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安徽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十所本科院校中,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分析的三类大学生中,理科类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优于文科类,文科类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优于艺术类。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经济状况、体育行为和体育意识的差距,这与三个科类的学科特点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体质状况与高校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问题",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是大势所趋.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突出健康目标",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文章研究分析了大学生目前体质健康状况和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联性,为高校切实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有效地开展体育活动,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有效结合,因此应当认识到家庭体育的重要作用。本文在深入分析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因素的基础上,从家长应当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家庭体育、家庭体育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家庭体育可有效弥补学校体育的不足,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家庭体育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体育素质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近几年高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该怎样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从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多方面深入分析高校在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针对从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让社会、学校及有关部门重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课余体育是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关键保障.本研究从大学生对课余体育的主观认识和参与程度,以及影响学生体质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维度出发,探讨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6.
徐建磊 《山东教育》2005,(28):52-52
有关部门对中国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凋查表明,近十年间,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普遍存在肺活量、视力、力量性(特别是上肢力量)和耐力下降等问题。这不仅是学校和家庭的问题,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全面素质。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青少年体质和健康状况下降呢?如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制止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趋势,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将是我们研究的~个重要课题。通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影响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改善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是各医学院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郑州市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学校因素与学生自身因素等.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树立全民“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大学校与社区体育经费投入;加强学校体育文化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改革当前应试教育制度;增加体育课时,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培养中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家长督促、学生自觉,形成“社会、家庭、学校、学生自身”四位一体的体育健康促进新局面,是当前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巢湖学院学生的体质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巢湖学院学生的体质状况,掌握巢湖学院学生体质特点.通过研究,可以了解目前巢湖学院大学生健康观、生活方式、健康状况、体育观和体育健身现状,拓展大学生健康研究的新领域.通过对巢湖学院大学生生活方式、健康状况、体育观、体育健身现状的分析与研究,为合理安排公体课以及课外体育训练提供参考依据,针对性地开展一些适合巢湖学院学生心理和体质状况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水平和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同时为大学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出一些较具体的措施建议,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服务.因此,该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学术上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良教育观念、繁重课余学习负担、学校体育的缺位和不适当的生活环境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从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出发;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结合来全面提升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1.
政策分析视野中的大学生体质健康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近十年来持续下滑,且显示出弱于中学生的新趋势,这应引起全社会的警惕与关注。文章从政策学视角分析发现大学生体质健康政策法律效力阶位较低,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主体不力、政策受众缺乏正确的运动健身观等问题,是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建议推动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进入立法程序,从建立高校体育树人理念,完善高校内部相关的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升高校体育机构的政策执行力并加强对政策执行效果的监督评估,以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阳光体育运动旨在改善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可促进高校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为国家战略发展提供人才储备.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要与7号文件夹相结合,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实施主线,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为主,社区体育、家庭体育为补充,并制定相应评价考核制度,加强阳光体育校园文化建设和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实现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5,(56):90-92
目的:通过阐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性别差异和问题,提出针对促进男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教学的建议。方法:对山东省大学生2014年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分层抽样统计分析,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体育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成绩、课内外体育锻炼、健身知识掌握程度、体育与健康知识诉求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体育选课趋向"避重就轻",女生现象突出;体能锻炼与健身理论知识教学不足。建议:强化体能锻炼,建立健康体适能教学理念;加强女性体育研究,培养现代审美素养;开发学校体育大数据系统,转变传统的体育管理观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调查统计后发现,他们的体质呈逐年下降趋势,其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原因,也有家庭教育、学校环境及体育课程的原因,如何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我国一个长远的战略方针,然而最近国家关于"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引起国人的极大关注,那就是仅亚洲而言,我国目前青少年的身高和体质远不如日本。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学校体育是影响学生体质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改变目前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向、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是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所必须研究的课题。传统体育教学脱离实际,存在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体育教学的改  相似文献   

16.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学生体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校通过“三增一改”的措施,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体育健体模式,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环境,增强了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7.
单舜 《湘南学院学报》2010,31(2):99-102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学生体质与健康问题逐步被学校、社会、家庭广泛关注,对学生体质与健康的研究,也成为学校体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对体质测试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今后实施体质测试时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青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最有活力最有潜力的一部分,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非常重要。因此国家在所有高校进行了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学术界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也非常多,大部分研究表明大学生身体各项指标都不太理想,体质状况不容乐观,而且体质健康水平逐渐下降。本文通过对集宁师范学院100名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对体育教学合理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随着终身体育的呼唤,随着现代社会对人类健康要求的日益提高,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体质健康关系密不可分。根据我校近三年来学生体质测试数据显示,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究其原因,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一些不利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为此提出相应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的本质任务就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诸因素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教学因子具有较高的载荷,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影响力最大;其次是学生个体因子、学生家庭因子和社会环境因子.研究结果对指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效推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