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属关系及其称谓的研究,是探讨语言与文化关系的一个典型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亲属关系的起点和纽带的婚姻制度,也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尔雅·释亲》详细而完备地记录了我国早期社会的亲属称谓,同时通过亲属关系和称谓也反映了当时特殊的婚姻形态。而《释亲》中“妻党”子目更反映了明显带有母系社会残余的婚姻制度,本文拟从“妻党”的经文条目对其记录的亲属称谓予以考释,说明来源,并对其所体现出来的婚姻制度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亲属称谓词在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属于使用频率很高的最常用、而且稳定性很强的基本词汇,因而对于它们的研究也就自然而然成为词汇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其次,亲属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基础,作为它的载体或者说直接反映形式的亲属称谓词,又与人们的社会日常生活关系极为密切,通过对这些亲属称谓词的深入探讨,还可以从中发现诸如一定的社会历史及人口发展演变的痕迹和线索、社会伦理关系的演进、特殊的社会意识、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思想感情等等更加深厚、更广泛的文化内涵。因此,亲属称谓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也就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词汇…  相似文献   

3.
称谓,"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角色的称呼,这种称呼总是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①中国古代社会亲属称谓之丰富完备在世界上都是无与伦比的,成书于秦末汉初的<尔雅>列专章"释亲"分宗族、母党、妻党、婚姻四大类来解释古代的亲属称谓.亲属称谓不仅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血亲婚姻关系,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信息.文化的载体是语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语言在变化,作为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称谓语所传承的汉文化信息也不可避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本文选取几组亲属称谓古今对比来窥见古代文化一斑.  相似文献   

4.
杨素香 《教育与职业》2006,(20):106-107
人类学是一门广泛地研究人类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生物特性和社会特性的科学。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语言人类学,它从语义出发研究语言的社会文化功能;而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系统的性质、结构及发展规律的学科,其分支之一是人类语言学。因此,人类学和语言学不论从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语言、教育等不同的层面去理解它们的关系。本文旨在讨论人类学对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廖颂举 《现代语文》2006,(3):122-123
非亲属关系而以亲属称谓来相称的社会称谓习俗,叫作拟亲属称谓.这类词大多沿用了亲属称谓,有些则是在亲属称谓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是亲属称谓的社会化(非亲属化)形式.  相似文献   

6.
蒙古语、英语亲属称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以萨丕尔-沃尔夫假设为理论基础,对比分析蒙古语和英语称谓词的相同与不同。不同的亲属称谓系统决定语言使用者对亲属关系不同的认知方式,同时,不同的亲属称谓系统也反映出语言使用者对亲属关系独特的认知方式。本文分析两种语言中称谓词的不同,望有助于蒙古族英语学习者对英语文化,思想的理解,进而能更好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7.
席芳 《华章》2013,(25)
亲属称谓是表示亲属关系的名称。由于语言受到文化的影响,中英亲属称谓系统在称谓制、面称、泛化及称谓的人文性和宗教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家庭类型、文化价值观、礼貌原则是两种亲属称谓系统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将亲属关系分为血亲和姻亲,血亲包含了父系和母系的直系和旁系亲属,取三代以内的亲属为研究对象,对中英的称谓语系统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亲属称谓词是亲属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一地语言中亲属称谓词的使用反映着当地的文化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查研究方言中的亲属称谓系统,不但可以了解该地亲属体系的构成情况,还便于考察这种方言系统背后承载的文化意义。对于方言亲属称谓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语言现象和语义内涵,往往直接或间接地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透过汉语词汇层面,可以窥见汉民族的文化状况和词汇的文化渊源。如何称呼他人,体现出家族亲属关系和社会交际关系,也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色彩。总体上讲,汉语的称谓语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亲属称谓语系统,另一个是社会称谓语系统,本文主要从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两个方面来论述汉语称谓语的民族文化色彩义。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称谓用语差异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谓是人类社会语言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国家、民族存在不同的称谓系统和习惯,产生这种不同的深层因素在于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差异。文章将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来探讨英汉亲属称谓语、社交称谓语中的敬称和谦称以及虚拟亲属关系称谓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亲属称谓是反映人们之间亲属关系的语言符号体系,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构成了特定文化的亲属称谓体系。本文将英语和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词(背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义素分析的方法来考察英汉亲属称谓语义场的差异,继而意欲探寻差异背后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运用现代语义学和计算语言学的相关成果,从象似性角度比较汉英亲属称谓语的语音形式、语义特征与亲属关系之间的象似性特点。结果表明:1)汉英亲属称谓语的语音形式、语义特征与亲属关系之间都存在象似性。2)汉英亲属称谓语与亲属关系之间的象似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亲属关系层数和亲属关系性质,这和亲属关系的生物性是一致的。3)汉英亲属称谓语与亲属关系之间象似性程度的差异反映出汉语亲属称谓语的社会性高于英语。  相似文献   

13.
方言不仅能用来考证古音,方言词汇同样保留着古代文化的遗迹,亲属称谓往往是对古代婚姻制度的一种反映,方言中的一些特殊亲属称谓尤其是。沾化方言的特殊亲属称谓“奶”,既保留了“奶”一词在语义发展过程中某个早期阶段的状况,又是古代社会伙婚制婚姻形式在语言中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4.
亲属称谓是随着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建立而产生的语言符号,因此,从亲属称谓的多少及变化的方式可以看出社会关系,特别是亲属关系的复杂程度及亲属之间关系的亲疏.花腰彝社会是以家族亲属关系中的本家为经,以外家为纬,交织成的一个网状结构.这个网状结构在时空中无限延伸成为一个以家族为主线,以姻亲为支线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网络.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稳定的一种关系,是网络状社会关系中的关键节点.本文主要从本家和外家亲属之间的互称来探讨花腰彝亲属称谓语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王晏 《培训与研究》2009,26(4):23-26
亲属称谓是表示亲属关系的名称。由于语言受到文化的影响,英哈亲属称谓系统在称谓制、面称、泛化以及称谓的人文性和宗法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家庭类型、文化价值观、礼貌原则是两种亲属称谓系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亲属称谓是表示亲属关系的名称。由于语言受到文化的影响,英哈亲属称谓系统在称谓制、面称、泛化以及称谓的人文性和宗法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家庭类型、文化价值观、礼貌原则是两种亲属称谓系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亲属称谓系统是语言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亲属称谓系统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通过对拉祜族和怒族亲属称谓的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结构特征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文化的研究。通过比较英语和汉语的亲属称谓,揭示两种亲属称谓在内涵和外延方面的差异,并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造成这种差异的文化传统、婚姻家庭模式和宗法观念等方面的原因,提出了在英语亲属称谓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亲属称谓系统是语言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拉祜族亲属称谓系统作为拉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拉祜族亲属称谓的特点是拉祜族的家庭结构、婚姻制度及传统观念的生动反映。通过对拉祜族亲属称谓的分析,探讨其家庭结构及婚姻制度方面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亲属称谓是表示亲属关系的符号语言。本文试从语言和文化角度、结合语义成分分析方法对汉、俄、土库曼三种不同语言中的“亲属场”词汇进行对比、指出差异,进而分析蕴藏在差异之中的深层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