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前在日本的外国留学生总数已达到12万人。在日的外国留学生以中国学生为多,约有8万人,占留学生总数的70%。另外,在日本语学校就读的就学生总数约有5万人,其中中国就学生近4万人。也就是说,在日本的中国留学和就学生的人数超过了10万人,中国成了日本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地。  相似文献   

2.
据日本学生支持机构统计,2011年度日本外国留学生的数量达到14.2万人,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6成留学生希望毕业后留在日本就业,而实际就业人数不足1万人。尽管从各地的招聘会现场来看,以中国留学生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学生受到不少日本企业的青睐,但留学生能否适应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也是多数目本企业担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中国近代开始向日本派遣留学生110周年。在纪念中国人留学日本11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发展中日留学生交流工作、推动两国各领域的合作关系健康发展,现就中日两国留学生交流,特别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留学生交流情况稍做回顾和展望。中日留学生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代中日间的留学生交流开始于距今约1300多年以前,也就是中国的隋唐时代、日本的天平年间。那时主要是日本人到中国留学。阿倍仲麻吕、弘法大师空海和尚、吉备真备、井真成等日本留学生和留学僧们,通过在唐朝学习经文、建筑技术、绘画、书法、雕…  相似文献   

4.
政论学以日本留学生的创作为世纪先锋,奠定了中国人社科的激进传统。留学生政论学试图构思爱国主义的正面理论,并且释放新民政治的强烈变革感情.提倡积极参与政治管理的人精神,是中国集权体制和官本位化社会所欠缺的。  相似文献   

5.
《世界教育信息》2008,(4):85-85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1983年,针对留日学生人数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的状况,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首次提出了接收10万外国留学生的计划,当时日本仅有外国留学生10428人。时隔25年后,现首相福田康夫提出了“接收30万外国留学生计划”,目前在日本的外国留学生人数为118498人。围绕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2008年1月施政方针演说中提出的“接收30万外国留学生计划”,文部科学省大臣的咨询机构——中央教育审议会大学分科会设置的“留学生工作小组”,已开始了对将来留日外国学生的预测等的讨论。大约在2008年5月将拿出短、中、长期的具体方针,并在2009年度政府预算中加进有关接收留学生的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6.
日本与我国隔海相望,风光秀美,社会安定,教育产业发达。2017年旅日留学生人数达到267042人,其中中国留学生107266人,约占国际留学生总人数的40%。日本是中国留学生的一个主要目的国。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在英国某著名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与一日本留学生合租了套房子。这位日本留学生家住日本东京,却和很多外国人一样钟爱中国美食。一开始,日本留学生就向中国留学生讨教美食烹饪方法,常常鼓动中国留学生下厨弄两盘小菜吃。中国留学生只好答应给他做炒面。面条下锅后,一阵爆炒,香味四溢,日本留学生一根根地把炒面吃完,像个矜持的女子,吃完后,还象征性地舔了舔碟子,大赞中国人都是美食家。此后,日本留学生多次哀求中国留学生再下厨房,中国留学生都没答应,一来没时间,二来担心把厨房弄脏,不好跟房东交代。一天晚上,中国留学生正…  相似文献   

8.
东京的暴行警察在新宿殴打中国留学生的事件经留学生刊物《中国留学生》报道后,收到了很多来信来电,在日本社会和留学生中引起了巨大反响。日本各大媒体也就这一事件作了大量的报道,很多留学生和日本人都愤愤不平,对小黄寄予了极大的同情。人们谴责警察的不人道行为,以不同的方式声援和帮助他。  相似文献   

9.
“真想不到,被我们称为‘留学生之父’的吉野老人,竟然惨死在被他当作亲生儿子的中国留学生手下!这让我们中国人怎么面对吉野老人的家属以及那些热情帮助过我们的日本人!”一位中国留学生万分痛惜地说。  相似文献   

10.
香港回归与留学生的优势方元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香港也成为海外中国留学人员关注的一个焦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在过去的5年中,由欧美和日本来香港工作的中国留学生已达800多人,而由祖国内地来港的交流学者和留学生则有1000多人。这两批人员自去年开...  相似文献   

11.
《神州学人》2012,(9):47-49
前言目前在日中国各类留学生总数已经超过10万人。日本政府最近推出继续扩大招收海外留学生的政策,相信会有更多的留学生来日留学。日本虽然有许多针对留学生的社会福利和设施,但专门语言教育援助、法律援助、医疗援助等体系还不健全。刚到日本的留学生由于文化习俗不同,承受着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在融入当地社会等诸多问题上,也偶尔会遇到一些麻烦或纠纷。为方便广大在日中国留学生的学习、生活,全日本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特编辑了  相似文献   

12.
近百年来,日本政府非常重视留学生的工作。他们认为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派遣本国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均能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方面的国际交流。在日本的国际交流事业中,日本攻府是把派遣留学生的工作同国家的人材开发计划统一起来进行的。日本向国外派遣的留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研究进修生和技术进修生这几年都超过一万四千人。  相似文献   

13.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为促进从发展中国家招收留学生的工作,日本外务省计划从2001年起实行留学生贷学金制度。留学生贷学金由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每年出资数十亿日元,通过位于东京的联合国大学借贷给自费在日本大学及研究生院留学的发展中国家留学生,文、理科留学生均可申请。领取贷学金的自费留学生,毕业后由日本负责介绍其在日本国内企业就业。目前在日本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为5.6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留学溯源与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巍 《神州学人》2001,(7):41-42
“留学”一词的来历汉语中的“留学”,据考证,应是从“留学生”一词演变而来。“留学生”一词源于唐代,为日本人所创造,沿用至今。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日本政府多次派“遣唐使”研究和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但“遣唐使”是外交使节,停留时间有限,影响了对中国文化系统而深入的学习。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时起,同时派来了“留学生”或“还学生”。“留学生”在“遣唐使”返国时继续留在中国学习,“还学生”则和“遣唐使”同来同归,但以学习为主。由此可见,“留学生”的原义其实专指来中国学习的日本学生。…  相似文献   

15.
陈滔伟 《神州学人》2005,(10):26-27
根据2005年教育部公布的各类留学人员情况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去年的总出国留学人数约为11.5万,其中赴韩国3000人,赴日本1.1万。另据统计,目前在韩中国留学生为8900多人,在日中国留学生估计已超5万。与中国在韩留学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在华留学生却已多为4.4万人,占外国留学生在华总人数的40%。如此现状让笔者甚感疑惑:诚然,中韩留学生交流史远不及中日留学生交流史那么长久,但韩国作为与中国有着同样东方文化传统的国度,作为科技发达水平可与日本抗衡的亚洲强国,作为有着丰富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国家,为什么没有像日本那样成为对中国年轻人很有吸引力的留学目的国呢?日前,笔者随教育部代表团对韩国教育部和延世大学、首尔国立大学(原汉城国立大学)、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八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了访问,对中国赴韩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原因等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职业》2005,(7):79-79
日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留学培训中心与日本大阪滋庆学园集团合办的“大阪滋庆高等职教预科班”开始招生。近年来,由于日本初、中级医疗人才严重匮乏,所以想去日本就业的人应首选医疗护理专业。据悉,今年春季大阪滋庆学园集团中的4所学校将首次接受中国留学生就读,为此日方降低了中国留学生入学的经济门槛,  相似文献   

17.
为祖国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情———第七次“中国现代化与中国留学生座谈会”侧记贺雪鸿为探讨留日学人如何在新时期下为祖国做贡献,中国驻日使馆教育处于1997年3月30日举办了第七次“中国现代化与中国留学生”座谈会,来自日本各地的留日学子代表二十多人及有关人士...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各国在留学生教育方面都制定了一些政策。日本以高等教育国际化为目的,推行了"留学生30万人计划"。本文着重回顾"留学生30万人计划"制定之过程,反思政策的问题点,思考在全球化进程中留学政策的现实适切性。  相似文献   

19.
《留学生》2007,(2)
五代留学生的留学比例"留学生"这个词,在中国已经很熟悉了。但实际上,"留学生"这个名词,最早还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不是指中国人到国外学习,而是指这个外国人到中国读书。发明这个词的,是中国盛唐时期日本的遣唐使。当时,有不少学生随着遣唐使来,随着遣唐使回,当时叫海学生。有的学生留下来较长时间在中国学习,这类学生日本人叫留学生。留学生这个词,实  相似文献   

20.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东北一所大学的几名学生在酒吧里和几名日本留学生相遇,日本留学生对中国的孔子、孟子等儒家文化侃侃而谈,而几名中国大学生却面面相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随后,日本大学生留下一句话:“怎么你们中国人还没有我们日本人了解你们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