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一曲传统中国民歌《茉莉花》,在万里之遥的肯尼亚唱起。当地时间4月29日上午9点20分,正在肯尼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下榻饭店亲切会见了内罗毕孔子学院全体师生,并在现场与师生一同合唱《茉莉花》。当年轻的肯尼亚女学生问:“胡主席,我们刚才唱的《茉莉花》  相似文献   

2.
民歌《茉莉花》是我国众多优秀民歌作品中的典范之作,它的传播与分布地区极为广泛。但在传唱过程中,由于地域环境、音调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了诸多《茉莉花》的"变体"形态,如山西、河北等不同形态的《茉莉花》。它们与江苏的《茉莉花》形成了一个主题相同的民歌"家庭",即在同宗下产生了嬗变。本文即围绕江苏《茉莉花》的基本形态以及其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变体形态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茉莉花》是苏教版音乐七年级(上)第四单元中的民歌,几千年来,丰富多彩的各族民歌在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茉莉花》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河北、河南、东北、江西、山西的《茉莉花》都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一、选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二、教学内容:1.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2.欣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三、学情分析:江苏民歌《茉莉花》虽然有的学生有点熟悉,但并不了解它所蕴涵的精神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茉莉花》是苏教版音乐七年级(上)第四单元中的民歌,几千年来,丰富多彩的各族民歌在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茉莉花》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河北、河南、东北、江西、山西的《茉莉花》都各具特色,其中以江苏民  相似文献   

6.
泰国、日本、蒙古等国学生表演的中国少数民族歌曲大联唱;津巴布韦和肯尼亚学生表演的《你是我的茉莉花》;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老挝三国学生表演的京剧联唱;挪威、俄罗斯等国学生表演的中国功夫;拉丁美洲学生表演的三句半……  相似文献   

7.
《茉莉花》是清代以来流传于全国的民间小调,它是一首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汉族民歌.它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本文将对江苏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进行比较与分析,让人们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学界很少关注《一粒麦种》中"森林"这个象征意象,也忽视了它深刻的象征意义以及英国对肯尼亚的殖民统治问题。本文将"森林"作为切入点,将其置于英国殖民肯尼亚这一历史语境中,解读其深刻的象征意义,森林不仅象征爱情、同时也象征自由与希望,同时揭露英国在肯尼亚殖民的历史真相以及殖民对肯尼亚人民的迫害,分析肯尼亚人民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肯尼亚的未来抱有的殷切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歌剧《图兰朵》是普契尼的不朽之作。这部以中国故事为题材的《图兰朵》是普契尼的最后一部作品。歌剧从中国素材、传统乐器、民间音调等方面大力渲染了"中国风",并成功运用了极具中国色彩的"茉莉花"这一清新优雅的旋律,使得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得到完美的融合。本文将从歌剧《图兰朵》中所体现的"中国风"、歌剧《图兰朵》中丰富多彩的"茉莉花"两方面,探究歌剧《图兰多》的艺术魅力之根源。  相似文献   

10.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一曲婉转动听的《茉莉花》从小窗飘出。是谁在弹奏?哦,原来是多才多艺的我在拉二胡。说起二胡,我和它可是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是它把我带入了音乐的殿堂,在阴暗的角落,为我打开了一扇心灵的天窗。刚开始拉二胡时,我的手型总是固定不好,手心里也直冒汗,左手一个劲  相似文献   

11.
各地都有不同甚至差别迥异的《茉莉花》版本。本文从两首流传不同地域民歌入手,介绍《茉莉花》的起源和流变,重点从音乐学角度分析两首《茉莉花》,后通过《茉莉花》的影响引出中国民歌在新时代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往往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它包括课堂教学的顶层设计(整体架构)与教学引导策略(教学实施路径)。我在面向高中生的"赏析江苏民歌《茉莉花》"一课的教学设计中,从《茉莉花》的音乐文化之美、音乐形态之美、音乐情韵之美、音乐足迹之美等四个方面去架构课堂,依据由表及里、由点及面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关注、体验、比较、探究等课堂活动去认识《茉莉花》的艺术、文化价值,获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13.
1926年4月25日晚,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在灯火辉煌的米兰斯卡拉剧院举行盛大首演,中国民歌《茉莉花》成为贯穿全剧的主旋律之一。《茉莉花》是普契尼1920年从他的朋友、曾经出任意大利驻中国领事的法西尼公爵家的八音盒中"捡"来的宝贝。他将这首"很中国的音乐"多次用男声合唱、女声合唱、交响乐队等形式巧妙地运用在歌剧里,还改编成合唱曲《月亮出来了》。借着《图兰朵》的盛名,这首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的  相似文献   

14.
我打开录音机,在轻柔的江南民歌《茉莉花》的乐声中,我微笑着问:"你们听过这首歌吗,知道它的名字吗?"学生们纷纷说知道,歌名叫《茉莉花》。我开心地表扬学生们见多识广,"可你们知道吗,这可是一首地地道道的表述早恋情结的‘情歌’哩"。此时,教室里开始出现笑声、小  相似文献   

15.
芬芳茉莉     
【情感目标】能够从本课学习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教学内容】歌曲《茉莉花》【教材分析】1、合唱《茉莉花》杨鸿年教授改编的童声合唱《茉莉花》,运用精炼的作曲技法,充分发挥童声的音色特点,很好地描绘了歌曲的意境,表现了歌曲内容。本课中的二部合唱是选取合唱中的一部分来演唱  相似文献   

16.
陈莺 《儿童音乐》2007,(11):44-46
教学目标:1.学习演唱江苏民歌小调《茉莉花》,学会用优美的歌声表现茉莉花的淡雅、清香。2.通过演唱、演奏、欣赏等活动,感受不同版本、不同音色的《茉莉花》中所含的相关文化。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悠长、流畅的气息演唱歌曲。  相似文献   

17.
牛晓 《贵州教育》2022,(9):47-48
<正>一、利用区域优势,发现民族文化1.歌曲《茉莉花》的起源。“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据介绍,《茉莉花》起源于明代,明朝皇帝朱元璋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为惩治官员腐败,他不惜使用严刑峻法整顿吏治。一日,重臣常遇春、徐达和沐英聚会,他们想到现在战战兢兢的官场生活,不禁感慨万分,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茉莉花》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民歌,它的旋律柔美悠扬,深受人民的喜爱。著名的旅澳作曲家、钢琴家储望华先生以西方现代作曲技法重新演绎出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艺术气质与内涵。文章对钢琴独奏曲《茉莉花》从素材选用、曲式结构、和声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充分感受该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在一次公开课上,伴随着悠扬的萨克斯曲——《茉莉花》,一位年轻的女教师优雅地打开了多媒体课件,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便定格在大屏幕上。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公开课上,伴随着悠扬的萨克斯曲——《茉莉花》,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以“淡人”的方式定格在大屏幕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