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英汉这两种语言在众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因而翻译时不能做到字字对应。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要想准确的传达原文,译者就需要对译文做出一些增补与省略。本文依据增词和减词这两种翻译技巧的特点,认为翻译中的增词与减词并非随心所欲,任意增减,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来操作。译文中所谓的增词与减词实则都是为了更加确切、更加忠实地来表达原文的意图。对此文中结合大量实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论看英译汉中的增词和减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光婕 《考试周刊》2009,(11):46-47
翻译的方法多种多样.以奈达的功能对等论为基础,依据中英文语法结构和语言习惯的不同,本文结合大量实例着重讨论了英译汉中的增词和减词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词多义现象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语言经济性和灵活性的一种体现。法律语言作为语言的一个分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多义词,其形成过程即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语言本身的原因,法律词语多义现象的产生有其必然性。法律词语的这种多义现象容易引起歧义,造成法律语言的不准确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借助法律语境、搭配习惯等因素来确定词义,从而达到正确理解和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英译汉中词的翻译的几种常见方法 :词的选择 ,词类转译 ,增词法 ,减词法 (省略法 )  相似文献   

5.
法律术语的翻译是法律英语翻译中的难点,因为法律翻译既要求语言功能上的对等又要求法律功能的对等,而翻译中却经常没有确切对等词,面对的是接近对等、部分对等和不对等几种情况。因此,针对法律术语英译中的这种不完全对等现象可使用功能对等词、扩充词义和释义等方法来翻译法律术语。  相似文献   

6.
词块是语言运用中大于单词的语言现象,它形式比较固定,并且具有语法、语义和语境的优势.本文通过分析词块学习的好处,希望尽快形成英语词块库,为学生的词块学习提供资源,同时探索英语教学的新思路,提倡词块教学,提高词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翻译活动将一种自然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自然语言,必然要合理处理语际转换间的模糊语言。以奥巴马就职演说词的英汉翻译为例,分析了模糊语言的特点与类别,提出了模糊语言的具体翻译策略为对译法、变译法、增译法和减译法等。  相似文献   

8.
王彬 《铜仁学院学报》2006,8(5):21-22,34
在现代汉语的语言中,有一些似词非词的语言现象,这类词被称为“离合词”.离合说是指运用扩展法认定有关复合词具有“可离可合”的特点的一种语法分析理论.但笔者认为事实上无离合词.笔者将从扩展法论述该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以“零X”族词为代表的一系列新词语中的词族现象,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和意艾。并探讨了产生词族现象的社会、心理以压语言本身的原田和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英汉互译中增词实例的对比分析,探讨如何运用增词技巧再现语言魅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英语的否定表达方式入手,结合法律英语的特点,应用法律语料库,从词、词组和句的层面,归纳并探讨中文法律条文中否定的英译。  相似文献   

12.
翻译技巧与一定的文体相对应,决定着某一类型的文本翻译的基本倾向。法律语言严谨,有比较强的逻辑性,应通过大量例句,从中译英和英译中两个方面说明法律文件的翻译技巧。中译英方面重点探讨选词、用词和句子结构,英译中方面重点探讨专门用语和长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法律术语翻译在法律文本的翻译中至关重要,也是法律翻译中的难点。法律术语的翻译除了要求语词之间在语义上要基本对应外,还要力求做到译出的法律术语与原文本的法律术语在法律功能上基本对等。而英汉法律术语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词源特征,针对翻译中遇到的具体情形应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的"字结构作为现代汉语的特色句式在法律文本中高频出现,对其结构的正确分析、内涵的准确理解和精确翻译是法律文本翻译质量的重要保证。基于中国刑法、合同法及英文译本,根据现代汉语"的"字结构理论,结合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和法律条文实例分析,不难发现运用词语结构、不定式、介词短语、分词结构以及状语从句等来实现"的"字结构的英译规律。辩证分析美国宪法的中文译本,可知法律英语中的条件句大部分可以转换为法律汉语中表示适用条件的"的"字结构。  相似文献   

15.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legal English and general English. Legal English relates to the legal profession. Law needs to maintain the impression of seriousness, standardization, accuracy and objectiveness, and as a result, legal English also has these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to general everyday English, the application of legal English vocabulary requires consideration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ranslation of legal content, attention is also needed to be pai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nsic linguistics. Standardized legal terms are us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legal regulations and other content to kee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ithfulness, accuracy, smoothness and consistency. In this paper, legal English vocabulary is discussed based on its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method of translation of legal content. For practical translation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methods include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and addition and omission. These methods are brief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6.
“话题-述题”结构的频繁使用构成汉语法律条文的一个明显的文体特征。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话题结构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有些包含“话题-述题”结构的汉语法律条文常成为英译的难点。汉语法律条文中常见的“话题-述题”结构有三种类型:1、主谓结构或短句;2、动宾结构;3、偏正结构。将汉语中带有“话题-述题”结构的法律条文翻译成英文时,常需要根据其语用特征,摆脱原文结构和语序的束缚,转换成条件状语、其它状语结构、或名词性短语。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严格遵循主谓结构的要求, 而汉语则遵循话题—说明的结构要求, 因此, 英汉翻译过程中主谓结构向话题—说明结构的转换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对英汉语结构的对比分析, 探讨法律翻译中主谓句向话题—说明句转换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的"字结构是中文立法语言的一大特点,是法律法规英译的一大难点。本文基于S姚arc姚evic提出的译者应发挥能动性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语言习惯的翻译观点,结合英汉语言形合、意合的差异,重点分析"的"字结构的特点与英译策略。语料为中国主要法律法规的英译本,取自"法律信息系统语料库"(CLIPS)。通过分析,发现法律法规中"的"字结构主要用于引导法律条件,表示法律假定因素、突出法律假定因素。在翻译该结构时,译者可通过添加连接词、补出隐含的中心语等策略使译文符合英语的行文习惯。  相似文献   

19.
谢燕鸿 《双语学习》2007,(9M):159-159,161
本文通过分析法律英语的特点,结合部分法律文书及法条的翻译实例,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和模糊性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结论:法律英语翻译应首先充分保证其准确性,适当使用模糊性语言;在辩证使用模糊语言的同时充分保证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从而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维护法律的尊严。  相似文献   

20.
就功能文体而言,涉外经济合同英语属于法律英语的范畴,使用的是“法言法语”。在翻译涉外经济合同时要“文随其体”,考虑合同自身的特点,从语篇、句法、词汇等层面依据涉外经济合同的文体特征进行汉英翻译,尽可能使译文与原文具有功能对等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