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陈清华 《学语文》2010,(2):12-13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2.感受诗人忧黎元、悲天下的情操,理解杜甫诗中圣哲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教学设想】语文似乎越来越难教,到底教什么、怎么教很难说清楚。笔者以为,一篇文学作品的教学,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去理解文本的原味,去体验文本中人物的真实情感。本真也许是最平淡的,可也是最真实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是个性化的,但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他自己的解读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理解与能力的提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逾""走""怒""苦""衰"等实词的含义,进而把握文章大意。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目标】1.随文认识19个生字。2.通过联系上下文或表演,理解"得意洋洋""垂头丧气"等词语,并在阅读和说话中积累词语。3.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通过朗读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随文识字。理解"得意洋洋""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合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叶成福 《现代语文》2008,(3):102-103
【教学目标】 1.了解作文选材、组材相关知识。 2.通过互动讨论,打开学生思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根据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年级:高中二年级 科目:语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2.增强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本课的"接受学习"以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为主要教学目标,以讲授、讨论、朗读为主要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师生共同营造平等和谐、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6.
王纯 《儿童音乐》2013,(7):75-77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安徽民间舞蹈的热爱;2.学习初级的扇花,要求动作规范、协调;3.学习花鼓灯独特的锣鼓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和美感;4.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已学的扇花动作表现鼓点中快乐的情绪,体会交流合作的乐趣。【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舞蹈"扇花朵朵""打谷场上"的录像;  相似文献   

7.
【执教者:苏胜全】【教学设想】鉴于《雨巷》特殊的文体,本课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们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力求给学生更多的真切感、参与感、获得感。【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意象,分析"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2.把握诗歌情感,探究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6、87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了解这些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认识整万数,了解整万数的特点,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方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2.通过活动,让学生感知"万""十万""百万""千万"与已有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并体验计数单位和整万数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生活化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趋势。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自主发展 ,主动探究 ,增强合作意识。【设计特色】以“说”为经 ,以“演”为纬 ,培养学生求新、求异思维。【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问价师 :今天 ,老师给大家上一节课 ,希望小朋友们都能积极举手、踊跃发言。我告诉大家一个积极发言的好方法。 (看黑板齐读 )想说就说 ,想做就做。 (板书 )师 :相信大家都能做到这一点 !好 ,上课 !师 :同学们 ,你们平时帮爸爸妈妈上街买东西吗 ?生 1:我帮爸爸…  相似文献   

10.
<正>【教例简述】这是湖北省荆州市许晖老师的一个教例,教学主要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一、读通1.以《忆江南》导入新课,了解词及词牌。2.读准字音,区分字形,如"塞""鳜""蓑"。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鲁迅散文中的"贴着人物写"法,能用动作、语言等细节塑造儿童、少年形象,表现童真童趣和少年情怀;2.了解幽默的原理,并在生活和写作中实践。【教学现场】一、导入师:进入初中到现在,我们学过哪些鲁迅的文章?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运算的意义总复习"。【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起点还原""知识梳理""巩固应用"的复习过程,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理解及关系把握。2.随着复习活动的逐步展开,帮助学生积累梳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朗读、想象等方式,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吟诵感受田园生活的意境。2.体会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探索未知美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宋词——《清平乐村居》。谁愿意来读课题?师:古人写词之后,要配上相关的曲子进行歌唱。“清平  相似文献   

14.
【教学年级】二年级。 【教学目标】1.置身绘本情境,激发说话、写话的兴趣,激活言语思维,强化言语表达。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3.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教学重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难点】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1.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美。2.了解木兰诗这一学形象,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应该科学合理地处理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高效的运转中。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全面了解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把握知识的前后联系,还要灵活使用教材,引领学生积极思维,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下面以《认识分数》的教学为例,说明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课例】本课例是笔者执教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这章内容中的"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的一个教学片段。在教学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内容】了解中国的京剧文化和京剧的发展;识记旦角的分类、京剧的四大名旦;简单学习京剧的喊嗓"呀""咦",及京剧名段《卖水》中的念白片段。【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京剧文化和京剧的发展。2.让学生知道京剧旦角的分类和认识京剧四大名旦。3.掌握利用人声的假声区学习京剧中的"喊嗓"和"念白"。【教学难点】掌握用假声区学习京剧中的"喊嗓"和"念白"。【教学思路】中国文化→国粹京剧→京剧发展→走进旦角→认识京剧。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在阅读中引发疑问,在质疑中学会探究,在探究中求得感悟。【教学目标】1.联系全文,以读懂"春天的雨点,仿佛也落在乌罕娜和达丽玛心里"这关键语句为教学支点,引导学生全面把握人物特点,激活学生思维,理解感悟语言。2.让学生展开阅读探究,对"老师的爱犹如春天细细的雨丝滋润爱抚着学生的心"产生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丰富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正>【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现、第、任"等9个生字,会写"现、之"两个字。2.能在预设情境中读出童话的趣味,并运用"____来____去""______极了"短语形式练习说话。【学习重难点】1.会认本课"现、第、任"等9个生字,会写"现、之"两个字。2.运用"____来____去""____极了"短语形式练习说话。【教学准备】1.字卡2.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积累字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