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成宇 《新闻窗》2006,(4):88-88
新闻媒体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成一个全面、方便易用、技术先进、功能完备、安全可靠、具备良好扩充能力、开放的报社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我们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与Interter/Intranet技术建成集团内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在充分安全的前提下与Internet进行互联,建设新闻采编、数据库管理、WEB电子发布系统、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广告管理、发行管理、照排管理等一系列信息管理平台,使全体工作人员真正实现网上办公自动化、移动化和远程化,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信息交流。其中,新闻采编系统集软硬件平台和应用系统于—体,为报业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一个整体方案,使报社实现了报业生产和管理一体化的第二次技术革命,适应了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要求,扩大了新闻信息的采集领域和传播范围,加强了新闻信息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办公自动化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这项技术经过20年的发展.达到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公司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办公费用,纷纷运用这项技术,实现了“无纸办公”。目前国内很多大中型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和网络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人事管理、业务管理等办公处理方面还处在传统的手工阶段。由于图书馆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要处理的公文事务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3.
肖煜 《陕西档案》2003,(6):20-20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过去用纸墨形成和传递的机关公以及图书、图形、影像、献资料、科技情报、商业信息等,都可以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办公自动化对于档案工作的直接影响,就是产生了大量不同于传统纸质档的电子件。由于目前我国办公自动化尚未完全社会化,并且电子签名、身份认证、信息安全等技术措施尚未完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办公自动化增加了许多新的途径和手段,使机关的公务活动进入了办公自动化网络,大多数的文件开始以电子形式通过网络传递和处理,“无纸办公”的电子政府正在形成。所谓“电子政府”,是指通过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来改造传统的、落后的办公条件和方式,从而建立高效、公开、科学、规范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就我国而言,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电子政府在经历了萌芽期、孕育期后,现在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已建设的政府网站有3000多个,其中已有1000多个政府网站向社会发布信息,提供服务,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长。随着电子政府的建立,“电子文件”被广泛地运用,这不仅是电子时代之必须,更是政府改变职能、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UPS在报社网络中心的应用 现在全国省级以上报社基本都建设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采编系统,实现了报社丢掉“纸和笔”的第二次技术革命。采编系统的应用使报社的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存储更为集中,为了保证报纸的出版时效和出版安全,核心设备的不间断运行成为必须,不间断电源供应(UPS)成为采编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比一两台服务器更为重要的关键设备。  相似文献   

6.
随着广播数字化进程的发展,近年来我台已经先后完成了数字化音频自动播出系统建设;文稿、办公自动化建设;网站、数字流媒体建设等。2008年又完成了总控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改造。  相似文献   

7.
《信息系统工程》2002,(U04):58-58
为了进一步推动信息化进程,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定在2001年建设系统拓展项目,包括:电子邮件系统的改造。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数据备份系统的拓展。资源监控系统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建设和谐报社,需要我们每一个报社员工都要最大限度地尽到自己的责任。正是在这种责任心的驱使下,2006年下半年以来,我按照市委和报社领导的要求,在对外报道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做好本报摄影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向上级媒体提供新闻图片.目前已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刊发新闻图片近百幅.其中拍摄的《唐山地震孤儿回邢寻亲》、《见义勇为好青年郭春辉》等新闻图片被全国30余家媒体采用,影响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9.
《传媒》2005,(3):32-32
第三届“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的评选本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度统一的原则,考察报社从2000年到2003年四年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年度成长情况,重点考核报社在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报纸发行及广告经营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与前两届相比,增加了对报社财务管理、纳税情况、人力资本投入、报社人才结构以及报纸的发行、广告以及非报业经营水平等方面的量化考核。  相似文献   

10.
今年初,党中央作出了深化化产业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这一精神,我国报业将发生大规模的资产剥离、股份改造、联合重组、上市融资等一系列经营行为,报业将迎来一个项目建设的新高潮。可以预言,未来几年,报业的竞争将是项目的竞争,项目效益将决定一个报业集团(报社)的优势地位。那么,如何搞好报业的项目建设,实现报业的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谈谈报社几种关系的处理山东工人报董安华积极主动,当好喉舌。每家报社都有自己的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处理好报社与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的关系,是做好报社工作,发挥报纸作用的一个保证。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及时体现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的宣传意图,是报社应有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档案局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部署,从2003年开始省档案局馆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成立局馆档案信息化领导小组,并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大投入,在硬件建设、网络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数据库建设、网站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目前已完成网络改造,构建了内、外网两套网络,共450个信息点,有65台计算机在局域网上工作;省档案馆档案管理网络系统已经投入使用,为档案管理提供了信息共享平台;局馆办公自动化系统开通,初步实现了办公网络化;以加强目录中心建设为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报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报业技术革命在“七五”期间初露锋芒,其主要内容是排版革命,以激光照排替代铅字排版,实现了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飞跃。目前全国省市一级报纸和大部分地、市、县级报纸都已经采用激光照排技术,部分报社已经采用彩色印刷,有些报社正在建立办公自动化区域网络、报纸版面的远距离传输,新闻资料检索等项目,预期九五期间报业技术革命将涉及更广泛的领域,其重点将是电子报刊与网络研究以及采访编辑自动化管理,实现以光与电代替纸与笔的新飞跃,并进而向无纸化“报刊”和多媒体新闻媒介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北大方正文韬新闻采编是北大方正公司在广泛了解报社用户实际需求后而开发的新一代新闻采编系统,它给报社的编辑记者提供了一个完全计算机网络化的稿件处理流程,其系统具有可配置的系统管理,严格的权限管理,灵活的流程控制,强大的全文检索等功能。现在,国内有许多报社都已与北大方正合作采用了该系统,以适应报社业务的发展,和加强报社内部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建立这套计算机综合信息管理网络系统,使信息的采集、编辑加工、版面制作、信息发布,以及内部的管理和过程控制,均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  相似文献   

15.
报社新闻资料数字化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报社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新闻资料部门工作从剪刀加浆糊走向数字化,数据库逐步代替了数量庞大的手工剪报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结合,为新闻信息资源建设构造了新的环境,有效地管理和存储了报社的各种资料(见报资料、新华社电稿和图片以及报社内部资料等)。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  相似文献   

16.
最近,羊城晚报、大众日报、南方日报先后成立了法律事务部,在加大监督力度的同时注重自我保护。 这三家报社的法律事务部的职能大同小异:办理诉讼事务,处理投诉,代表报社起诉、应诉;办理非诉事务,比如庭外和解,仲裁等;进行合同管理,参与经营谈判.规定报社所有对外合同必须经法律事务部审查;提供法律咨询,对法律疑难问题进行解答;举办讲座,在报社内部开展普法教育;为报社建章立制提供法律参考;进行执法监督,监督各部门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三家报纸成立法律事务部  相似文献   

17.
我们哈尔滨州《播电视周报》创办于1987年10月1日,现有职工110入。近10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关怀和支持下,报社全体职工齐心协力,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报社不断发展壮大,报纸发行量多年稳定在30万份左右。在办报和经营管理中一我们精心策划,大胆决策,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办报、管理,两翼齐飞,报社年年都有新发展。目前,报社已实现了采编、激光照排、印刷、发行一条龙体系。自力更生,自筹资金新建办公室、职工宿舍、印刷厂等5000平方米。全社年创产值达2000万元。报社固定资产达2500万元。一、办出特色,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我国将积极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实现建设信息网在国家公用信息通用平台基础上联网,大九提高办公自动化、决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的水平。从目前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可以清晰地印证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前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以六项工程为主线。他们分别是:南京市政务专网、公众信息网,部门局域网与办公自动化.网上政务大厅、专业网和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库  相似文献   

20.
以报纸的社会效益求报社的经济效益朱铭佐讲求经济效益,这是报社在市场经济下办报所面临的新课题。这个问题处理得好坏,是和报社人员能否集中精力办报紧密相连的。从我们扬子晚报的实践来看,要求得报社的经济效益,必须以办好报纸、提高报纸质量为前提,以报纸的社会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