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一、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是高校后勤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处理稳定、改革与发展问题;后勤职工当前利益与后勤企业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要求与高校后勤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模式的不和谐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究其根源都属于企业文化建设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与否,已成为束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直接关系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系统实现了与高校行政管理的分离,一大批以公司、集团、中心等命名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应运而生。这些实体正按照企业化或准企业化的模式进行运作,朝社会化方向迈进。然而,我们应清醒地看到,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毕竟是从高校自身行政管理中刚刚脱胎而来,它身上既有企业的特征,又有事业痕迹,既带经营本性,又含教育属性,是一个很不完全的企业,这种企业与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后勤实体与行政系统进一步剥离后,多数高校后勤实体已实行企业化模式运行,其企业管理同时也在经历着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即从经验管理、制度管理逐步上升到系统管理、文化管理。文化管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通过企业文化来增强企业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产生了“小、机关多实体”、“小机关、大实体”等不同形式的社会化改革模式。本文通过对“小机关、多实体”改革模式运转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小机关、多实体”改革模式的机构设置原则及职能分布。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校后勤"小机关、多实体"的机构设置与职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产生了“小、机关多实体”、“小机关、大实体”等不同形式的社会化改革模式。本文通过对“小机关、多实体”改革模式运转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小机关、多实体”改革模式的机构设置原则及职能分布。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已近五年,各地高校在后勤社会化的多种实现形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经历了由浅入深、由单一模式到逐步形成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轰轰烈烈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事业日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后勤实体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世纪我国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中坚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高校后勤实体,无论对促进高校教学、科研上水平、上档次,还是确保高校稳定都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我院后勤实体发展的现状,谈谈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经济学和企业理论的角度,探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后勤实体经济效率,指出财产所有权主体单一、法人财产主体缺位、制度替换滞后、实体企业文化缺失是造成资源配置损失和经济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最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8.
试论高校后勤文化的属性和历史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是提升高校后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在高校后勤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认识:高校后勤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还不能称其为企业文化。高校后勤文化建设不是在近几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才开始的,而是伴随着大学文化的创建和发展,经历过历史的筛选、积淀、传承、除旧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而存在的,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因此,在构建先进的高校后勤文化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高校后勤文化的属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很多学校的后勤管理体制,采用了“小机关”和“大实体”或“多实体”的模式。不少学校在小机关、大实体或多实体的模式形成后,面临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给后勤社会化改革造成了某种消极影响。笔者现就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10.
加强高校后勤管理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实体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孕育产生,高校后勤和谐文化是在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和改革中形成的,以服务于高等教育为其核心价值观、具有特殊性质的企业文化。好的高校后勤文化,能够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后勤队伍,能够建立一套保障高校稳定运行的后勤服务管理体系,能够培育严谨工作作风,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能够优化后勤形象,改善后勤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入手,对高校后勤实体财务管理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讨。一、服务型实体有些学校对服务型实体实行了拟企业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单独建账、单设账户,此法在调动高校后勤实体的积极性上成效显著,也深受高校后勤实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很多高校在后勤改革中将后勤服务实体与学校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规范分离.思想政治工作及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在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归属感,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全国各类企业都面对全球化的新游戏规则的挑战,都存在企业如何增强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即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目前虽然在我国高校后勤的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中能够显现一些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但能够进行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的单位尚很难一见.因此,加强高校后勤实体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实现高等院校后勤保障体系的战略创新 ,首要的任务是明确学校后勤服务实体“企业组织制度形态”、企业可选择的资本运营的形式及实现社会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目标模式。这些问题涵盖了目前高等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瓶颈”因素。一、构筑企业化的企业制度高校后勤实现企业化管理 ,走企业化道路 ,是唯一可选择的路。但由于其将在较长的时间里指定为非营利机构服务 ,因此 ,高校后勤大、小实体的企业化组织制度只能介于国有垄断、竞争性企业与“公益性”非营利机构之间的中性企业组织制度 ,…  相似文献   

1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企业文化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勤社会化改革使高校后勤由机关变成企业实体,)~tO.x-作人员也相应地由管理干部变成了为师生服务的企业员工,这种体制的转轨与角色的更换必须以文化的重塑来支撑。高校后勤虽然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涌潮中的弄潮者,但其与高等学校的特殊血缘关系,决定了其企业文化也必然具有其独有的优越性和特殊性。高校后勤实体在转轨时期,要充分发挥高校的文化优势,努力重塑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引领后勤实体朝着健康有序的轨迹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各类后勤实体必然要走向市场,对这些后勤实体推行合同化管理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又是后勤管理的最佳模式.目前在合同化管理中存在市场经济原则在高校后勤异化、合同化管理流于形式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相似文献   

16.
后勤社会化改革促使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步入企业式规范轨道,反过来促进了后勤实体的业务发展。但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出现的停滞和反复,却导致了财务管理的困境。我校始终坚持企业式规范化模式,对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有了重大突破,也有一些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包括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深层次的体制矛盾,也包括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改革进程的差异,后勤实体或企业发展的差异,反映了人们对改革的理解、设计和预期目标的差异.几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许多硬件设施条件建设方面取得成就的同时,在思想观念、经营理念方面也发生许多重大变化,这是高校后勤领域所表现出的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张昕 《文教资料》2014,(25):100-102
自我国高校进入社会化改革的轨道之后,一大批后勤服务实体逐步脱离学校开始实行独立核算运营,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正在逐步引进现代企业制度模式进行社会化管理和经营,但因权责不清、观念落后、人才缺乏、管理模式陈旧,导致改革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就是摒弃传统的体制建立起一个新型的后勤服务实体。我们这个实体新在哪里? 1.新的定位:脱胎于高校,立足于高校,服务于高校。我校后勤系统从学校规范分离,成立上海交大后勤集团后,遇到了这样一个棘手的难题:一方面是后勤要从学校行政事业单位中剥离出来,摘掉姓“事”的帽子,建立企业实体,改姓“企”,作为一个企业,它要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另一方面,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又要求高校后勤服务保持姓“教”特色,“微利保本”。两者似乎格格不  相似文献   

20.
反思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丰富历程,我们当然不能否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绩,不能否定高校后勤企业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事制度、财务制度、产权制度等方面进行的改革探索,也不能否定在有效推进投资多元化、实体企业化、机制市场化,服务产业化和队伍专业化等方面所做出的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