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的天津市中考物理试题具有坚持正确方向,突出育人导向;凸显学科特点,体现人文关怀;重视情景立意,发挥育人功能的特点。试卷坚持了“依标扣本”的“着眼点”,在遵循教育公平的前提下,由经验走向科学,抓住了“科学探究”的“着力点”;在体现学科特点的前提下,由验证走向创新,夯实了“核心素养”的“落脚点”;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下,由片面走向全面的原则,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现点”;试题从问题出发,在强化实践意识的同时,突出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全面转向素养立意的过程,不断完善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科学思维为核心,多样化情景为载体,层级化评价为手段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思辨,在写作中是一个思考、辨别、分析、辩证的思维过程。审题、立意、辩证是构成议论文立意深刻的有机整体。思辨,一直贯穿其中,唯有善于思辨,才能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审题时抽丝剥茧细化思维,分析作文材料。立意时以果溯因深化思维,辨析事件本质。辩证时关注社会现实,条分缕析地表述观点。综合运用思辨技巧,让议论文的立意逐步走向深刻。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以来,语文试卷命题发生巨变:价值取向,从“知识立意”走向“能力立意”、从侧重单维走向“兼顾三维”;命题内容,从单一走向综合、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刚性走向弹性;命题方式,增强了趣味性,注重人性化。  相似文献   

4.
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山东省高考生物科经历6个阶段,考查目标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又转向"核心素养立意",命题由经验型逐步走向标准化。在新的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选材·结构·立意合肥电厂中学赵琦笔者曾以三篇学生作文,从感情、想象、趣味三方面谈了对作文的指导,这里再以课文为例,说说选材、结构、立意在文章中的作用。选材:典型而全面这里所说的典型是指作家、艺术家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下,把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东西,经过...  相似文献   

6.
曾几何时,在"知识立意"的背景下,不少教师以及考生往往重知识而轻能力;现在由过去的"知识立意"转化为"能力立意"以后,不少人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基础知识系统的把握.在中考复习备考阶段有的教师不讲书中知识或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把时间用在强化写作、狠抓仿写、恶补综合实践、猛攻名著阅读上面,以求通过强化能力训练把成绩提升到最高.  相似文献   

7.
“千古文章意为高”,自古以来,立意往往可以体现出文章的高明之处。“意”同样是半命题作文的灵魂,它直接决定着作文能否标新立异、脱颖而出。在上期中,我们讲解了半命题作文审题与填题的技巧。其实,审题与填题的过程,也正是立意由朦胧逐渐走向清晰的过程。作文的题目已经确定,我们如何让作文之“意”完全确立,为作文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历来中考语文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也是语文中考的关键。近年来的中考一直在考话题作文。它的显著特点是开放性强,主要表现在写作角度开放,立意开放,文体开放,思维开放等方面。它的本质是鼓励创新。话题作文不限制文章的选材立意,也不规定其表达方式或体裁运用,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视野,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施展写作才能,表达个性,展示才艺,为努力创新提供了宽泛的环境。但在学生平时的写作实践中有的不顾话题,胡诌成文;有的文章虽不错,但偏离话题;有的内容空洞,没有具体的人和物;有的无病呻吟,没有真情实感。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  相似文献   

9.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汪国真说:尽管人生苦短,道路漫长,但我们总要走向远方,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请以"走向远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新课程在价值观、结构、内容、学习方式、评价以及管理等方面的重大转变呼唤高考作出相应改革.应改革高考命题与阅卷机制,实现高考内容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高考形式应由统一走向多样化,可以在分省命题的基础上试行分类高考和两阶段考试制度.高考成绩在高校招生中应由惟一标准转变为主要标准,逐步扩大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成长记录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程度.  相似文献   

11.
初中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会补充大量生动有趣的图片或文字材料,如果没有彰显教学立意,即使场面很热闹,其实学生没有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与感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选择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史料,从认识升华中体现立意;选择富有生动细节描述的史料,从体验感知中体现立意;选择存在明显认知冲突的史料,从品读感悟中体现立意。通过史料彰显教学立意,不仅仅让史料有了生命,教学有了灵魂,更让课堂有了宽度、广度、深度与温度。  相似文献   

12.
初中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会补充大量生动有趣的图片或文字材料,如果没有彰显教学立意,即使场面很热闹,其实学生没有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与感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选择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史料,从认识升华中体现立意;选择富有生动细节描述的史料,从体验感知中体现立意;选择存在明显认知冲突的史料,从品读感悟中体现立意。通过史料彰显教学立意,不仅仅让史料有了生命,教学有了灵魂,更让课堂有了宽度、广度、深度与温度。  相似文献   

13.
擂台题有人喜欢喝茶,看到鹅黄夹着碧绿,品出苦涩透着清香,让人神清气爽,感慨万千;有人喜欢饮酒,独酌群宴,令人豪气顿生,傲视天下;还有人喜欢白开水,晶莹纯正,不可一日无之。从某种角度说,未尝不可以将这些喜好视为生活态度或人生追求。请以“生活·追求”为话题,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思维角度,生发联想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擂台方山东省泰安市英雄山中学指导教师:张凤山[写作导示]这个材料给大家展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极细小的现象,但是它却让大家从中看出了更深远的…  相似文献   

14.
高考命题从“以知识立意”的传统命题思想转变到“以能力立意”的新型命题思想后,重点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现正逐步走向成熟、成型.笔者认为高考对三角函数的题型考查最能体现这一立意,即由原先比较笼统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已由过去的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进而发展到问题立意;由过去专注考查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转为重视策略性知识。可见,高考试题也在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完善。可以预见,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真正落地的时候,核心素养立意必将成为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我们不妨畅想,当高考真正转向核心素养的考查,束缚教学的应试藩篱将不复存在,政治课教学将实现本位的回归。让理想照进现实,用行动赢得未来!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的改革和考试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物理阅读题量、信息量随之增大,不少试卷还出现了专门的阅读分析题.这类试卷提供信息的形式多种多样,能较好的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科能力,真正体现了新教材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下面简单进行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的改革和考试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物理阅读题量、信息量随之增大,不少试卷还出现了专门的阅读分析题.这类试卷提供信息的形式多种多样,能较好的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科能力,真正体现了新教材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下面简单进行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中考试题是根“指挥棒”。因此,在中考试卷命题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对于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数学命题中怎样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呢?我们认为,改革传统的由知识立意命题过渡到由能力立意命题,加强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考查,是整个命题工作的关键。具体到命题中,就是要做到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好。在1999年的中考数学命题过程中,我们积极朝这方面努力。一、稳中求变今年的中考数学试卷,继承了以往几年的命题风格,稳中求变,不断改进。这“稳”除…  相似文献   

19.
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且让我的心超脱我的身体走向人群,沉浸在喜悦中,追求美好的人生吧!海伦·凯勒  相似文献   

20.
<正>仿写,主要是对言语形式、结构布局、表达方式、写作技巧或文章立意的模仿。在仿写的过程中,应遵循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由局部到整体的原则,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要稳中求胜。这样既能让学生接受,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注重由仿到放,从如下一些途径指导仿写。一、仿词,让精妙绽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