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哈佛喜乐斯藏书于2004年无偿赠予中山大学图书馆,为了使这批富有特色的珍稀西文馆藏得到充分利用,从2007年至今,中山大学图书馆针对喜乐斯西文版专藏图书共推出22期主题导读服务。主题导读服务将特色西文藏书与阅读推广有效融合,为特色西文专藏的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范例。  相似文献   

2.
对哈佛学院图书馆赠送给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喜乐斯馆藏期刊的MARC进行多个角度的统计分析,从中了解其MARC的维护情况,年刊收藏情况,期刊在语种、出版国的分布特点,馆藏品种与国内图书馆比较情况,各个时代的期刊收藏情况。  相似文献   

3.
1998年笔者因公到美国作短期考察,期间有幸到哈佛大学参观.哈佛大学的斯凯伦瑟图书馆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美国妇女注重自身历史研究和有关文献收集的事实,引起笔者深深的思索.本文欲将斯凯伦瑟图书馆介绍给我国妇女同胞,希望我国也有一个有利于中国妇女历史和现状研究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学研究已由封闭走向开放,必然带来藏书建设研究观念的更新。藏书建设已由过去局限为藏书采访或补充的同义词,发展为研究以符合图书馆任务与读者需求为依据,系统地建立、发展、规划、组织藏书体系的全过程。苏联的斯多利亚洛夫认为,藏书建设研究的最好方式是“排除对对象单方面研究,而采用系统龄观察,在把图书馆藏书作为体系研究的过程中,可以确定它在整个图书馆这一更高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通过信息反馈来控制调节藏书成分、藏书规模,实现藏书结构体系的发展与图书馆的任务及读者需求相符合的状态”。目前,要探索藏书建设规律,要使藏书建设研究由现象描述为主的经验性学科,走向理论与实践均衡发展的应用性学科,就必须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随着控制论研究的深入,运用控制论来研究藏书建设,必将拓新藏书建设的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5.
李卓 《图书馆学刊》2014,(1):132-135
综合利用中山大学图书馆馆史和广东省档案馆收藏的中山大学档案,再现抗战期间中山大学图书馆藏书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为了弘扬“爱国、爱馆、爱书、爱人”图书馆精神 ,表彰刘少雄先生为图书馆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 ,激励广大图书馆从业人员献身图书馆事业 ,广东图书馆学会和中山大学图书馆于 9月 14日上午 ,在中山大学小礼堂隆重举行了“刘少雄先生为中山大学图书馆服务六十周年暨八十华诞庆祝大会” ,并向刘少雄先生颁授广东图书馆学会最高荣誉奖之“杰出贡献奖”和中山大学图书馆第一个“终身馆员”的荣誉称号。参加大会的有广东图书馆学会会员、专家及中山大学图书馆全体馆员共 30 0多人。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萍 ,副校长陈汝筑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  相似文献   

7.
论藏书补充     
<正>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典籍丰盈。优良的藏书传统,丰富的搜集经验,使列朝藏书家辈出。但是,近代以降,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们沒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把这些实践经验,加以提炼升华,总结出系统的理论,进一步指导藏书建设事业的发展。“藏书补充”——词引自苏联斯多利亚洛夫等著的《图书馆藏书》。他写道:“图书馆藏书的补充是指以符合图书馆任务和读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于1984年先后两批对全国二百零七所教育学院予以重新备案。并明确规定“教育学院是承担培训中学在职教师,教育行政干部的具有师范性质的高等学校,是我国社会主义师范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根据国务院1982年在“国发130号文件”中“必须加强培训基地的建设,办好教育学院”的精神提出的。李鹏同志曾经说过:办好高校图书馆等于办好了半个大学。本文拟就教育学院图书馆藏书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索,以就教于大家。一、明确藏书建设的方针:教育学院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既有别于公共图书馆和科研单位图书馆,也不向于一般高校图书馆,它必须体现具有教育学院特色的藏书体系。这里涉及到藏书的量和质的问题,但最为重要的应是明确藏书建设的指导思想,确定藏书的方针。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源远流长,具有五大基本文化特质:独特的文化景观;由藏书体现文化品位;由藏书体现“仁人爱物”精神;作为藏书家个人性情与志趣表征的“藏书精神”;与公家藏书互为补充的多元文化价值。基于此,论述历代藏书家的发展过程、地域性藏书文化的流变、古代藏书家的人文精神,以及古代私家藏书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0.
昕霞 《图书馆论坛》2005,25(1):210-210
2004年 12月 5日, 由广东学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图书馆联合举办的“文献资源建设与供需方互动研究”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东校区图书馆召开, 来自广州地区 20余所高校的 40多位图书馆馆长和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采编业务外包这个当前图书馆界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工作研究。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发展趋势”的主题发言; 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助理、采编部主任冯东硕士, 学苑公司高级顾问、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馆长黄昕研究馆员分别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中山…  相似文献   

11.
李阳 《图书馆论坛》2007,27(5):178-178
2007年6月13日原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赵燕群研究馆员、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副主任邹永立副教授在广州图书馆与广州市图书馆学会举办的“广州市图书馆专业人员业务培训班”上,为图书馆学会会员作“专题数据库建设与服务”、“日本图书馆事业”两场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建设》2006,(4):112-112
由中山大学图书馆主办的“2006文献保护与修复研讨会”于2006年5月9-12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隆重召开。来自国内15个省市自治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及研究单位的70位修复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53篇。这是继中山大学图书馆2004年12月成功主办“中美文献保护与修复高级研讨班”后,又一次主办全国性的文献保护与修复学术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13.
9月23—26日,以“图书馆与民间文献”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藏书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温州举行。中国图书馆学会藏书文化研究委员会委员、特邀代表及来自全国各系统图书馆的论文著者等共30余人出席;温州市各区县公共图书馆代表也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藏书文化研究委员会主办,温州市图书馆承办,浙江省图书馆学会、温州市图书馆学会协办。  相似文献   

14.
4月16-19日,以“敬惜字纸:读网时代的纸张崇拜和文献情结”为主题的第二届图书馆史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市图书馆召开,研讨会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史研究专业委员与温州市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联合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高校图书馆以及各公共  相似文献   

15.
茹美霞 《图书馆论坛》2006,26(4):F0003-F0003
2006年5月27—28日,由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图书馆承办的主题为“图书馆行政与办公室科学管理”广东图书馆学会2006年高级学术研讨会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图书馆报告厅召开。来自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省立中山图书馆等30多名图书馆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山学院院长马争教授、副院长卢发成教授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广东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华南师范大学乔好勤教授和中山学院李桂阑馆长主持。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广东图书馆学会理事长程焕文教授、南方医科大学  相似文献   

16.
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是西方大学图书馆中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东亚图书馆之一,拥有丰富的东亚藏书。其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的做法对我国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7.
黄敏 《兰台世界》2008,(8):68-69
在我国古代藏书史上,有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院藏书和书院藏书四大体系。这四大体系整体上有六大贡献,但也存在着主观决定取舍和重藏限用的弊端。近代社会,西方先进的图书馆理念传入后,与我国优良的藏书传统相结合,孕育和催生了近现代图书馆(即传统图书馆)。近现代图书馆藏用并重,以用为主,在“藏”与“用”的互动上,大大超过了古代四大藏书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索引》2007,5(4):7-8
由中国索引学会、中山大学图书馆联合主办的“2007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5日至7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会议主题为“索引事业发展趋势展望”。中央编译局副局长魏海生,学会理事长徐忠,常务副理事长吴兆路,副理事长黄秀文、牛振东、邱均平、王同策、林仲湘、刘苏南,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日本索引专家、学会名誉理事松浦崇,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50余人参加了本次年会。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建设》2006,(3):111-111
2005年度“中山大学3M图书馆学奖学金”颁奖典礼于2006年3月3日上午在中山大学图书馆总馆聚贤厅隆重举行。3M中国有限公司安保及防护事业部总经理华卫风先生,3M中国有限公司安保及防护事业部、财产安全系统产品经理陈韶晖先生,资讯管理系主任、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教授,资讯管理系党总支副书记黄涛女士、副主任黄仕忠教授、副主任邹永利副教授,校图书馆副馆长林明老师以及资讯管理系师生共200余人出席了颁奖典礼。“中山大学3M图书馆学奖学金”是为了奖励图书馆学专业优秀学生,帮助热爱图书馆学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由中山大学资讯管…  相似文献   

20.
藏书利用率问题是图书馆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是因为,图书馆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最终要靠使自己的全部藏书为广大读者充分有效地利用来实现,藏书利用是完成工作任务的最终的和最主要的手段。图书馆的一系列工作,概括起来,无非是书刊资料的“藏”与“用”两部分。从衡量图书馆工作的尺度来说,在一般情况下,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好与坏,最终都要反映在藏书利用上,换句话说,藏书利用是各项业务工作的集中表现,从一个馆的藏书利用情况,就可以窥见这个馆各项工作的全貌。这说明,藏书利用是图书馆工作的一面镜子,是衡量整个图书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一把尺子。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藏书利用问题,努力提高藏书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