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臧磊 《传媒观察》2014,(4):63-64
近20年来,随着传播技术的一次次进步,传媒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报纸副刊这一概念也随着技术变革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在"碎片化"传播时代,副刊除立足本土,做足生活性、互动性、地方性外,还加强了新闻性。在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副刊的新闻性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资讯发达的全媒体时代,随着电视、网络、3G、微博、微信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普及,新媒体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传播力量,冲击着传统平面纸媒。特别是在经济转型的社会焦灼中,传统的文艺副刊更是在夹缝中艰难生存,许多报纸压缩甚至取消了副刊版面。有人提出了"纯新闻纸"的概念,甚至有人认为,副刊没落了。在这种四面楚歌的环境中,传统的  相似文献   

3.
报刊界有这样一句话:"新闻招客,副刊留客".重视报纸副刊,历来是中国报纸的优良传统.然而,随着现代传媒业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日益丰富,副刊在纸质媒体中的地位和功能日渐萎缩.面对这种困境,如何办好报纸副刊成为传媒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特质性"的副刊可以探索出许多新路子,摆脱报纸的同质化.所以,副刊并非人们茶余饭后的点缀,它亦有其文化自觉与价值.日前,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会长丁振海就"报纸副刊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4.
周湛军 《青年记者》2016,(29):34-35
多年来,盐阜大众报一直强调副刊的新闻性,特别是在舆论引导、典型塑造上主动担当主角,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地市党报,盐阜大众报两次夺得中国新闻奖,获奖的不是普通的新闻稿件,而是新闻性强的副刊稿件,出乎一般人的意料.打造新闻性的拳头产品,特别是副刊典型人物的传播,提升了党报副刊影响力,在融合传播的今天,产生了巨大作用.下面,笔者结合多年典型人物采写的实践经验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报纸副刊,尤其是党报副刊,它同正刊一样,都承担着传播新闻、传递信息、服务读者、影响生活的基本功能。因此,副刊作为新闻纸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就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从大局,突出新闻性。但副刊毕竟姓“副”,它既有与其他新闻版面的同一属性,又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它所体现的“传播新闻”的功能,是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来实现的,即人们通常称之为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媒体形式和传播形态层出不穷,不断刷新,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及生存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作为传统媒体——报纸的传统品牌的副刊,其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西安晚报》是一家拥有辉煌历史及全国性影响力的报纸,晚报副刊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传统.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报纸副刊当融合新媒体传播的优长,强化“留客”功能,突出重围,使其成为传播平台上一道独特而不可替代的风景.晚报副刊从提升新闻性与趣味性、创文化品牌、办征文及读书活动等方面探索与实践,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报纸专副刊的改革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刊专副刊在传播大众文化方面起着先导和渗透作用。在当前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研究报纸专副刊的改革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单纯的文艺副刊已不能满足读者多层次的丈化需求,“大副刊意识”是报业发展的必然。 随着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报纸版面的增加,今天的报纸没有一家只是单纯的文艺副刊,而各种  相似文献   

8.
我国报纸的文学副刊勃兴于上世纪20年代,它承载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重任,一度成为提倡、传播新思想、新思潮的绿洲。此后,文学副刊以其思想性、知识性、情感性、审美性、休闲性见长,而长时期地成为广大读者的精神家园。曾经,一个优秀的文学副刊会成为一张报纸的品牌和标志;也曾经,文学副刊的编辑们对自身的工作充满了自豪感和神圣感。但是,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副刊是把几篇散文、小说、诗歌、评论简单地编排在一起,它实际上是一种单纯的文学副刊。上个世纪初叶,在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下,文学作品因为在报纸上发表而得以快速传播,成为那个时代读者最主要的精神食粮,也使副刊成为报纸闪亮的组成部分。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了好几十年,直到本世纪初,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媒体的多元化演变,  相似文献   

10.
副刊是我国报纸的传统特色。1815年后,随着我国近代报刊的产生,报纸上便出现了以诗文为主,被人称为“报屁股”的副刊文字:后几经发展,至19世纪未,副刊已在报纸上另辟一皈,独立成型。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报纸面对广播、电视等传媒的挑战,以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强化了传播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副刊也进一步成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生周刊》多年的办报体会,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要使监狱副刊保持鲜明的时代特色,应着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朱广盛 《传媒》2014,(5):39-41
正近年来,在传媒界,媒体转型可算是一个热词。大家关心转型、讨论转型,却难以找到转型的新模式。实际上,转型的过程就是打破旧有的秩序,淘汰落后的产能,形成新的媒体生态。就报纸副刊而言,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传播的新阵地,副刊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必须尽快掌握新平台的主动权,才不会被边缘化。而平台多元化、融合互动化、内容产业化也许正是报纸副刊全媒体转型的应有之义。副刊平台多元化在政策、受众、技术、竞争诸多变量的影响下,报纸副刊的平台转型已经响起了阵阵春雷。报纸副刊的  相似文献   

12.
刘志凌 《新闻世界》2013,(10):95-96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多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一个“新媒体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当今的报纸副刊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副刊,而是一种被赋予了许多新职责的知识宝库和宣传园地。  相似文献   

13.
副刊是报纸上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文艺色彩较浓的,能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的固定的版面,随着时代的变化,副刊在经历了一次次蜕变后也渐渐成长起来.在厚题薄文的时代,副刊该怎样适应形势的变化,让自己脱颖而出,生命力长盛不衰呢?笔者在自己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武钢工人报从1978年6月起,陆续开办了《知识就是力量》、《生产技术》科技副刊,传播科技知识,深受职工欢迎。四年多来办科技副刊的实践证明,面向职工,从广大职工的实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觉悟》副刊居于“四大副刊”之首,集自主权大、时效性强、亲和性高、参与者多、普及面广的优势于一身,传播影响力仅次于《新青年》。因此,厘清中国共产党成立前《觉悟》副刊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十分必要,它的传播经验对我们当今如何将新媒体、小众媒体等信息传播工具与主流媒体联动起来,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喻健 《新闻窗》2006,(6):63-64
新闻文学是以当前发生的新闻事实为由头和题材,用文学创作手法创作出来的,通过新闻媒体及时传播的,具有一定导向性和大众阅读品味的文学作品。新闻文学是随着报纸副刊的出现而诞生,又随着报纸副刊的繁荣而兴盛的,它是文学渗透副刊、新闻渗透文学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但随着电子媒体、网络媒体、通信媒体的迅速崛起以及报纸扩张带来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传统的报纸副刊逐渐萎缩,新型副刊呈泛化、边缘化发展趋势,新闻文学面临着极大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王金福 《现代传播》2014,(4):155-156
新记《大公报》的《科学周刊》《科学副刊》(以下简称科学类副刊)以"普及科学"为主旨,详实记录了20世纪20—30年代科学传播的内容和特点,是研究近代综合类报纸科学传播的重要内容。迄今为止,关于《大公报》副刊的研究文章很多,角度各异,但从科学传播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见。为此,笔者尝试以新记《大公报》科学类副刊为例,探寻我国近代史上综合性报纸在科学传播方面的概况,分析其传播特点和传播策略,以期为探究近  相似文献   

18.
郑东青 《今传媒》2013,(2):53-55
本文通过对近十二年发表在核心期刊和各个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学位论文有关"报纸副刊"的文章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了近十二年我国报纸副刊研究四大视角:五四时期副刊研究;副刊的属性、定位;副刊目前的生存困境和新媒体时代副刊如何突围,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副刊是我国独有的报纸现象。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存世的中国报纸副刊,累计已经超过5000种。“在这些报纸副刊上,传播了进步的革命的思潮,弘扬了科学与民主的思想,针砭了时弊,呼唤了救亡,促进了文学的改良,繁荣的文学的创作,发展了文学的流派,培养了好几代的青年作家,同时了教育和滋养了一个世纪的报纸读者。”然而,随着报业经营日趋商业化,作为报纸四大部件之一的副刊。  相似文献   

20.
如何推进报纸副刊的创新与发展,发挥报纸副刊应有的文化功能,激发文化创造的活力,满足读者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回顾历史,作为一种新闻文化的传统精神资源,五四时期的<晨报副刊>,<民国日报·觉悟>、<时事新报·学灯>等著名报纸副刊至今仍有其独特的价值.这些报纸副刊启蒙大众,传播新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文以上述几家副刊为个案,探讨这些副刊的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