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环境保护教育意义深远,它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是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环保教育应从孩子开始.  相似文献   

2.
实施“绿色环保生态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建立全体教职员工之间敬业合作、和谐共生和全体学生之间文明勤奋、团结向上的教育环境。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通过几年实践的探索,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实验学校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五种观念、一个落脚点”的实施原则,并从构建“绿色环境”、以文明行为引领实践两个方面来加以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3.
创建绿色学校 抓好环保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来,我校积极贯彻落实《全国环境教育行动纲要)、《广州市开展创建绿色学校行动的通知》以及有关的环保法规,把环境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师生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逐步形成,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各项工作都上了新台阶。继1993年我校被评为广州市 “羊城百景”之一后,连续几年被评为从化市“文明单位”、“卫生先进单位”,1997年以来,又先后被评为首间“从化市一级学校”、广州市“绿色学校” 和广东省“绿色学校”。  相似文献   

4.
幼儿环保教育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危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的严重威胁,环保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公民意识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保护环境,从幼儿做起。”从小养成环保观念和环保意识,并在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形成关心环保、爱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关系到我们的下一代能否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的环保教育作了明确的规范,要求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由于幼儿特有的…  相似文献   

5.
沈彦 《广西教育》2007,(7B):25-25
在我国,环境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在全国纷纷开展起来,语文、政治、地理等多个学科也渗透环境意识教育。然而很多只是注重形式,注重环境卫生和美化环境,却难以深入环境意识教育。在中学的各主要学科中,化学可以说与环境保护的话题联系得最为密切。因此,化学教师对学生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化学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加强环保意识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唐冬琴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B10):273-273,291
在环境教育所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在《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地理教育可以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笔者所在学校进行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经问卷调查,在地理课程中,对有关环保内容特别注意的占90%;对环保认识有较大提高的占60%;在环保情感态度方面,有60%的学生更加关心环保,34%的学生开始关心环保;在环保行为取向、习惯方面,有90%的学生表现有进步。我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应该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应该抓住课堂教学这一环保教育的主要阵地;其次,应该在化学实验中实施环保教育;最后应该通过课外活动强化环保教育。最终目标是实现“绿色化学”的素质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8.
进行环保教育是新时代学校教育面临的不容忽视的新任务。今天的小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未来的环境质量如何,很大程度是由他们今天所受的教育情况决定的,可以这么说“今天的环境教育,就是明天的环境质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呼唤环保教育,还青山一片绿色,还秀水一片清澈,还蓝天一片纯净,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在珍爱生命的同时,人类更需要的是环保。《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中要求,必须在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会、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需要的知识、方法与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杨玲菊 《文教资料》2006,(23):171-172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环保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实践已为人们所认同,因此,环保教育的时间定位一定要从“未来”前移到“现在”。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环保道德行为,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环保内容的有机渗透教育,由浅入深地渗透环保知识,以及开展丰富多样的环保专题活动。我多年来一直坚持在一日生活和各种教育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并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环境教育的专题活动,培养教育下一代成为具有环境意识的“绿色小卫士”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针对我所开展的一项环保主题活动“垃圾不落地,生活更美丽——浅谈幼儿垃圾分类教学”的意义、实施方式和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面临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重视环保工作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如何结合生物教学,在中学生中开展“绿色教育”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绿色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它可以以多种形式大力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2.
赵春梅 《天中学刊》2000,15(6):106-106
我国对环境教育十分重视。早在 70年代末修订的中小学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就正式列入了环境教育的内容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 ,作文考试内容如 1981年的《毁树容易种树难》、1985年的“化工厂污染问题”、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候》 ,无不以环境为题材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国召开的“面向 2 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总标题“学会关心——— 2 1世纪的教育” ,更是将培养中小学生从关心自己到关心别人、关心家庭、关心人类、关心地球作为 2 1世纪教育的重点 ;1998年的长江巨灾的突然降临 ,则又一次向我们提出了警告 :环境教育 ,刻不…  相似文献   

13.
一、化学实验改进的环保意义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中学环境教育是使学生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对待环境的态度,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改善环境,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过程。其中在相关的学科教学中进行环境科学知识、技能及环境道德教育的渗透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途径。作为化学教师,应具有环保意识,树立绿色化学的教学思想,积极提倡绿色教育。在实验中要创造条件,减少“三废”的排放,保护环境,使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建立绿色化学思想,自觉形成环保意识和环保思维方式。新教材虽然对一些有害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实验有所改进,但本人认为仍不够理想,依然存在污染问题,仍然危害着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如铜与硝酸的反应、硫与铁的反应,溴苯的制取等,本文对溴苯的制取反应作了进一步改进,以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们淄博六中是一所省级绿色学校,在创办绿色学校的过程中,我们的经验是:环保教育只有看得见摸得着,才能持久,才能卓有成效。 一、建立一个实实在在的环保教育的阵地 在学校中开展环保教育,主体是学生,为了使所有的学生行动都有所依托,而建立了环保教育的阵地——地球村。地球村负责环保教育的宣传,也负责三废(废纸、废电池、废塑料)的收集。地球村活动已成为我校环保教育的主渠道,地球村也成为我校环保教育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5.
庞敏 《教育导刊》2003,(4):59-60
所谓“绿色教育”,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以环境科学教育为载体,开展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是以通过创建“绿色学校”为标志,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探索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自从1996年发布以来,全国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可谓高潮迭起,呈现出“绿色教育”蓬勃的生机。一、社会发展的趋势,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教育承担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培养新一代劳动者的任务。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随着人类社会进入高科技、高生产力时代,人类与…  相似文献   

16.
加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前电台、电视等宣传部门已加强了环保宣传,环保局对环境也加强了监测。相对环保宣传来说,学校教育处于较严重的滞后状态。反映对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的报道屡见不鲜。根本原因是环保教育游离学校之外。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科学的世纪,化学知识日新月异,发展很快,并且它与环境和人类生活联系密切。现代社会,工业愈来愈发达,人口愈来愈多,环境问题越来越凸现出来,对于学校来说,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自觉爱护生态环境,意义非常重大。因而在化学教育中要审视环保教育、要致力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创建绿色学校的基本出发点是“鼓励学校为环境作出行动” ,其目的是 :充分利用学校校园作为教学资源 ,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挖掘课程中的环境问题 ,并将它们纳入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之中 ,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环境及其问题的严重性 ,从而激发学生对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并通过鼓励家庭和社区的配合 ,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分析环境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并关注综合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 ,进而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环境素质。创建绿色学校的指导原则是 :“关于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张蓉 《考试周刊》2012,(45):187-187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的重要内容。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幼儿的环境意识,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环保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幼儿是未来的主人,加强对幼儿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20.
保护环境,造福子孙,是一代代人携手创造的伟大工程。环保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是其立足点。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在达到学科教学目标的同时,完成一个环境教育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认知能力与环境素质水平上达到双提高。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通过教师的演示、操作与指导,引导学生增强环境意识,从思想上、情感上尊重环境、关心环境、热爱环境、理解环境,进而形成对待环境的正确态度;最终培养学生处理进而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与技巧,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有效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