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应强化党员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培养和强化其党员意识是关键。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以下简称党员意识)是大学生党员学习和实践的产物。强化党员意识对大学生党员保持党员先进性有着重要作用。强化党员意识,需要大学生的主观努力,也需要高校党组织加强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2.
论发挥大学生党员作用的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养成机制是高校开展学生党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常抓不懈的基础工程,文章结合试点单位的具体经验系统论述了培养和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的途径、方法和机制。  相似文献   

3.
汪友琼 《文教资料》2005,(36):14-16
本文提出了对大学生党员的后续培养问题,提出了要强化党性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以及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孟楠  古展群 《文教资料》2007,(23):72-74
党员意识淡漠,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以强化党员意识为突破口,从党员意识的树立、巩固和磨练三个层面逐步探讨如何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连贯性和体验性,使学生党员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光辉形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嫆  周露 《现代企业教育》2013,(24):341-342
大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精英之才、党员中的先进力量,是未来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党员主体意识,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高素质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党员中存在党员意识淡薄,为此,注重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引导广大大学生党员提高党员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现象,阐释原因,通过各种途径,以此提高党员意识,加强党性修养,激发党员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从认知层面加强大学生党员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震 《文教资料》2007,(20):41-42
党员认知是大学生党员对自己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使命、权利和义务、标准与要求等认识的内化,是大学生党员意识的核心因素,大学生党员意识教育要从认知层面出发去培养大学生党员对党员角色的认同感、对党的忠诚与热爱以及对党员自身行为的约束和反思能力。通过加大学习党建理论的力度,巩固大学生党员的认识基础;形成"党章意识",规范大学生党员的言行举止;形成爱党信念,提升大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体现"主体意识",鼓励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开展党性的自我分析,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党员的角色意识强弱,关系到他们能否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专业学习等方面和各项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意识现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党员意识淡薄的原因,并提出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十分重要,现阶段高校在入党后的大学生党员意识教育存在许多盲点和偏差,本文对如何才能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的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必须要通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形式多样党员意识教育和载体建设等“三大措施”加强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从而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党员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党员在校园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党员意识淡薄的表现及原因,利用微型党课、党员服务、组织生活会等途径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来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党员存在理论修养不够、理想信念模糊、党性观念不强、党员意识淡化等思想问题。究其原因,对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重视不够、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党支部在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中存在工作偏差,才使得大学生党员存在以上问题。解决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问题,需要创新保障机制、创新党员教育载体、创新支部工作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各级党组织对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工作十分重视.目前,大学生党员占在校大学生人数的比例越来越高.如何根据新的形势要求做好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增强其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和大学生党员素质的现状,如何强化机制建设,加强大学生党员党内教育,增强其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切实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是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重要前提.当前大学生党员思想状况存在入党动机多元化,党员意识淡薄,先锋模范作用不强等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损害学生党员的整体形象.本文对当前大学生党员思想动态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当前天学生党员意识淡薄的原因,并提出加强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党员意识富有深刻内涵,党员意识强弱对政党的活动意义重大.本文试分析当前党员意识淡化的表现、原因及危害,探讨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党员意识,永葆党员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党员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构建大学生党员管理模式的几点想法,认为大学生党员管理模式,需要顺应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需要,要有利于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提高,更要有利于培养优秀青年学生干部,同时具备极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培养高校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归属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有助于加强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目前,高校部分学生党员存在着对党员角色意识的模糊与淡化,这将影响学生党员归属感的实现。因此,培养高校学生党员归属感必须强化党员意识。  相似文献   

17.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是党员理想信念和政治觉悟的具体体现,是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的综合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党员的党员意识淡漠了,其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党员意识并非天生就有,也不能一劳永逸,可以在发展党员时培养党员意识,在教育管理中增强党员意识,在自我修养中提升党员意识。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的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大学生行为的表率和学习的榜样,是我党新生力量的重要来源。通过学生党员教育常态机制、身份强化机制、测评量化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的构建,对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养成及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员意识是个体党性修养水平的真实反映.高等学校学生党员意识的研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度建设、强化荣誉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实践等途径增强学生党员意识,进而深化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而大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学生党员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当代社会,大学生党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去,为构建繁荣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随着大学生党员数量的增加,大学生党员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入党动机不纯、先锋作用不足、党员意识不强,党性修养不高,这些都对中国共产党的质量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培养高质高量的大学生党员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必须创新机制,探索新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