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的同时,必须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规章制度,以及建立经营者禁入制度等是激励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有公司从组织形式上看,已经建立了较完备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却是失灵的.其主要原因:一是国有资产委托人的委托行为和受托人的受托行为偏离市场效率原则;二是国有公司股权结构的畸形;三是国有公司监事会监督不力和董事会缺乏“独立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失灵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存在实施对象不明确、年薪结构不合理、总体水平偏低、经营者收益与责任不对称、外部条件不完善等问题,应明确年薪制的实施对象为总经理一人、完善风险收入的结构、实行风险抵押和风险基金制度、健全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培育国内职业经理人市场。  相似文献   

4.
首先阐述了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法理念,并论述了法人治理结构对于保护股东、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其次在评析国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和缺陷,即股权结构不合理,股东大会的权力难以到位,董事会运作不规范,监事会监督作用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新老三会”关系没有理顺等。最后,建议通过修改《公司法》、《商业银行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等相关法律来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期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5.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仍有不少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不完善,影响了企业的有效运作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需要从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进企业外部治理机制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完善国有及国有资产控股公司治理结构已成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深化公司制改革的必要举措。对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一股独大”为特点的国有及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现状出发,着眼未来发展,采取相应措施去不断完善委托代理结构、股东治理结构、企业经营者治理结构、融资治理结构、资本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当前多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不完善,已成为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必须充分发挥董事会的科学决策与监控功能,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约束功能,充分发挥作为权力机构的股东大会的把关与民主监督功能,以及建立三机构相互的制衡机制,从而形成各负其责,相互协调,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科学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完善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存在国有股人格化代表缺位,股权集中而又面临制度性障碍,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上市公司内外部约束、激励机制失衡,低效运作等情况。要完善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必须积极推进国有股的流通和减持,完善资本市场,加快国有股股东归位,引入多重利益主体,力促形成制衡、有效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系,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和原则.本文将阐明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并说明在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深化国企改革实践和理论中需要继续探索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突出特点是“政府干扰和内部人控制并存”,融资体制,国资管理体制,国有股权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股权结构不规范,导致法人治理效率不高,要加快“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必须从企业融资入手,充分解决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进入企业方式的选择,证券市场和银行的监督机制形成,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机构和制衡体系的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该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改进和完善的可能途径:从变革国有股权的代理关系入手,通过在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和现在的国有企业之间设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来实现国有股权代理职能与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的分离;通过构建以机构或银行持股为主体的股权机构,特别借助于主银行的相机治理机制来有效地控制“内部人控制”;通过培育公司内经理市场和完善公司内部职工持股来进一步增强对公司经理的有效约束,进而提高国有企业的代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国有企业一直面临着如何强化资产监管课题。国有资产流失主要发生在企业经营管理、重组改制过程和一些违法犯罪活动中。原因在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主管人员选用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主体缺乏权威性。可采取健全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法规制度、建立党管干部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的人才选拔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坚持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对策,从而强化国有资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试论我国当前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公司由于国有股独大使得“内部人控制”严重,治理结构制衡功能弱化。本文分析了国有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建议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培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生长的“土壤”,强化外部约束机制和内部监督机制达到重整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本文认为,深化青海省国有企业改革应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国有资产运营的宏观调控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该文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改进和完善的可能途径:从变革国有股权的代理关系入手,通过在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和现在的国有企业之间设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来实现国有股权代理职能与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的分离;通过构建以机构或银行持股为主体的股权机构,特别是借助于主银行的相机治理机制来有效地控制“内部人控制”;通过培育公司内经理市场和完善公司内部职工持股来进一步增强对公司经理的有效约束,进而提高国有企业的代理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在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国有企业一直面临着如何强化资产监管课题。国有资产流失主要发生在企业经营管理、重组改制过程和一些违法犯罪活动中。原因在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主管人员选用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主体缺乏权威性。可采取健全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法规制度、建立党管干部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的人才选拔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坚持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对策,从而强化国有资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产生的特殊之处在于国有企业中委托代理关系的链条过长,“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严重。通过分析国有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从法律的角度进行防范,首先是国有企业经营者任免上的去行政化;在激励方面,主要是完善以股票期权为主的中长期激励制度和精神激励制度;在监督方面,首先要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问题,然后是加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同时,还应该完善以董事会建设为主的企业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约束与激励机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严重不符,这不仅阻碍了国有企业效率的提高和进一步发展,还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所以国有企业经营者约束与激励问题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过程中存在国有资产严重流失问题,为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要重点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国家股权与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问题,国有股份的主体问题,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和配套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不良行为已经成为阻碍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危害极大,而且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 有效防范国有企业经营者不良行为的措施是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现代化企业制度,推动企业家职业化,构建有效 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