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馆哲学随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哲学是“母亲学”。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就是说,哲学是所有科学的最高层次上的理论基础,是包括图书馆学在内的4000多个学科的“母亲学”。实际上,每一个具体学科领域里都有其独特的哲学问题,正如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流淌着母亲的血一样。我们认为,用哲学的普遍原理作指导去分析、探索图书馆领域中最普遍的本质及运动规律而建立起来的这门学科,就可以称之为图书馆哲学。 哲学是“精神学”。 马克思指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   

2.
近一时期,随着新世纪图书馆学研究昙面的不断深入,研究领域的逐步拓宽,关于图书馆哲学问题的研究已渐成热点。为此,本期特在“家论坛”栏目中推出于鸣镝先生《图书馆哲学随笔》一文,以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暂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作为一种学问,当然要包括知识,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哲学的目的并不在于提供知识,而在于提供思想。知识与思想彼此相通,但并不相…  相似文献   

3.
真正的哲学问题一定是在哲学史中言说。不存在离开哲学史的纯粹“原创”。康德要接着休谟说、黑格尔要接着康德说、海德格尔要接着黑格尔说……而所有这些哲学家都要接着柏拉图说。可见,哲学史就是不同时代的哲学家针对同一个问题所展开的对话。如果说《哲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在当代中国哲学界具有重大的影响,在我看来原因并不只在于它批判了教科书哲学,其深层次的根源在于:它在哲学史的意义上完成了一次对话。这样的对话一定是围绕着“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这恰好构成了《通论》中的哲学基础理论)。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德国古典哲学是不可跨越的。因此,《通论》正是在对全部德国古典哲学的尊重基础上的一次哲学史对话。这可能是《通论》的最浓重的力量所在。  相似文献   

4.
开拓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局面霍国庆《图书馆》编辑部即将举行“纪念杭州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讨论会十周年”笔谈活动,闻之欣然,著文以记之。八十年代初是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以下简称基础理论)研究十分活跃的时期,关于图书馆学哲学问题的研究、关于图书馆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抽象图书馆学”提出者就大家的置疑而做了回应。这些回应没有“锁定”问题,因而难以让人信服。“抽象图书馆学”招致置疑的主要原因是其内在资源建设的根基不牢,缺少哲学品位,缺乏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哲学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书馆哲学是一种“观”,是对图书馆学及图书馆现象和实践的根本性认识;图书馆哲学是“规律”,是关于图书馆理论和实践的定律。图书馆哲学是“方法”,是图书馆学研究中的一种方法。图书馆哲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属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范畴。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7.
比较图书馆学是一门方法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才 《图书馆学刊》1994,16(1):10-11
比较图书馆学是一门方法科学王才(内蒙古重县图书馆)比较图书馆学是一门方法科学,而不是构成图书馆学体系西大分支学科(普通图书馆、专门图书馆学、应用图书馆学、比较图书馆学)之一一、就比较图馆学的研究对象而言.我们说.比较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各国的图书...  相似文献   

8.
“要素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在中国的先进的图书馆学理论。文中通过刘国钧的主要经历和哲学倾向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案,对“要素说”的哲学来源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9.
谢拉图书馆学思想的认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拉图书馆学思想的认识论问题王秀山(锦州师范学院图书馆)J·H·谢拉在《图书馆学引论》和《图书馆学的社会学基础》等著作中,以其深邃的哲学观点,在社会的复杂背景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图书馆和图书馆学,提出了“社会认识论”是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的观点,为...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学的主题范畴和学科范畴黄泰宋(四川大学图书馆)80年代可以说是图书馆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图书馆界对图书馆学的研究范畴问题进行过热烈而深刻的讨论。然而研究者们一般都运用归纳的方法和演绎的方法。前者在时间上要远一些,运用这种方法对图书馆学...  相似文献   

11.
套话=假话编辑常批评一些通讯员“写稿时套话太多”。这些通讯员虽也点头称是,心里却未必服气:“不就是嗦点吗?”原来他们把“套话”理解成“多余的话”、“嗦的话”、“常见的话”之类,这就把“套话”的内涵理解错了。实际上,“套话”的实质就是“假话”。编辑之所以把通讯员的“假话”说成“套话”,不过是一种委婉说法罢了。比如:动不动就给主人公加上一句口头禅“谁叫咱是党员(干部、×长等)呢”,这话是否主人公说过,使人怀疑,纵然说过,也不必非写上不可。因为,此话用滥了,反显得不真切,这是其一;用上它,未必能看出主…  相似文献   

12.
浅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在讨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发展趋势之前,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就是图书馆哲学问题。我们认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是关于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用李政道的话说,基础研究是水,其它是鱼和鱼市场。所谓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也可叫图书馆哲学。两者在本质上是一回事,其研究的内容、范围、目的、任务、方法、手段是一致的,都是研究图书馆领域的有关原理、理论、原则、规律、方法等问题,解释图书馆领域的各种现象,说明图书馆领域的某些问题。1994年俄罗斯波罗申(opH C.A.)认为,图书馆哲学是“关于图书馆学基本理论和世界观的科学”…  相似文献   

13.
丁海宴  赵莉 《现代传播》2001,(6):117-119
这题目乍一看,一定很傻。没人不知道,画面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于画面,有什么样的画面(空无也是画面的一种)就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画画包含着情感,也孕含着思想和意义,可以说,清楚得无需赘述,明白得不成问题。 的确,画面是事实,不是问题。但画面的价值和意义,就是问题了。而且“一个问题必须是在说清楚了之后,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赵汀阳语)常常清楚的问题,下一定明白,知道的事情.不一定理解。 比如我问“任何画面都有价值吗?” 常常有两种回答:“是”或”不是”。 其实,这两种回答都不是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图书馆哲学两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在总结和分析我国学者几种代表性图书馆哲学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图书馆哲学是图书馆学和哲学内在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和图书馆学提出的各种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引进移植方法对图书馆学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研究方法。对这一方法的概念、哲学基础和分类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阐述了在图书馆学的研究中利用这一方法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它对图书馆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早在1979年,美国丹尼尔·贝尔就已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科学“理论不再仅仅是一些观念或辞藻,而是一些可以用经验和可检验的形式加以阐述的命题。”“社会科学正在变成象自然科学一样的‘硬’科学”。通过对丹尼尔·贝尔在其书中列举的各类社会科学的介绍,我们发现贝尔所说的“硬”有两个标准:①具有完整的理论框架,能说明“对一些关系的新理解”;②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产生“一种实质性的影响,从而导致进一步的认识。”我们借用这种硬化的标准,对图书馆学研究作一个整体上的认识。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历来都避免不了从对象出发,拓宽阐述的思路。这种研究更具理论性质,因为它们不是把知识的应用作为直接目的,而是为了加深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理解。要素说、矛盾说、规律说等虽能解释图书馆活动中某些现象,但不能成为整个图书馆学的框架。知识交流理论也停步不前。另一方面,这些学说不论在思维形式上如何具有联系的、动态的、理性的特征,还是在角度上有宏观、微观的选择,但都是学科本身理论问题,它们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问题可以算是当今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最困难的问题了。为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国内外无数的图书馆学家们作了许多艰苦的努力,自然也就结下了许多成果。围绕着这个问题,形成了目前众说纷纭的局面——国外有艾伯特的“实际技术论”、巴特勒的“图书与读书现象论”、卡尔施泰特的“知识社会学”、谢拉的“社会认识论”、布鲁克斯的“知识基础论”;国内则有“要素说”、“矛盾说”、“规律说”、“交流说”和“知识说”等等。有人统计,国内外关于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有四十余种。诚然,这些学说的历史功绩是不可抹煞的,他们都在历史所给予的条件下,完成了他们的那一部分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8.
马恒通 《图书馆论坛》2003,23(6):34-37,99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是人们通过对图书馆的感性认识的系统抽象和升华而形成的系统理性认识,不直接与图书馆具体工作和具体行为相联系。图书馆学应用理论研究是基础理论在图书馆中的实际应用。所以,从本质意义上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不存在理论脱离实践问题,而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学应用理论研究也不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一些人之所以认为目前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不是理论本身存在此问题,而是这些人没有真正认识到理论研究的层次性和各层次的特征、目的和作用,把各层次研究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9.
王静 《档案管理》2006,(5):57-57
学术研究无禁区。执行标准要统一。章提出的问题颇具典型性。新提解决方案可算一家之言。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应严格执行《归档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因为“规则”对归档件的“件”的含义说得很清楚,同一事由(合同一会议)的件应该有几件算几件。不能因为单张件多而按事由(问题)或其他特征合并为一件或几件。作为国家行业标准,“规则”的制定和实施是以规范书处理(含归档)工作为依归的。如果因为归档件的不规范而另立标准。那就有违制定“规则”的初衷了.[编按]  相似文献   

20.
一、何为电子艺术:有人说,计算机艺术是用计算机实现的艺术。就像说“用油彩和刮刀实现的是油画”、“用水墨和宣纸实现的是中国画”那样,强调的是工具。有人说,计算机艺术是四维艺术。这是说历史L各个时期的艺术(主要指美术)都是静态的、二维(平面,例如绘画)或三维(立体,例如雕塑)的艺术。而计算机出现之后,信息载体及传播媒介发生了质的变化,时间与空间形成一个四维的世界。反映与表达四维信息的成功形式是计算机艺术。这话有道理,但有点“深奥”。有人认为计算机艺术是电子艺术,是崭新的艺术流派。它是高科技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