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吴晓 《高教论坛》2020,(7):62-63
作为文科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关键要素,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研究生最基础、最核心的学术素养之一,是文科研究生从事学术思考、学术研究和学术表达的基本能力。基于经典阅读培养文科研究生的问题意识,主要是采用反复阅读和大量阅读的方式,感受经典文本对问题的梳理和提炼方法,体验经典文本对问题的理解和阐释思路,捕捉经典文本围绕问题而展开的独特叙事方式,进而在阅读的认知、体验和共鸣中逐渐培养文科研究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而言,经典阅读是其学术研究的根基,决定着他们在学术道路上前行的远近。对经典阅读而言,曾出现过三种阐释观,即文本中心论、作者中心论与读者中心论,三者各有其见,也各有其蔽。对于研究生而言,经典阅读是一种探寻真理的研究,其阐释逻辑是:读懂,即运用经典,诠释文本的启示;读对,即回归经典,澄明作者的意旨;读新,即反思经典,阐明自己的主张;从而实现经典阅读与学术研究的融合,达成“读本经典、写篇论文”的阐释效果。  相似文献   

3.
如何培养出一流的社会科学创新型研究人才,是当前中国大学社会科学教育中无法回避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当前大学社会科学教育未能充分激发研究生主体性,研究生教育仍然是以填鸭式教育为主。要培养一流创新型研究人才,就必须对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中的经典阅读和经验训练有深刻认识,必须相信学生。一旦研究生的学习主体性建立起来,他们就会在阅读经典和训练经验两方面都取得填鸭式教育所不可比拟的成绩,也就可以培养出大批一流的社会科学研究者。  相似文献   

4.
加强文科研究生经典阅读能力培养,要在启发自觉中激发研读经典原著的动力和兴趣,在培养环节中规范研读经典原著的内容和要求,引领学术前沿中实现经典原著与学术科研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5.
专业阅读是研究生培养工作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是文科专业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基础.以社会学、人类学专业为例,从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方式、阅读与学位论文的关系、阅读心态、做读书笔记的方法、阅读时间安排、如何撰写阅读报告七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有效地进行专业阅读这个问题,以期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工作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特色理工学科全面、完整、动态的文献阅读制度和经典文献参考体系,改革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学科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全面建立以科研为导向、以学科专业为平台、以学术团队为指导主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加快人文社会科学高层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人文教育作为关于文化和人性的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高校普遍重视人文教育,注重在基础课程教学、专业学习与研究以及学位论文撰写等环节开展人文教育,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表现为课程不够丰富、导师力量偏弱以及学生人文素养有待提高。加强研究生人文教育,需要牢固树立三个意识,即课程意识、导师意识和自我意识,并从培养目标、经典阅读、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等四个方面着力推进,进而稳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造就一批具有学识扎实、理想坚定、境界高远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8.
以文艺学研究生的培养为例,指出研究生读书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二是"怎样读".阐述了研究生阅读经典的基本原则:有兴趣、有目的地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读;理论经典与文学经典相结合;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专业阅读、专业思考和专业写作构成了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内容,但如何阅读、如何思考和如何写作事关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导师对此负有相当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方强 《教育教学论坛》2019,(27):233-234
文献阅读为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它对生态学研究生的培养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价值作用。为进一步探究文献阅读与生态学研究生培养的关系,笔者以《文献阅读与生态学研究生培养》为课题,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相关概念阐述入手,对文献阅读与生态学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研究生工作成果评价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