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杨丽梅 《吉林教育》2006,(11):47-47
新大纲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那么作文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呢?一、立足课文——想象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想象的方法,才能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为此,授之以法,把想象作文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想象作文质量的基础。联想:即人们由当前感知的某一  相似文献   

2.
联想是以观察为基础,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的特点,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想象的思维方法.联想是一种自觉的和有目的想象,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此再想起其他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是一种再现性想象,它是进行类比、模拟、归纳、猜想等推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  相似文献   

4.
新修订的大纲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然而,想象作文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还是一片待开垦的处女地。这节以声音创设情境为素材的想象作文训练课并不属于某一册的某一个单元,而是依据新大纲精神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5.
小议联想     
联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功能.联想是指由于两个或几个刺激物同时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联系.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某一事物,又想起其他事物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在“分段目标”和“教学建议”中反复强调,在写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作文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要“不拘形式地写下想象”,要“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要写“想象作文”。  相似文献   

7.
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高于联想,而联想是想象的基础。学生有了较强的联想能力,就能顺利地把新学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辨别它们的本质区别,同时,学  相似文献   

8.
所谓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联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此再想起其他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是一种自觉的或有目的的想象,它在我们数学中无处不在.运用联想我们可以进行数形转换,对数式结构进行想象,联系有关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可以化未知为已知.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一)一篇文章里讲到的事物,有的是实实在在的,有的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阅读文章,要注意分辨。为什么要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  相似文献   

10.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件事物,都是联想。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材料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人虽然能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是想象的内容是来源于客观的现  相似文献   

11.
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头脑中想起的一件事物,又引起想到另一件事物.由于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各种知识也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在思维中,联想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是记忆的一种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渗透联想记忆法传授数学知识,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  相似文献   

12.
联想与解题     
波利亚说过,在陌生的问题中寻找熟悉的东西,这个寻找的过程其实就是联想的过程.所谓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此再想起其他事物的心理活动.联想是一种自觉的或有目的的想象,它在我们数学活动中无处不在,运用联想我们可以进行数形转换,将代数问题转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始终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把学生从作文恐惧症中解救出来是语文教师的研究之重。我在教学实践中 ,几经探索 ,摸索出了“物意”联想作文教学法 ,变刻板陈旧为信马由缰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努力创造、自由表达 ,让他们在“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的境界中激发创作灵感 ,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文。  一、“物意”联想作文的内涵及依据什么是联想 ?简单地说 ,联想就是由眼前的事物触发而想到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 ,也就是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 ,它有多种形式 ,如接近联想、类比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等。联想是一种常…  相似文献   

14.
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头脑中想起的一件事物,又引起想到另一件事物。由于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各种知识也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在思维中,联想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是记忆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星的联想     
题目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1.在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小草”“海潮”“桥”等,展开联想,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咏物抒怀的作文。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题目自拟。2.《××的联想》3.课外练笔:叶圣陶、夏硏尊合著的《文心》一书,把联想称之为“触发”,指出:“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读书和生活经历中都会有许多触发,试在两周内写出三四则来,并在班上交流。(苏教版)提示:所谓联想,就是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写作…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与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指导小学生写展望类的想象作文,可以放飞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把想到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表达出来,可以促使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同步发展。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是:(1)启发学生展望未来,放飞想象,丰富学生习作的表象;(2)通过描写联想,让学生领悟展望类想象作文写作的规律;(3)指导学生把想象到的内容有顺序地表达出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4)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7.
胡雪静 《小学生》2012,(12):50-50
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高于联想,而联想是想  相似文献   

18.
一、在想象作文训练中激活学生个性 想象是张扬学生个性的翅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中,安排了不少的想象作文训练,有的是专门的作文训练,有的是课后练笔。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安排,科学、认真地组织习作教学与训练。  相似文献   

19.
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头脑中想起的一件事物,又引起想到另一件事物。由于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各种知识也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在思维中,联想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是记忆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所谓“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它和“想象”极易混淆。“想象”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或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和想象在初中语文课文中的运用都很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