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采用某种相对固定的思想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是思维的一种惯性.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主动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某种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数学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消解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北荣 《云南教育》2001,(23):46-47
创造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下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介绍几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一、突破定势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由于习惯于运用某种思维方式,便会产生一种定势心理。一般地讲,形成定势心理,思维就不会活跃,创新意识就难以产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突破定势心理,启发他们独立地、多角度地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在课堂讨论时,就不能用固定的模式去限制学生,只要答得合理,就应允许有多种不同的答案存在。例如,在比较720和512…  相似文献   

3.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古人见杨柳,便想到凄残的离别,这是联想,但若只想到离别,那就是思维定势了.在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表现为思维的一种趋向性,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一致时,能产生正面的影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反之,若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悖或不尽相同时,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使学生的思路陷入误区.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注重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定势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此看法.  相似文献   

4.
对待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定势,我们应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慎重处理。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发挥思维定势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陈青 《广东教育》2003,(5):29-30
思维定势的负效应会把学生的思路引入歧途或导致呆板思考,严重时会干扰和抑制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措施,启发学生从思维定势的负效应中解脱出来,教育学生克服惰性和一些习惯倾向的消极影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习惯于用某种固定的方式去考虑问题的思维倾向。它是一种思维的定向预备状态。思维定势对一切神质正常的人都是客观存在的。在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认识和分析思维定势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对掌握教学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问题的思考都有一种习惯趋势 ,每遇一个问题 ,就按照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 ,这就是所谓的思维定势。在学习活动中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 ,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的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 ,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 ,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按某种习惯思路去思考。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相一致时 ,定势的作用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 ,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 ;…  相似文献   

8.
思维定势表现为思维的一种趋向性,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思维定势对人们思考问题显然有很多好处,它能使思考者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不走或少走弯路,大大缩短思考的时间,提高思考的效率;还能使思考者在思考过程中感到驾轻就熟、轻松愉快。有积极的一面。反之,若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悖或不尽相同时,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思路陷入误区。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不仅注重常规常法的教学,还要注重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定势的训练,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此看法。  相似文献   

9.
思维定势具有二重性,当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相一致时,就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当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相悖时,往往形成负迁移,使思路囿于某种固定的“框架”。因此,对于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定势,应分别情况,慎重处置,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学由于公式变化少、题目类型少等原因很容易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一种思维局限化环境下的产物,但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运用思维定势往往也会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一种不受已有方法的限制,不被定势所拘泥的思维。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课。数学教学活动中蕴含着无穷的创造因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创造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体操作时要紧紧抓住创造性思维的三个特点——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着力培养以下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可通过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概括抽象、逻辑推理等数学素质,使学生能在浩如烟海的数学题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思维能动性和思考的主动性,真正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件很轻松的事情,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养成学习好数学的良好方法和习惯。  相似文献   

13.
1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定势思维作为人们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在形成中学生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正确地认识思维定势的内涵及其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陈明钟 《考试周刊》2009,(42):86-86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思维定势有着广泛而重要的意义,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本文从打破思维定势,防止误入“歧途”;消除思维定势,学会“退中求进”;避免思维定势,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思维定势,培养良好习惯四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近几年学生在《计算机数学基础(A)》试卷答题中的失误,提出在教学中应注意基础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的培养.消除思维定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逆向思维是指由果索因,知本求源,从原问题的相反方向着手的一种思维,它与顺向思维相反。逆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载体。小学生习惯于顺向思维,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常常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而逆向思维往往会使学生体验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醉人情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逆向思维的培养,让逆向思维融化在顺向思维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学科,本文论述了思维定势正迁移的积极作用及培养策略,并提出了思维定势负迁移的消极作用及防治措施。心理学认为,定势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是过去的感知影响当前的感知。因此,思维定势可以理解为过去的思维对当前思维的影响。所以,数学中的思维定势可以理解为思维主体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解决同类数学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物理的基础,在长期的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数学和物理很好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自觉地应用于物理问题,如数学中的反证法、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等;函数思维、几何思维、代数思维、数列思维等,在物理教学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高考也把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作为一种能力要求。但学生在长期应用数学的过程中,自然形成了各种数学思维定势,严重地影响了物理问题的解答,现结合笔者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几种常见的数学思维定势谈以下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联系数学教学实例,探讨在数学教学中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 ,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 ,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思维定势人皆有之 ,任何解决问题的过程或多或少总是在某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下展开的。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教与学的角度 ,对思维定势的作用、形成及其相应的教学对策作初步的探讨。  一、思维定势作用的双重性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按照某种习惯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