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思政课的评价指标都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思政课评价具有多方面的必要与可行性,它是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手段.通过CIPP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将思政课评价指标构建为教学大纲指标、教学进度表指标、教师教案指标、课堂教学指标、课程考核指标等.基于思政课堂的实际问题,高校要营造健全、科学、合理的思政课课堂氛围,加强对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重视程度,倡导多样化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方法,为思政课的开发与评价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评价活动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一个主要途径,常见的是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优质课评比和教师考评。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只有少部分教师得到了激励,而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却难以得到切实的提高以及职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以小学英语复习课课堂教学评价实录为例,阐述如何使课堂教学评价活动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督导评价环节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教学督导看来,教师教学行为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根据课堂教学行为研究范式,课堂教学督导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应包括教师行为、教师认知与教学情境三个环节。而这一理论框架也符合布迪厄的实践逻辑理论,从而也建构起了课堂教学督导评价的实践解释框架,该框架涉及教师期望、教学情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元认知理论的基本框架下,从中小学教师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结合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论述了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元认知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并就该评价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策略作了进一步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5.
颜平 《儿童音乐》2012,(2):47-51
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是教师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持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观,就会形成不同的课堂教学和评价,产生不同的教学评价结果。反之,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就有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和教学观做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实质上就是教师深层的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平常听到有些老教师说:"教了大半辈子书,现在连什么叫好课也搞不清了,有时真不知如何是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学评价工作跟不上教育发展的形势。"什么样的课才算好课?""这样的课好在哪?""平时这样上课行吗?"这是教师们深感困惑并经常思考的问  相似文献   

6.
佐斌 《湖北教育》2003,(9):14-15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个人往往是中心,教师“讲”得好不好。板书是否美观工整就成为评价课堂教学的常用的最重要标准。“听课”、“看课”的对象当然都是讲课者——教师。“听课”“看课”之后要“评课”,听课者一般对上课教师评头论足,区分上课人的名次与好坏,自己好像是局外人。我们倡导看课后要将看课者自己的认识、感受、理解、评价和建议等表达出来,与上课者和其他老师分享。 那么,“看课”该看什么?概括来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直接导致一场教育教学方式的全新变革.而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师实践课程标准的主阵地,其评价标准理所当然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如何评价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一大研究课题。本文结合新课程理论及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趋向,试就新课程视野下课堂教学评价作一分析与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教师和课程共同发展的理念评价课堂教学,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密切配合的演戏教学。为此从几个方面谈谈新课程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并在这个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出课堂教学评价表。一、新课程中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必要性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是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发展为目的的评价。课  相似文献   

9.
教师自我评价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教师评价的发展趋势,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进步的有力手段。论文针对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不足的现状,构建了一个课堂教学自我评价框架,以更好地促进教师自觉反思,成为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实践者。实施课堂教学自评,目的是改进教学。因此,要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自评培训制度,重视自评结果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夏波 《陕西教育》2005,(11):33-33
根据思品课倡导的评价理念,我们存研究课堂评价标准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评价—方面改进教学,促进教师的成长,另一方面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评价一堂课,我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以下简称:整合课)是利用网络环境实施的学科课堂教学,它既具有常规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因而整合课与常规课不是相互对立的课堂教学,它们共存于新课程框架下的教育教学体系之中。与常规课一样,整合课也有一个有效性评价问题,实践证明,整合课的评价要素包括“三维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的建构度”、“网络教学媒体运用的合理度”等。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评价本节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工具。主要研究的内容就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13.
录像课研究是国际教育评估协会1995年和1999年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Science Study,TIMSS)项目的组成部分,开创了运用大规模录像课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先河.以数学录像课研究为例,介绍该项目录像课样本的选择、录像课研究的目的、录像课研究编码的开发、录像课编码框架的特点、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它对全面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诊断并改进教学问题,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描述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框架(以下简称"评价框架",意在为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提供一个可操作的蓝本.从而便于教师能用系统化、分析性的教学框架来反思教学实践.参考本"评价框架"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对于改进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数学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可持续的提高和  相似文献   

15.
客观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点,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本文从层次分析法(简称AHP)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给出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的权重,为科学客观的评价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框架.  相似文献   

16.
如何评价研究生翻转课堂有效教学,为教师教学反思和教学改进提供一个参照系和路线图,这是推进研究生翻转课堂理念和实践深入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目标—活动—评价一体化思路的引导下,兼顾翻转课堂模式“课前学习+课上主动学习”这一固有的结构,初步设计了一个由“课程设计”“课前学习”“课堂参与”“反馈与评价”“学习成果”五个一级指标构成的研究生翻转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框架。这一评价框架得到了实证研究的初步验证。对于这一评价框架,教师可以灵活应用,采取各种变式。  相似文献   

17.
胡琳 《新疆教育》2012,(10):80-80
什么样的课才算得上一堂好课?这是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如何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一步导入素质教育的轨道?这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课堂教学的现状,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谈一点自己的体会,求教于专家和同行。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有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课是优秀课?能不能提供一个优秀课的模式供我们模仿?简单地回答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认真分析以往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不足,重新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集宁师专学报》2016,(2):85-89
说课是校本教研、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方式,评价是说课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为了更好地发挥说课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该文在概括中小学数学说课评价目标的基础上,采用"两两比较法"设计了中小学数学说课评价的两级指标体系,并阐述了评价指标的设置、权重和等级划分。  相似文献   

20.
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评估存在学科特点不突出、经验性的听评课较多、国外高质量评估工具未必适用于我国教育实际等问题.从评估教师教学是否符合课标要求、评估教学是否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计算教师教学质量的增值情况、服务于循证教学改革等评估目的 出发,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学习机会理论,通过深入分析数学课标,并借鉴国内外成熟的课堂教学评估框架,构建体现课标要求的、可用于量化分析的,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结构性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由教学内容、教与学的形式、课堂调控和课堂评价4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构成.该指标体系突出教师教学的共性要求,可更广泛地用于评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