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是这些年来同行们和广大读者常议的话题。数码时代的发展和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给当今新闻摄影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在高时效性的同时,也为新闻图片造假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上少数作者功利心重,新闻道德意识淡薄,缺乏学习和钻研精神等,至使新闻图片造假现象时有发生。坚持新闻图片完全真实是永恒不变的原则,必须要做到真人真事,而且要求做到画面的自然、生动、鲜活、准确。  相似文献   

2.
<正>数码影像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从事新闻传播的图片编辑来说无论在工作方式还是工作理念上都带来强烈冲击,在面对愈演愈烈的数字图片造假问题时,也对图片编辑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一、图片造假的根源及危害数码技术的泛滥、新闻道德缺失、媒体之间的恶性竞争以及主管部门监管不利是造成新闻照片造假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2004年4月,美国《洛杉矶时报》某记者参选普利策奖的照片被检测出造假,为《洛杉矶时报》带来了不小损  相似文献   

3.
如今报刊上,造假或谓之为"摆拍""启发""加工"过的新闻图片日趋增多. 2006年8月7日,世界新闻摄影界发生了一件大事:路透社郑重宣布撤回先前发布的920多张新闻图片.为什么?因为一个名叫阿德南·哈吉的黎巴嫩自由摄影记者,向路透社提供的图片发表后遭人举报造假,并被证实.  相似文献   

4.
如今报刊上,造假或谓之为"摆拍""启发""加工"过的新闻图片日趋增多. 2006年8月7日,世界新闻摄影界发生了一件大事:路透社郑重宣布撤回先前发布的920多张新闻图片.为什么?因为一个名叫阿德南·哈吉的黎巴嫩自由摄影记者,向路透社提供的图片发表后遭人举报造假,并被证实.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读图时代,读者打开一张报纸。吸引他们眼球的,常常是图片新闻;读者首先选择的,也常常是图片新闻。读者对图片新闻的重视和喜爱越来越强烈。如何提供高质量的图片新闻.满足读者对图片新闻的阅读需求。成为摄影人、特别是军事新闻摄影人的不懈追求。数码时代的到来,在速度和内存等技术为我们带来诸多便捷。使我们可以边拍边传的同时,也使图片新闻的造假变得越来越容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数字化摄影技术及图像处理技术越来越普遍地融入到新闻摄影之中,极大地提高了新闻图片报道的时效性,然而不可讳言,日益普及的数字技术也为新闻图片的造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说.新闻图片的真实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威胁.那么如何维护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就成为目前新闻媒体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视觉传播是数字时代大背景下的核心力量,新闻图片对用户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本文以当今新闻摄影造假现象为出发点,对产生造假现象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宣琦 《军事记者》2011,(9):57-57
7月8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网上流传的“北京暴雨七景”图片中竟有3张造假,“忽悠”了网民,再次引发网上对虚假新闻图片的热议,引起人们对网络信息公信力和诚信度的质疑。在互联网图片信息泛滥、虚假新闻图片频发的今天,也给网上军事新闻图片带来新的挑战,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9.
数位图技术发展使图片造假成为可能。随着数位图技术的普及,在这新技术传播环境下对新闻摄影最直接的冲击是图片获取的伦理问题。新技术发展下的伦理环境其中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图片生产的伦理问题、图片主题的伦理问题、图片传播的伦理问题等一系列问题。而未来图片伦理新动向,新闻图片传播伦理状况的改善将是一个长期持久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肖勇 《传媒观察》2008,(5):20-21
近来,新闻摄影界频频发生的“假照片”事件,让世人有点谈“照”色变,看到画面完美的数码图片就怀疑是不是PS了。Photoshop等数码影像编辑软件的强大功能,在成为摄影人最佳“助手”的同时,也为新闻图片造假开启了方便之门。一些人通过它轻而易举地对图片中的视觉元素进行移除、换位、缩放和增减,这要比他们现场抓拍一张画面到位的新闻图片容易多了。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随着媒体形式、拍摄设备以及图片传播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新闻摄影在迎来全新机遇的同时,面临造假现象频发、图片版权受损、摄影记者的特权被弱化等严峻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从完善新闻摄影工作机制、打破传统新闻摄影思维、打造多元化新闻摄影队伍、提高新闻摄影记者的素养和能力以及加强媒体融合等方面入手,可以让新闻摄影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早在数码技术出现之前,新闻摄影报道中伪造事件、违背常规、违背事实、移花接木、暗房搞鬼等假照片就已存在,而数字化影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使这种数码作品造假更加容易。一些“精彩绝伦”的新闻图片会使人们对其真实性产生疑问,那么怎样加强数码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呢?  相似文献   

13.
刘为强想靠一张照片出名的愿望实现了,而且比他想象的更出名,但这是他未曾想象的恶名.他的新闻摄影照片<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获得央视年度新闻图片奖以后,被网民发现是合成造假之作.  相似文献   

14.
李琛  王之璞 《今传媒》2013,(11):54-55
随着当代社会科技的发展,许多旧年的“假”新闻大白于天下,但“有图无真相”的诚信缺失现象仍然屡见不鲜。针对这些现象,本文以国外及国内近几十年的经典新闻造假图片案例,探讨当今大众传媒视域下有图无真相现象。  相似文献   

15.
李东平 《现代声像档案》2007,9(1):I0030-I0031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以及图片处理软件的完善,近年来,在新闻摄影领域中,假新闻图片的数量逐渐增多,造假技术也不断提高,有的假新闻图片鱼目混珠,在新闻媒体、摄影大赛中频频亮相,并获奖。怎样杜绝假新闻图片,维护新闻摄影的真实性?目前,已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本报第15届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中,参加评选的10余位评委还专门就此问题展开了商讨。近几期,在本报所刊发的作品中,也有个别作品引起了读者的质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码相机逐渐普及,手机拍摄功能也日益强化,图片修改软件造假的简单化,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与时效性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本文简单阐述了新闻摄影的概况,指出数字时代下,随着科技的发展,新闻摄影所具有的一定优势以及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荣辱榜     
《青年记者》2008,(4):2-3
2007年度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频道)揭晓,CCTV年度十大新闻图片铜奖作品被指造假,漫画袋乌龙院》山东遭盗版 抓获违法经销商,美电影巨头起诉迅雷 索赔700万版权赔偿.  相似文献   

18.
8月30日,由新华社中国图片总汇(Photomall)、五洲传播图片库(ChinaFotoPress)、人民图片网(Photobase)、中国新闻图片网(Cnsphoto)和东方IC图片中心(imaginechina)等国内权威图片网站(图片库)联合商议制定的《图片网站抵制虚假图片联合公告》正式颁布并生效。今后,凡向五大网站提供虚假图片,情节严重者,这五大图片网站将联合取消该签约摄影师的资格,并在各自网站公布其造假行为。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08年才几个月,假新闻照片事件就时有发生。CCTV影响2006年度新闻记忆特别节目图片奖《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刘为强摄)被曝光造假。《人民摄影》2007年度新闻摄影比赛刚刚揭晓,获非突发新闻组照金奖的《为什么不回家》(王一摄),因涉嫌有假,被取消获奖资格。2004年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自然与环境保护新闻类单幅金奖《广场鸽接种禽流感  相似文献   

20.
7月19日,一则"美联社造假新闻照片夸大西安暴雨"的新闻引起众多网民关注。新闻称:美联社7月15日在不经意间刊登了一张有意夸大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区水灾的新闻照片,后经确认此图片经过电脑处理(见图一)。16日,美联社通知各合作单位将此图片撤销,并对提供照片的摄影记者给予"开除"的处罚。某媒体戏称:美联社"人工降雨",制造洪水猛兽。由此,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真实性问题重新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