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这是五十年前恽代英同志在敌人监狱中写的一首诗。恽代英同志是我们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是我国青年运动的先驱者。他在文学上造诣很深,早在我们党成立初期就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一九三○年,恽代英同志在上海领导工人罢工时,不幸被帝国主义巡捕逮捕。被捕时,他抓破了自己的面容。敌人没有认出他的真实面目,以“普通工人擅自开会也有罪”,判了他三年徒刑。他身陷囹圄,面对顽敌,思绪万千,想到自己所走过的革命历程,想到那些患难与共的革命战友,想到无数为革命洒尽热血的先烈,顿时一  相似文献   

2.
恽代英,字子毅,笔名代英、英、但一、稚宜、FM、天逸等,江苏武进县人。一八九五年八月十二日生于湖北武昌一个书香世家里。恽代英从小勤奋好学,文才出众。一九一三年,考入私立中华大学预科。学生时代就发表论文。一九一四年十月一日发行的《东方杂志》第十一卷第三号上刊登了他的处女作——《义务论》。一九一五年,他进入中华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学习。这时,他不仅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而且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热心为同学、为社会办事。一九一五年,当袁世凯  相似文献   

3.
恽代英(1895——1931)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1921年10月到川南师范学校(现为泸州师范)任教导主任,次年任校长。1923年春,迫于政局变更,离开泸州。恽代英同志在川南师范任校长仅一年,但他的言传身教,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五四”运动以后,川南师范的教育仍拒新守旧,厚古薄今。恽代英同志首先主持制订“教育标准”:“本校教育以养成品性才能学识完满合用之小学教师……能为社会负责,与儿童以合理教育,且同时能从事于各  相似文献   

4.
《多余的话》:一个共产党人的坦诚表白章秀琴今年是瞿秋白同志就义六十周年。瞿秋白的一生是矛盾坎坷而复杂的,他生于民族忧患之秋,受命于革命危难之际.就义于风华正茂之年。他一生几起几落.历尽人间沧桑。对于他的沉浮.毁誉各异。特别是怎样认识他在生命结束之前留...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政治活动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恽代英,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作为革命家的恽代英已为人们所熟悉,特别是近几年,《恽代英文集》、《恽代英日记》、《恽代英传记》等书的出版,使他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得到广泛宣传。但是,作为教育家的恽代英,在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却鲜为人知。恽代英一生的革命活动,与教育紧密相联。1918年夏,他在武昌中华大学毕业后,应校长陈时的聘请,留任附中主任(即校长),并任国文、英文课教学。以后又先后到宣城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四川沪州川南师范学校、成都高师任教和讲学。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在紧张的革命活动中,他没有脱离教育阵地。他是我党创办的上海大学的教授,又是黄埔军校主任政治教官,1927年还主持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的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建文先生许身教育之时,便立下了这样的志向:“当教师要当有水平的教师,当校长要当有作为的校长,办学校要办有特色的学校。”这是谋事业的大志向,是掷地有声的人生追求。1996年,当他从一生挚爱、痴迷的教育岗位上退下来的时候,可以说,他一生追求、笃行的三大志向,全都圆满地实现了。他的三十六年教育生涯,画上了精彩、圆满的句号。当我们回溯到建国初期,并梳理他从教经历的时候,就会深刻地感到:先生今日的生命辉煌,是他一生执着著求、辛勤奋斗的必然结果,是那样合理、自然、顺理成章。1951年,在清水河县一完小,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的高建文…  相似文献   

7.
革命先烈恽代英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且是颇有建树的教育思想家和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他光辉短暂的一生中有十余年是在教育界度过的。其间,恽代英同志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思  相似文献   

8.
恽代英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家。他1895年8月出生在湖北武昌一个小官吏家庭,18岁时考入中华大学预科,两年后人文科中国哲学门学习,1918年毕业留校任附中部主任,开始从事教育事业。先后在安徽、四川、上海等地的学校任教,随后逐渐成为职业革命家,担任过军校教官,从事过青年运动,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30年5月被捕,后被叛徒出卖,1931年4月29日英勇就义,时年36岁。一、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浑代英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同时又是一个杰出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一大特点,就是…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21日,齐心校长离开了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我们痛彻肺腑,真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齐心校长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光荣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师长、好校友,是我们海淀  相似文献   

10.
国民党左派主要人物,共产党的亲密战友邓演达先生是我省惠阳县永湖乡鹿颈村人。他生于一八九五年三月一日,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夜晚被政敌蒋介石秘密杀害于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殉难时仅三十六岁,正是有为之年。  相似文献   

11.
八月十二日,是革命先烈、我校早期校友恽代英诞辰九十周年。由我校与湖北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联合举行的纪念恽代英诞辰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八月十二日至十六日在我校召开。这是全国恽代英学术研究者的第一次盛会。这次会议是从去年十月开始酝酿,今年二月正式开始筹备的。一直得到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和湖北省委的关心和支持。邓颖超同志获悉后,立即让秘书打电话给沈葆英同志(恽代英夫人),表示坚决支持。邓颖超同志还接见了沈葆英同志,详细询问了会议筹  相似文献   

12.
赵博生     
<正> 赵博生,乳名连科,学名恩溥。一八九七年九月十日生于河北省黄骅县东慈庄。在旧军队中,系高级将领,追求进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是原国民党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时的主要领导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的缔造者之一。在作战中牺牲,终年三十六岁。  相似文献   

13.
薄一波同志昨晚8时以99岁高龄离开了我们,堪称为九九归一了. 薄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为人民事业艰辛奋斗的一生.当我们回顾他近一个世纪的奇特经历时,总会由衷感佩.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恽代英在安徽宣城第四师范任教期间,曾于一九二一年春应邀到芜湖赭山第五中学等校作过讲演.这些讲演,激励青年忧国忧民、奋发有为、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深入浅出,有感人的说服力,无疑对于芜湖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有力的推动.从此,代英在芜湖的先进青年和教有界人士中就享有了较高的威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代英是在一九二一年离开宣城师范的.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  相似文献   

15.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亲密战友、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委员长,离开我们已经一周年了。我们怀着衷心爱戴的心情,深切记念敬爱的朱德委员长。朱德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一生,是坚持继续革命的一生。他忠于党、忠于人民,为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争取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英勇斗争,无私地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为党为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绩。朱德同志是一八八六年生于四川仪隴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由于家境困苦,朱德同志  相似文献   

16.
恽代英同志(1895年—1931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政治活动家、青年运动的优秀领导人之一,他为中国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毕生。今天我们研究他的早期思想,探究他如何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对于我们,尤其是对于青年一代,树立坚定的  相似文献   

17.
凡是熟悉朱崇如校长的人,都称他为“老校长”。这不仅因为他的年紀大,更主要的是他的教龄,比一些年轻教师的年龄还要大。他今年五十六岁,做小学校长就已经整整三十六年了。他是小学教育界中的老前辈,有着丰富的小学教育经验,然而,他的经验越多,越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他象滿載著乘客在海洋里航行的“船长”一样,載客越多,越加感到自己的責任重大。一在小学里的儿童,好比一块璞玉,而小学教育工作者則是雕琢玉器的能工巧匠,这些“璞玉”,能不能成为  相似文献   

18.
一代伟人毛泽东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在他一生创作的近百首诗词作品中,有三首写爱情且都是为杨开慧而写,其时间跨度达三十六年之久。文章通过对这三首作品的情感及风格发展变化的分析,认为毛泽东的爱情观是既要同"情"又要同"志",情同志同才能有真挚长久的爱情。  相似文献   

19.
今年九月十二日,张际春同志与世长辞已经整整十年了。在这十年中,每当我们回忆起在他身边工作的情景,就感到无比悲痛;想到林彪、“四人帮”对他的迫害和他一家人的遭迂,更加激起我们对林彪、“四人帮”的满腔愤慨! 张际春同志把自己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毛泽东思想,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好学生。际春同志青年时代在湖南第三师范学校学习时就走上革命的道路,曾亲自聆听过毛主席的教诲,对毛主席无比崇敬。从一九二八年到井冈山以后,际春同志一直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  相似文献   

20.
罗登义教授辞世已整整一年了。我们在罗老身边工作多年 ,往事历历在目。深切缅怀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 ,特别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严谨治学、正大刚直、高风亮节 ,使我们更加敬重他、怀念他。一罗老 1 90 6年 4月 1 5日生于贵阳市一个自由职业家庭。年仅 1 7岁时 ,他就离开家乡 ,去省外国外求知识、谋发展。 1 94 7年 ,时任浙江大学农化系教授、系主任的罗老 ,虽然和浙江大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但仍难忘桑梓情 ,应聘回贵州 ,担负起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兼院长的职责。从此 ,他就在贵州这片热土上 ,为发展贵州的农业科学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