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李洁琼 《甘肃教育》2014,(21):31-31
正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一颗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眼睛充满智慧之光,如何让这心灵开满健康之花,这不仅是对班主任责任感强烈的要求,更需要我们有一颗充满爱的心投入教育事业。陶行知先生关于教育说过四个字"爱满天下"。所以教  相似文献   

2.
张德安 《考试周刊》2014,(87):189-189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提倡对学生的关爱教育,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并且用一生践行他的爱的理念,获得巨大成功。作者就现实教育过程中,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并实践爱的教育和策略,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三爱一精神",用爱与学生交流;用爱温暖学生的心田,从而获得教育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正班主任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班主任鼓励赞美的话能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激励学生抬起头来走路,一步步向着目标奋斗,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会转化为一种无形的动力。班主任只有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才能抚慰学生的心灵,才能滋润学生的心田,才能吹绽学生的笑脸。正如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一、爱就是要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学生渴望尊重,渴望信任是人们的一种正常需要。对于少年儿童来说,信任更是推动其上进的力量。我们班上也有几位同学在学习上有些困难,常受到同学们的鄙视。作为班主  相似文献   

4.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可以创造奇迹!教师的爱像阳光,即使坚冰也能融化;像春雨,即使再干渴的心田也能滋润。因此,我们应该把爱无私地奉献给每个孩子,更不敢放弃一个孩子。笔者浅谈以下几点体会。首先,要蹲下来看学生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思想感情,也同样有人格尊严。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一定要将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相  相似文献   

5.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精髓.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处处体现着"爱满天下"的精神,"爱满天下"即是陶行知先生作为一位人民教育家最为可贵的品格,又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的核心.对教育事业无比热爱、无私奉献的精神,把敬业与爱生看作一个好老师的最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要有一颗真爱之心,博爱的心.  相似文献   

6.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一生所追求的教育真谛。"爱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教育方法,因为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他们需要被我们呵护和爱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想我们一定要铭记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格言,用我们的爱去填满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九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相似文献   

8.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培养人,首先要了解他的心灵,看到并感觉到他的个人世界。"没有心与心的沟通,就没有爱的琼浆玉液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心灵深处的种子就不会发芽,更不可能茁壮成长。许多事实告诉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核心是一个"爱"字,情感因素运用得好,才能够让师生的心灵之花结出纯洁高尚的果实。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建立融洽、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不仅可以加快  相似文献   

9.
邵聚红 《辅导员》2013,(6):53-53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可以创造奇迹!教师的爱像阳光,即使坚冰也能融化;像春雨,即使再干渴的心田也能滋润。因此,我们应该把爱无私地奉献给每个孩子,更不敢放弃一个孩子。笔者浅谈以下几点体会。首先,要蹲下来看学生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思想感情,也同样有人格尊严。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一定要将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相  相似文献   

10.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王培红每一个人都有爱的要求,处在发育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更需要爱的阳光和雨露。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如果能以自己崇高的师爱去温暖和滋润学生的心田,满足学生心理上对爱的需要,就会在教书育人中获得丰硕的成果。班主任在学生中都有一定的威信....  相似文献   

11.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告诫我们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是啊,我们对待犯错误的孩子不必用"教鞭",不能有"冷眼"和"讥笑"。班主任要用爱去感化学生,用宽容去包容学生。离开了爱与宽容,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让班主任的批评撒满爱的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让班主任的批评撒满宽容的阳光,温暖学生的心灵。一、让批评撒满爱的雨露前苏联教育学家马柯连卡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千次万次的说教。学生们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  相似文献   

12.
每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学生。如何让这些最脆弱的鲜花幸福绽放,陶行知的理论给出了启示。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要有"爱满天下"的胸怀,热爱每一个学生。是的,正如他说的那样,教师只有爱学生,才有教育学生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王峰 《宁夏教育》2012,(2):48-48
陶行知先生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是的,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润滑剂。当师爱像春雨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灵时,即使是荒芜的心灵也能开出希望之花。  相似文献   

14.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理论之一,也是陶老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心中充满爱,用爱去滋润每一位幼儿的心灵,让"爱"种进幼儿的心中,伴随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伏广利 《生活教育》2014,(15):94-95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他爱国、爱民、爱教育。由于有了这种深切的"爱",才有了他那种"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执着追求。"爱"在教育教学中有着不同的理解,爱是对学生的关心、关怀,爱是对"后进生"的不放弃、不抛弃,生活教育中都处处体现行知先生的"爱"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6.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这是一种无私的爱,可以使教育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同时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充实。把这种爱扎根在人格的土壤里,默默地奉献自己,也渐渐地壮大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音乐老师,我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一、案例背景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名叫高xx,这个孩子脾气暴躁,经常与学生打架斗殴,思想很不集中,特别喜欢扰乱课堂秩序。于  相似文献   

1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之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爱去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18.
<正>班主任的人格素养、道德修养、行事方式、工作能力等决定了班级的文化品位、发展态势。在具体管理行为中,要倾注爱与热情,调动智慧,既允许多元文化的"兼容并包",丰富班级文化内涵;又要"培本正元",实现思想的"哺育"和精神的"生成",引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一、用真爱滋润孩子的心田我们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有爱,孩子才有蓬勃的朝气、闪光的智慧。我们要如无声的春雨般滋润孩子的心田,对待每个学生都一  相似文献   

19.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提前。如果说教师的榜样作用来自于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的话,那么教师的爱心则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核心内容。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都需要老师的爱。如何用爱心去滋润学生心灵,结合多年的教师生涯.谈一下体会。  相似文献   

20.
张燕 《教师》2014,(7):113-114
正陶行知先生倡导并实践"爱的教育",他热衷于创造真诚、博爱、和谐的教育氛围,体现了最崇高的师德境界。面对纯洁的童心,我们用心去捕捉他们的细微变化,用情去感受他们的内心需要,用爱让他们健康成长。通过爱的教育,在孩子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在这片花园里,可爱富有朝气的花朵,在雨露和爱的滋润下竞相开放。花儿开放的瞬间最美,花儿开放的声音最柔,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花儿开放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