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试论心理学研究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冲突与趋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整个发展历史看,心理学形成了以科学主义研究取向为中心和以人文主义研究取向为中心的两大阵营,在研究策略、模式、范畴等方面展开激烈的争论;科学主义研究取向试图扼杀其它心理学研究取向未果,人文主义研究取向力图与之抗衡不支,从而造成心理学的“不统一”危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认知革命、后现代哲学思潮和本土化运动的推动,给心理学发展带来了新契机,这两大阵营日趋弥合。面对这种历史发展形态,我们必须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实现研究多元化,加强理论建设,并促进本土心理学研究,才能进一步深化心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科学主义心理学以自然科学为标杆,曾给心理学带来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使实证主义方法论在心理学领域中处于一种主流地位。但随着外国环境的变化,实证主义方法论又成为心理学发展的“瓶颈”。一些心理学家看准了后现代思潮给心理学带来的潜在利润,从而成为推动心理学创新的初级行为团体,并企图造就心理学的理想归宿。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自建立之初起就存在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对立的认识,同时认为心理学具有科学性的几种观点也各不相同,本文以现代的“科学标准”为根据,从心理学的定义、特征入手,分析探讨了现代心理的科学特征和科学性以及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主客观问题是关系到心理学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如何以客观无私的方法去解构带有主观性的心灵,是心理学家们面临的难题之一.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形成了心理学中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奉行的符合论真理观的科学主义心理学和奉行相对主义真理观的后现代心理学.基于普特南内在实在论哲学的立场上,分析了两种真理观的内涵、表现及其是非功过,并重点阐释了普特南哲学对于心理知识观重构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心理学概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后现代心理学家反对以往的心理学理论和流派把心理或行为看作是一个独立于研究的“实体”。后现代心理学的典型特征是反对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它认为心理现象并不是一种“精神实在”,而是一种化的社会建构。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建构论,多元化论、后现代女性心理学都是后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6.
表演心理学作为后现代心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提出以一种新的发展式表演方法论取代传统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范式,其目的是使心理学的研究重新关注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的发展。维特根斯坦思想是表演心理学产生的主要哲学源流,它对心理哲学中的科学主义、传统哲学的批判及其实践哲学、治疗哲学的思想都对表演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隶属于后现代心理学思潮的社会建构论,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格根所倡导。它一开始便竭力瓦解现代心理学的基石,全面挑战现代心理学的传统解释,在心理学界发起了一场理论革命。它在与现代主流心理学的遭遇战中,兼容了非主流的人主义心理学(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张,注重整体性、历史情境性、价值涉入。同时也改造了科学主义心理学如认知心理学、认知发展科学,成为发展他们的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研究取向的心理学。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科学心理学受其狭隘的科学观的影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缺乏“人性”的科学;人文取向的心理学强调人的存在、价值及意义,使“人性”这一主题重新回到心理学研究中来。心理学要结束危机,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必须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其唯科学主义的狭隘的科学观,重构一种与自身性质相符的新的大科学观——科学人文主义,以实现心理学科学化与人性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9.
笔者试图透过后现代的视野 ,从 5个方面对科学主义心理学所信守的五大原则立场进行了批驳 ,旨在说明心理学有可能在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导引下 ,踏上迈向后现代的末班车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主义心理学以自然科学为标杆,曾给心理学带来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使实证主义方法论在心理学领域中处于一种主流地位.但随着外围环境的变化,实证主义方法论又成为心理学发展的"瓶颈".一些心理学家看准了后现代思潮给心理学带来的潜在利润,从而成为推动心理学创新的初级行为团体,并企图造就心理学的理想归宿.  相似文献   

11.
审视与扬弃--后现代社会心理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力主多元论,蔑视限制,主张创新。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现代心理学的弊端进行批判和解构,提出针锋相对的观点。虽然未免极端,但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西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及其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布尔的研究证实了西方心理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文化的存在。本文分析了两种文化的本质特点,认为两种文化的对峙主要是由于科学主义文化的霸权地位引起的。随着向后现代的转变,实证主义的衰落,理论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学中的两种文化极有可能从对峙走向整合  相似文献   

13.
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危机及其超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方心理学的危机本质上是方法论的危机。业已确立的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人文科学心理学方法论、整合立场的心理学方法论,从各自的角度展示了人的部分本质,但均无力构筑出人的完整形象。西方心理学方法论危机的超越,关键在于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看待人的本质,确立与人的本性相适应的心理学研究方式———心理学的整合视野,由此实现彻底的科学主义与彻底的人本主义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文化思潮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的文化运动,它对包括心理学等诸多领域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作为后现代文化思潮的产物及组成部分,实现了心理学中的文化意识的衍变.文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是文化的投射,而文化建构主义认为心理与文化是相互建构的关系.文化建构主义开启了一种新的心理科学观、理论观,大大拓宽了心理学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试论心理学的整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整合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作为两种哲学思潮,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的发展沿着两条道路在前进:一条是科学心理学的发展道路,它从一开始就深深地打上科学主义的烙印,在其100多年的发展中,走过了一条曲折、迂回的道路:另一条是人文心理学的发展道路,虽不是主流,但却连绵不绝,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曾经,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是何等的对立.但是,当前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正趋于整合.那么,心理学将何去何从?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给出心理学未来走向的一种推测.  相似文献   

16.
论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与立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为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与立场: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笃信客观普适性真理;坚持以方法为中心;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固守人为机器的模型。认为尽管科学主义心理学所奉行的基本原则和立场,体现了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时代精神,也为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乃至有目共睹的长足进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为心理学直面人生、服务社会、揭示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本质隐设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从作为独立的学科发展伊始,就表现为科学主义研究取向和人本主义研究取向的分歧。科学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又称狭义的科学心理学,其立足于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遵循自然科学的研究原则,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流。本文就构造主义、行为主义、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等科学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在研究对象、方法论及其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选择性的回顾与阐述,对心理学科学主义取向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存在着人主义和科学主义两种相对立的研究倾向。人主义倾向的心理学具有其本身的特点。每当科学主义倾向的心理学发展面临危机时,人主义倾向的心理学就能得到蓬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后现代心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取向,表演心理学在人的学习与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根据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表演理论把教育模式分为获得式与发展式两类。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的无能为力,表演心理学指出,要使学校教育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就必须对原有的模式进行解构。基于发展式表演的研究,表演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后现代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五四”精神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是全面、深刻的。受其影响,我国的科学心理学迅速构建和发展起来,并确立了以科学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发展道路。“五四”精神对我国心理学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促进了现代科学心理学在我国的创建与发展,确立了实证心理学和实证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主导地位,促进了实证研究的迅速开展。其消极影响主要有:易导致对我国古代丰富的心理学思想的轻视乃至抛弃,易使人们忽视我国传统文化在心理学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从而导致对我国古代的在当今心理学发展中仍有重要作用的方法或方法论的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