思说,文章的主题好比军中统帅。新闻报道借用主题之说时日已久,不仅一篇稿子需要主题准确,一次策划,主题也必须十分准确,否则就成了“乌合之众”。那么准确的主题从何而来?从调查研究中来。也就是在策划一次报道前,要深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记者孙继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项以“好好读书,天天向上”为主题的图书漂流启动仪式日前在京举行。该社总编辑何林夏在图书漂流启动仪式上说,出版高质量的人文社科图书,一直是广西师大社孜孜以求的。在“十一五”期间,该社将重点推进出版社本部与北京贝贝特、上海贝贝特的特色建设,实现在人文社科图书模块中三足鼎立、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保持该社在人文社科图书出版上的强势地位。他说,“图书漂流”是一种新兴的时尚阅读方式,极具理想化色彩,该社将借由“图书漂流”活动,构建一个在社会人群中永久性流动的天然图书馆,漂流书香,漂…  相似文献   

15.
1999年下半年开始,三秦都市报新任老总善用照片,每到晚上发版时仍在寻片子。看到哪个记者在,就说现在就去拍张好片子回来。于是就有了“午夜新闻”这个栏目,也就有了我的这组《夜西安》。  相似文献   

16.
回首     
吕恩 《档案天地》2010,(10):7-10,16
回归新中国 四九年大陆就解放了.我要回来呀.很多人都是这个时候回来的。我先回到了上海,在上海见到了夏公。夏公说你到北京去吧.北京要拍电影。我到了北京,本来以为要拍电影《红旗歌》,后来没能拍成.我就又到了长春。在那里拍了《红旗歌》。电影拍完后我又回到了北京.我和当时第一任电影局局长袁牧之说.我不能呆在长春了,长春太冷了,我这个南方人在那里实在是受不了。  相似文献   

17.
一人称死亡峡谷的虎跳峡,水雾弥天,声如雷吼。刚从虎眺石上腾飞而过的漂流勇士们,被记者包围着,正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来祝贺的数百名群众,在仅容一人单行的羊肠小道上,兴冲冲地往前挤着。《今晚报》记者张凯林,高举相机,敏捷,快速一抢拍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场面。“发隔日传真!”张凯林作出决定,冒着随时可能  相似文献   

18.
我退休十三年来,一手拿笔、一手端相机奔波不停步。边干边学,越干越巧。截止到今年5月31H,已有2784篇文字稿和困X,先后被18o多家新闻媒体刊用。最初我搞宣传报道只是“爬格子”、一条腿走路。我观察到当今图片报道很占优势,于是购买了相机、建起了暗室,开始学习新闻摄影。我拍新闻片,后来又发展到拍艺术片。花鸟鱼虫、桃梨瓜果、人物造型、建筑奇景、社会文明等都进入了我拍摄的领域。我坚持在于中学,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我拿出当年学技术、战术的劲头深钻细研,写作技能和摄影水平不断提高。街道上是个丰富多彩的小“世界”,计…  相似文献   

19.
漂流图书承载着传播知识、传递文明、促进文化交流的神圣使命。本文分别从组织漂流图书活动的意义;学校开展漂流图书活动存在的优势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管理方法、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祝璐 《新闻与写作》2005,(11):14-15
随着2005年的11月8日——中国第六个记者节的到来,我也即将面临就业,所以说这个记者节对我而言意义重大。记者.这到底是怎样一个行业,虽然学习新闻专业到今年就满6年了,而且从本科时期就开始在各个媒体实践,对记者这个职业也早已不算陌生。可是真要对此说些什么,却并不如想象中来得容易,写了改,改了写.不知该从何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