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质变,它是对资本和私有制的否定,也是人性升华的关键。公有制是一个权利体系,它以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个人所有权为根本权利,派生占有权、经营权等一系列权利,所有权主体对其派生权利的控制和监督,是公有制得以建立、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内容。初级公有制的改革,着眼点应在于此。  相似文献   

2.
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是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基本属性的提炼和抽象。但坚持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一条重要原则。 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体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剩余产品索取权,四权合一于某个个人,才是真正含义上的私有制。股份制和其它混合所有制企业,是一种间接意义的公有制。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除数量和质量优势外,着重体现在主导作用和控制力上。国有经济可以并应该大幅度地退出不具命脉地位的部门和行业。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作为社会第三产业一部分的高校后勤,应把改变单一的所有制作为深化后勤改革的内容之一。过去高校后勤同社会一样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的单一国家所有制,所有制“越纯越好”,“越纯越是社会主义”,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十多年来高校后勤改革,在所有制问题上触动不大。所有制包括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前一段时期后勤改革有所触动的也仅是在单一的公有制条件下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了适度分离,实行承包制也只是将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是简单地缩减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真正的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应是壮大国有企业的力量。国有企业的改革也不能照搬任何西方经济理论,必须从探讨国有企业权利体系的特性入手,其核心是建立国有企业所有权主体对占有权主体的有效制约和激励机制,关键是使国有企业职工作为所有权主体的权利明确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国有企业享有法人所有权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本文认为,国有企业对财产享有的占有权、使用权和处分权的总和并不等于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并不是国有企业成为法人的必备条件。国有企业只要拥有对财产的占有使用和处分权,同样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  相似文献   

6.
改革初期,对国企的股份制改革曾其说不一.经过二十多年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表明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找到了一个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形式,是国企改革的重大突破.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国有企业适应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需要;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合市场经济环境,国企必须改革。改革的第一步是使各个国企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这是通过国企的所有权、经营权分离解决的。但两权分离后,出现国企经济效益低下和大面积亏损的现象,这主要是腐败所致;而腐败的根源则是国企内部个人经营者和国企的公有制性质之间的矛盾。所以国企的改革应坚持公有制方向,把国企经营权从个人转到职工全体手中。  相似文献   

8.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否得到全面提高,有赖于学校的环境、教师的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教师的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要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尤其要注重对包括管理人员在内的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的提高,在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我作为一个管理干部,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形成了自己下面的一些看法。1.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有不同的理论内涵所谓公有制指的是所有制性质。即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均属国家(全民)或集体所有,属生产关系范畴。我国现阶段…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有企业三个方面论述了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市场经济,必须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公有制关系以及国有企业进行彻底的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其有效运行赖以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从权利客体的角度对权利进行定性,是认识权利性质的根本方法.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财产关系,需建立全新的以财产利益为客体,所有权和占有权相平行的物权二元结构理论.在此结构中股权是以股份为客体的所有权,法人财产权为占有权.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质上即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切实保证人民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必须首先确立宪法权威,因为宪法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和依据,没有宪法权威,不按宪法办事,便没有现代民主政治;同时还要强化社会公职人员的公仆意识,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条件,只有公职人员充分意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才能用好人民的权力,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2.
监督权是民主缸会中不可缺少的权利,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民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年来,由于没有专门的立法界定新闻媒体的权利和义务,新闻舆论监督权屡屡受到侵犯,舆论媒体侵权行为也时有发生,因而,我国迫切需要制定《舆论监督法》或《新闻法》,对新闻舆论监督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3.
对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再认识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扩大办学自主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政府政策的基本点是经济的考虑,而不是“学术自治”的要求,作为政府的行政让渡,“落实”成为一个漫长的过程。学校法人性质和办学自主权法律属性的不确定,以及社会法治意识的淡漠,使法律实际被空置。由于制度性变革相对滞后,制度短缺尤其突出,使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权利得不到保障。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落而不实,需要审视“办学自主权”本身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民主化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已写进我国宪法,这是建国以来法治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所取得的最高成就,依法治国首先必须依宪治国,切实维护宪法权威,这就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解决好法治本身的问题以及强化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实现这一方略,就必须树立起法律的权威性。但在实践中法律的权威性并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因此,探讨树立法律权威有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是列宁法律思想中贯穿始终的一根主线。在领导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列宁十分重视法律的作用,主张依法治国;提出党应当通过苏维埃机关在苏维埃宪法的范围内来贯彻自己的决定;强调从严治党,对共产党员的惩办应比对非党人员加倍严厉;要求在全民中加强法制教育,树立法制观念,以培养对社会主义法律的真诚信仰。列宁法律权威观构成其依法治国理论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界定的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国有公司、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徇私舞弊、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处以刑罚处罚的犯罪.此类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一是危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基础;二是危害国家财产所有权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危害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三是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文章对乐山市十年来职务犯罪中侵犯财产型案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对此类犯罪的规律、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预防职务犯罪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意识形态领导权关系到国家的意识形态主权、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命运、综合国力和党的执政能力,必须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力、竞争力、渗透力、服务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财产申报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需要。1995年《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的申报主体不完整,其范围过于狭窄,受理机构缺乏监管权威,纪律处分缺乏刚性。完善财产申报制度,要加快制定家庭财产申报法,合理确定申报主体,扩大财产申报范围,细化申报的种类与时限,设立权威的受理机构,规范申报档案的管理,加重对违反申报法的行为的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