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目前中高职教育在考试衔接方式上有代表性的模式有:广东的“3+专业技能证书”的考试模式;山东青岛的“3+2”、辽宁的“4+1”的“对口招生”模式。中职和高职打通,不必考公共理论课;对口专业课程与专业技能课考试成绩的占分比例为6:4;专业技能课在中职阶段如已获得相应的证书则该项目可予免试;五年制大专模式必然构成对中专学校生源的威胁,高职教育类型必将具有本科以上的学历教育功能,这可能是未来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浅议中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宜宾商职校于2004年7月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确定为"推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级试点院校".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函(2004)191号通知精神,试点院校应积极探索开发并推广职业资格认证,推进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探讨中职教育标准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差异和区别,提出中职教育与证书制度相结合的具体措施及办法.  相似文献   

3.
马晓全 《职教论坛》2005,(15):17-19
宜宾商职校于2004年7月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确定为“推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级试点院校”。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函(2004)191号通知精神,试点院校应积极探索开发并推广职业资格认证,推进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探讨中职教育标准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差异和区别,提出中职教育与证书制度相结合的具体措施及办法。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物学科素质教育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研究中学生物学科素质教育目标的基础上,运用教育评价理论编制了中学生物学科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量表,并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5.
STS教育(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Education)是目前在教育领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兴起的一种教育范式。生物学科是自然学科的一种,其主要特性是实验性和社会性。将STS教育理念融入生物学科教学就是为了使其充分发挥学科特有的性质。本文开拓新生物学科教育思路,完善生物学科的教学理念,围绕生物学科教学和STS教育的融合,归纳总结STS教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发展、综述STS教育特点、目标,同时分析生物学教学研究国内外现状,为设计教学课程提供材料,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县级职教中心中职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可概括为:培养合格的生产一线的熟练劳动,兼顾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围绕这两方面的目标,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统领未来20年——法国基础教育改革新法出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桦 《上海教育》2005,(12A):38-40
2005年4月23日,法国正式颁布了将统领国家未来二十年教育发展的新框架一《面向未来学校的方向与计划法》(以下简称新教育法)。该法案提出了一系列宏伟的目标:100%的学生能从学校教育中获得一种凭或证书;80%的学生获得业士凭(注:该凭是法国学生接受小学和中学教育之后获得的一个证书,也相当于大学的入学许可);50%的学生获得高等教育凭。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中职学生理想目标现状和产生中职学生理想目标现状的原因,提出了将理想目标教育贯穿与中职教育始终和方方面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1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生物学科教育价值可从学科教育价值关系中的主体(社会需要、个体需要)和客体(生物学科教育价值属性)来分析。1·1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就生物学科来说,社会需要体现在中学生物学科设置和生物学科教学总体要求上。从中学生物教学具体情况而言,生物学科的教育目  相似文献   

10.
依照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中等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探讨中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衔接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能够找寻出"双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颜秀芬 《广西教育》2004,(7B):85-86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中等职业(以下称中职)教育就一直处于低迷之中,中职学校的社会效益不断下滑:面对中职教育的严峻形势,中职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冷静而理性的思考:“大学热”、“普高热”等是影响中职教育的外部因素;办学质量不高,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后续发展乏力等才是影响中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近年来,各类中职学校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求得生存和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些学校对文化基础课教育重视不够,存在着随意削弱文化基础课的现象:中职学校突出专业课,重视对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是完全必要的,毕竟是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需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这是学生就业的现实要求,也是中职教育和普教的本质区别。但中职学校若仅满足于“技术人”、“职业人”的训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定素质结构单一,人文底气严重不足,适应能力不强,发展后劲缺失。  相似文献   

12.
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非常适合中职教育。它能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建立科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机制,推动信息技术专业快速发展。以NIT为平台,可以打造值得推广的中职信息技术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教育》2009,(5):40-40
今年中招,郑州市各中职学校计划完成6万人的招生任务,这个目标实现后,省会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1。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科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以学生认知、敬畏和关爱生命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为教育目标。生物学科在实施生命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适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延伸,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对自己、他人生命的热爱。  相似文献   

15.
《现代技能开发》2011,(7):56-56
(1)营造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2)初步推行农村中职免费教育.进一步实行农村中职国家义务教育:(3)推广职业技术资格证书.严格执行劳动准人制度:(4)将农村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纳人中职教育范畴.拓展职校生源:(5)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投人机制.保障农村职业教育发展:(6)鼓励校企合作办学,  相似文献   

16.
张启荣 《广西教育》2007,(9B):24-24,32
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可以说中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而就就业教育来说,内容分两大部分:一是就业技能教育,它是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一是就业思想教育,它是使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推荐其就业所实施的一种思想教育。中职教育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及毕业就业指导,概括起来就是就业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7.
寇志强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14):144-144,F0003
中职新生的入学教育,在中职学生学习生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中职学生心理的发展特点,本文从入学教育的意义、人学教育的内容及可实施的途径着手构建出具有中职学校特色的入学教育内容和可实施的途经,有效地解决了当前中职学校新生入学教育普遍存在的欠缺和不足。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中高职教育在考试衔接方式上有代表性的模式有:广东的"3+专业技能证书"的考试模式;山东青岛的"3+2"、辽宁的"4+1"的"对口招生"模式。中职和高职打通,不必考公共理论课;对口专业课程与专业技能课考试成绩的占分比例为6∶4;专业技能课在中职阶段如已获得相应的证书则该项目可予免试;五年制大专模式必然构成对中专学校生源的威胁,高职教育类型必将具有本科以上的学历教育功能,这可能是未来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职教论坛》2011,(31):52-52
刘洪银、林霓裳在《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17期中撰文,对农村中职免费教育财政可行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作者分析了农村实行中职免费教育的背景:2010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主要靠中等职业教育来完成;农村贫困地区家庭承担不起其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费用,农村中职发展迫切需要国家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20.
论点     
《现代技能开发》2008,(5):64-64
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关于教育行动研究;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关于中职教育成本分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