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毕文丽 《海外英语》2020,(6):208-209
采用正面管教理论对《绿山墙的安妮》和《阳光溪农庄的丽贝卡》中师长们对小主人公丽贝卡和安妮的教养方式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教养方式体现了许多正面管教的理念,如"启发式问题""积极暂停""建立情感联结"等,这些理念对她们的健康成长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育者对儿童问题行为的管教方式可分为非正面管教和正面管教,前者以压迫和强制的手段使学生服从,后者则是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引导儿童自主改变。正面管教是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坚持和善而坚定的原则,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的管教方法。在应对儿童问题行为时,正面管教以尊重和鼓励为基石,以帮助儿童体验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为关键,以培育儿童形成良好品德所需的能力为目的。在实际教育中,可采用四个策略对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正面管教:坚定而和善的原则,让学生感受尊重与被尊重;构建相互支持和尊重的班集体,使学生在互帮互助的集体中改正错误;停止外力干预,引导学生在错误中自主学习和进步;审视情绪反应,提供针对性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偶然间听说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名字是源于她的一本著作《正面管教》。书中通过对正面管教与传统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事例以及教育效果的对比、研究,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正面管教这种教育方法的优势,对不断促进教育工作者深入改革和研究,对不断改变孩子、促使其更加优秀具有深远的影响。结合《正面管教》一书,紧扣自身教育工作经历,我想来简要谈谈自己对正面管教理念的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系统家庭治疗理论的核心是以系统思想研究家庭内部的心理过程、行为和沟通状况,改善家庭中的不良人际互动模式,并认为家庭成员的问题不全是个人自己的问题,而是家庭系统的功能出现了障碍。基于系统家庭治疗理论,采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作为改善亲子沟通模式的工具,以一个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问题转化为例,探讨系统家庭治疗理论及正面管教工具在促进亲子沟通、改善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中的效果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面管教理论是由美国教育专家简·尼尔森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理论,从2009年,正面管教的图书第一次在我国出版到现在,正面管教在我国教育界的应用历程已走过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探讨正面管教理论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Murray Bowen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儿童和青少年时确立的"自我"水平可通过自我本人作出长期的努力去改变。《飘》的主人公斯佳丽由于家庭影响而呈现出较低的原生自我分化力,但在经历了三次婚姻、几经努力后,最终实现了自我分化力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了解正面管教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立足初中语文课程,展开正面管教式教学,观察该模式在培养学生能力上的正向价值与作用。研究结果: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融入正面管教方式,可以助力学生规避部分问题行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初中课程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入手,分析了团体心理辅导的价值功能与限制,并在遵守团体辅导一般规律的前提下,提出了系统家庭治疗理论在青少年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构想:系统家庭治疗理论的创新应用,将促进青少年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加速社会适应;能高效干预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保证干预效果持久稳定,并及时向家庭迁移。  相似文献   

9.
传统观点一直认为:制约青少年人格发展过程的诸多因素中,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并终其一生.其实,青少年所处的同辈群体的力量也是不可估量的,它在很多方面远远超越家庭乃至学校的影响力[1],因此同辈群体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同辈群体环境是青少年健康人格养成及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对青少年发展认知、了解自我、培育情感、学习、沟通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具有正面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面管教在美国已有近40年的历史,目前已经成为60个国家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正面管教的理念和方法也早就被中国的父母以及教育工作者接受并广泛传播。鼓励是正面管教的基石,是赋予学生力量和改变学生行为的关键。但并非所有的表扬都是鼓励,教师必须走出表扬等于鼓励的误区,践行正面管教理念,运用正面管教工具,对学生应该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发挥鼓励的强大功能。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违法犯罪固然有社会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但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不容忽视的原因。家庭不良因素主要有家庭结构残缺、家庭关系恶化、家庭气氛恶劣、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家庭管教方式不当、家庭监护不力、家庭成员网络认识和行为偏差等。从家庭角度预防青少年犯罪,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加强亲子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鉴家庭治疗的创始人之一维吉尼亚·萨提亚的理论,分析了原生家庭在塑造儿童性格中扮演重要角色。"问题家庭"和"教养良好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可以通过四个维度区分开来:自我价值感、沟通方式、规则以及与社会的联系。家长应当有意识地营造一个良性的家庭系统,努力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与孩子进行友好的沟通、建立弹性的规则并与社会维持开放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黄希庭等人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2658名初一至高三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被试自我价值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整个中学阶段,被试的总体自我价值感和一般自我价值感发展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特殊自我价值感则具有分离和分化发展的趋势,人生目标、学习成绩、家庭人际关系、参加文艺活动和参加体育运动等五项因素对中学生自我价值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柳诚蕊 《河北教育》2023,(10):54-55
<正>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感觉到痛苦,那么你的方法一定是错的。——简·尼尔森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运用正面管教方法有效管教孩子?这是我读《正面管教》一书后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主持人语·正面管教又称积极养育(Positive Discipline),是一种既不惩罚又不娇惯,用平等尊重的方式激发孩子内在动力的教养方式。正面管教在美国学校的应用已有30余年,成为美国师范院校的一门必修课。2010年,正面管教被引入中国,通过开设家长课程、学生社会情感技能课程以及开展家长和学校讲师培训,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经过多年本土化的探索和实践,正面管教被无数的家庭和学校验证是行之有效的教养  相似文献   

16.
正面管教作为一种全新的理论,它更侧重于相互尊重,强调找到人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它不提倡惩罚也不提倡表扬,希望通过鼓励激发孩子的内在潜力。本文主要将正面管教理论在学生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中进行了运用实践,主要通过在德育工作中重新界定什么是不良行为,教育工作中带着感情去交流,师生平等相互尊重,不怕孩子犯错误,将孩子犯错误当作学生成长学习的机会,变表扬惩罚为鼓励引导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陈晓玲 《江苏教育》2022,(72):18-21
聚集家庭正面管教的心理健康教师成长工作坊旨在为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家庭正面管教课程,协助他们更好地执教家长课程,拓宽专业成长之路。工作坊的操作模式包括理念渗透式进行、过程体验式推进、形式多样化开展、教学模块化设计。在研习活动中,充分结合心理学知识加以引导、运用角色扮演等方式体验孩子的感受,是提升心理健康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他刊速递     
<正>《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第1期学位论文造假将面临"史上最严处罚"从2013年1月1日起,首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部门规章《学位论文造假行为处理办法》正式实施。根据规定,论文造假者将被取消学位申请资格,而为他人代写、出售学位论文者以及造假者的指导教师、学校等也将面临处罚。《三联生活周刊》2013年第2期中国式自尊的阵痛与嬗变"毫无疑问,许多青少年在学习中会遭遇失败,但问题在于如何定义失败。"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社会心理学专家马丁·考温顿在《青少年自尊与学校失败》中写道:"现行青少年教育体制的关键问题是,只有少得可怜的同质化奖励作为正面激励提供给孩子们。成功,不仅意味着在标准化测试中超越你的同龄人,更应该意味着超越自己原本的极限。"  相似文献   

19.
在独生子女教育中,爱是不可缺少的,但父母的责任远不止是爱。离开了严格的家庭管教,爱不能自发地培养出具有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的孩子。家庭管教意义重大,但实施家庭管教并不意味着就是体罚,应该坚持几个基本的原则,与爱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彭文平  赖立全 《教师》2019,(2):25-26
正面管教以个体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是一种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教育孩子的"黄金准则"。情绪管理是正面管教体系中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倡导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采取适宜的方式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提出的工具和方法易学易懂,实用长效,有助于培养出孩子的自律、责任感、合作等品质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