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大利指挥家朱塞培·西诺波里在当今世界乐坛上的声誉,如日中天,闻名遐迩。他一棒两挥,既指挥歌剧,又指挥交响乐,其精湛的技艺久得口碑;他录制的大量精彩唱片亦声播四海,赢得全球无数音乐爱好者青睐。同时,他还是一位医学博士和考古学专家。遗憾的是,2001年4月21日,在德国柏林歌剧院指挥威尔第歌剧《阿依达》时,他因心脏病突发而卒死指挥台上,终年54岁。一个星期后,意大利政府为他举行隆重国葬。对许多音乐爱好者来说,西诺波里的逝去也许仅仅意味世界上少了一位杰出的指挥家。但对我而言,则是突然失去一个至交朋友。我与西诺波里“神交”已…  相似文献   

2.
1933年,伊凡·亚历克赛耶维奇·布宁成为俄罗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文学家,他擅长诗歌、散文,中短篇小说写得也很出色。他的作品以描写帝俄时代贵族庄园的衰败,农村艰困的生活而广为人知。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冬苹果》、《兄弟》、《旧金山来的绅士》,中篇小说《乡村》、《苏霍多尔》等。1870年10月,布宁诞生于俄罗斯南部沃罗涅什的贵族家庭。作为一位知名作家,特别是193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不仅在他侨居的西方,而且在前苏联他都是名闻遐迩的顶级人物,但是他鲜为人知的私生活,却坎坷、浪漫而颇有传奇色彩。布宁15岁时狂热地爱上了…  相似文献   

3.
亚历山大·大仲马的传记作者指出,大仲马是法国一位最勇敢的将军之子。他从小就学会跳舞、击剑和打枪。十一岁时,他幻想的是战刀、佩剑、长枪、短枪。他不愿呆在家里,总喜欢跑到森林里去生活。他脾气暴躁,自尊心极强。我不止一次地重读《三剑客》、《基度山伯爵》作者的传记,真为大仲马无穷的精力所惊讶,为他的慷慨无私而振奋,为他对朋友的忠诚而欢欣。我还痛心地看到他那病态的自尊心,那时常发作的  相似文献   

4.
1893年10月28日,柴科夫斯基创作的《第六交响曲》由他本人亲自指挥,在圣彼得堡贵族会议大厅首演。由于乐团的乐手们不理解为什么这部作品的终曲写成了慢乐章,而不是像所有的古典交响曲那样是快速度,首演未取得预期的成功。11月6日,由经常指挥柴科夫斯基作品的捷克指挥家纳普拉甫尼克指挥第二次演出,人们才感受到这部作品的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可惜的是,柴科夫斯基永远也不可能看到这巨大的成功了,他已于当日凌晨3时离开人世。  相似文献   

5.
我采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老先生时,适逢他在家中与《火烧赤壁》音配像剧组的两位导演讨论剧本。年逾古稀的袁老身体健朗、精神里拣、思路敏捷。我们是从振兴京剧的话题谈起的。袁老满怀深情地回忆起他自幼学戏及其后来登台演唱的情形。他告诉我,五十年代初,他的老师曾十分羡慕地说他“赶上了好时代”!那时,在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他和京剧界同仁排演了《将相和》、《野猪林》、《夜奔梁山》等一批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编历史剧。那是京剧创作和演出的一个鼎盛时期!袁老十分感叹地说。今天,为了振兴京剧事业,倡导高雅…  相似文献   

6.
海顿与交响乐海顿很富幽默感,他总是想方设法使他的保护人尼吉拉王子高兴。他在刻苦地写作许多表示深切感情的严肃作品的同时,也写一些轻松愉快的乐曲。有一天他去排练时,带了许多小盒子。使乐师们惊讶的是,他把这些小盒子分发给乐师们,每人一件玩具乐器。然后他指挥...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语文老师让同学们当"老师".他说:"请些同学讲一下指导丛书."我一听,心里别提多高兴,因为我很想尝试一下当老师的滋味,可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我当然高兴了.但有些同学怕,他们总是担心选到自己.而我呢?我很希望能选到自己.没料到确实选到我了.当时我的心高兴得像一朵盛开的鲜花.但真正要我上讲台时,我才知道很难.  相似文献   

8.
编後     
编後吴冠中先生以画名世,文亦见长。两卷本四、五十万言的散文集《画外音》不久前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一时洛阳纸贵。但九五年的一场官司,搅扰得他无心作画,有意读书,面对孤灯,接语古人,於是有了《我读石涛画语录》这篇力作,我们很高兴全文刊载,以饱读者的眼福...  相似文献   

9.
汤双 《中国文化》2014,(2):195-196
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悲痛之余却也有一丝庆幸——他走得还算没有太大的痛苦。家里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不愿失去尊严的人,而且从来就非常怕疼。他不只一次地说过希望能像周一良先生那样,在睡梦中离去。一直以来,我十分担心的一件事就是他最后的日子会像有些类似的病人那样,身上插上各种管子,靠杜冷丁度日。如今他的走法虽没能如周先生那样安宁,但离他所希望的也还算相差不是太远。  相似文献   

10.
现年79岁的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著名的柏林交响乐团已经33年。随着这一代宗师指挥生涯的行将结束,人们开始猜测谁将是他的继任者。卡拉扬担任的是终生职位,但两年前,曾有一个记者很冒失地问过他,谁有可能接替他的位置。大师提出了两个人选:一位叫卡洛·马里亚·朱利尼。这个仅仅比卡拉扬小6岁的指挥,入选的可能性不大。另一位是谢苗·布契科夫。谢苗,何许人也?当时他就已经是一位深受欢迎,知名度甚高的客座指挥了,经常出现在阿姆斯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位读者,我和所有人一样,都不希望图书馆有什么门槛。然而,天下事顺心的少。我一个朋友由于其户口在外地,便无法得到家门口一家图书馆的借书证,而只能在位于北京城另外一端的首都图书馆借书,原因是首图对读者的身份不像前者限制得那样死,换句话说,他家门口的这家图书馆的门槛要比首图的高。图书馆有必要设立门槛吗? 令我意外的是,通过了解得知,我国图书馆的门槛普遍很低,反而是欧美国家的图书馆各有各的门槛,但这有一个前提,即它们的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高,且有较完善的《图书馆法》保障各级图书馆的发展。国外图书馆在分级分类上有严格…  相似文献   

12.
在英国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里,弥尔顿是一位为国奋斗的先驱;在二十世纪的今天,他仍然是一位仅次于莎士比亚的伟大诗人。在约翰·弥尔顿的内心深处,确信自己要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正如他在自己的一首出色的诗-《利西达斯》中所暗示的那样,荣誉总是驱使他去过"清心寡欲,勤劳朴质  相似文献   

13.
如今在电影圈,特别是在北京,“罗异”这个名字叫得很响。他的另一个名字“彼特”知道的人更多。而最为人所瞩目的是他作为制片人接连两年推出的三部影片《爱情麻辣烫》、《美丽新世界》和《洗澡》。这一股中国影坛的清风是打哪儿吹来的?罗异来自美国,他的英文名字叫PeterLoehr。中文名字是一个台湾朋友起的,翻译得贴切而地道。三年前我们见面是他来西安考察。之前他来过电话,特别的语速,让我感觉他是个外国人。见面后才知道他的中文讲得非常好。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在他的中国话里,“好玩儿”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很高。那年他28岁…  相似文献   

14.
如果当代传记的目的之一在于揭露秘密和丑恶,那么萨尔瓦多·达里一定是一位令人失望的传记主人公,因为他本人在生前,已经利用一切机会亲自把所谓的秘密公之于众。达里在日记中大言不惭地说:“我疯狂地爱我自己。”这种自恋贯穿他的一生,这种思想可能曾给他带来一些慰籍,因为他已逐渐走向“众叛亲离”的境地。达里声称可以“毫无顾忌地公布自己的隐私。”然而在伊昂·吉布森所著的《达里传》中,却揭示了达里本人拒绝表述的另一面,例如,他的画作中,同性恋本能表现得十分强烈,而达里本人从来不承认。他的晚年一直依赖于抗抑郁剂。在…  相似文献   

15.
何塞·卡雷拉斯几乎不能起床,他头晕,牙疼得厉害。那是1987年7月13日,卡雷拉斯在巴黎拍摄歌剧电影《艺术家的生涯》。也许是因牙疼而长期服用抗菌素使得他感到如此难受与疲倦;也许是由于他紧张的工作日程所致。在过去四个月的时间里,他奔波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美国等国家之间,日夜不停地灌制唱片,拍摄电影,举办独唱音乐会,扮演歌剧中的角色等。“我看上去简直糟糕透了。”卡雷拉斯望着他下榻的宾馆套房的镜子里自己那憔悴惨白的面孔沉思着。他决定住院做彻底的身体检查。生活对当时40岁的卡雷拉斯是慷慨的。他在事业初期就被誉为世界最著名的三位男高音歌唱家之一(与卢恰诺·帕瓦罗蒂和普拉西多·多明戈齐名)。他英俊的外貌及自然的表演才能使他成为受歌剧观众青睐的演员,他那豪爽的性格受到指挥和演出主办人的喜爱。从维也纳到东京都  相似文献   

16.
7月5日晚,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的一群平均年龄20岁的应届毕业生首演了维克多·雨果的自由戏剧《千元赏金》。故事围绕格拉比欧为帮助热杜瓦一家,展开了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舞台上精彩的道白、幽默细腻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一群应届大学生把雨果的戏剧演得那样纯朴,那样真实,那样有滋有味,那样生动活泼……,竟将观众感动得落泪,就连孩子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不过瘾,这不能不说演出相当地成功。 看完这出由大学生饰演的《千元赏金》后,我  相似文献   

17.
<正>韩国朋友最近来信说,那本《三国演义诗词鉴赏》(韩文版)在韩国问世后,颇受欢迎。那是我在韩国出版的第一本书,至今已三年了。欣喜之余,思绪翩翩。一《三国演义诗词鉴赏》是韩国《三国演义》研究专家、亚细亚大学教授郑元基先生翻译的。我与他初次相识,是在1997年11月汉中召开的"中国第十一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上。当年,我们在一起交谈,他的汉语口语说得还不很地道,不时地用手示  相似文献   

18.
走出谢庄     
正一看了电影《陈奂生进城》,我们久久不言。我们被那张床给打哑了,陈奂生猛地跳起,然后手脚奓开,像只田鸡一样落到床上,那床竟然没有散架,反而一个回合一个回合地抛丢起田鸡,仿佛胜利者抛丢英雄一样,一次次把英雄尽可能往高处抛。这个场景震得我们无话可说。如果我有这么一张床,我根本舍不得睡,我会一个劲地像田鸡那样可劲地跳、蹦达,直到天亮。谢龙却不然,他脸色铁青,几乎是愤怒地说,你乐个屁乐!你想想吧,你家的床是什么床,我们家的床是什么床?那还是床吗?  相似文献   

19.
“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这是除《圣经》以外,全世界一切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六个字。哈姆莱特在喃喃自语中说出的这几个字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负盛名,因为哈姆莱特的话不仅是他内心的独白,而且表达了所有善于思考的人们的思想。To beor not to be——是生存还是毁灭,是生活得丰富、充实而热切,还是生活得单调、平庸而贫乏呢?有一次,一位哲学家问自己是否是活着(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人人都可以偶尔向自己提出这一问题),他的回答是:“我在思考,所以  相似文献   

20.
李婧 《大理文化》2012,(11):48-51
人总有一处一直想去而一直没去的地方,若是时间隔得很久了,便可称之为梦想。我总有很多想要去的地方,对我来讲,湘西的凤凰便是其中一处。我是一个在湖南求学的白族学子,是大学文学课让我重新认识了自称为"乡下人"的文坛巨匠沈从文先生以及他笔下那个动人而美丽的湘西凤凰,许多年前第一次读《边城》时,就已经被触动,随着阅读的增加,渐渐地被他笔下的湘西所吸引,似乎走进了他的作品深处,对于我而言,凤凰是沈从文的凤凰,深深地流淌在他的血液里。凤凰在很多的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