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以及与这两个学科密切相关的"学"和"教"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注重研究"教"是教学论的范畴,而"学"则是教育心理学的范畴,但是,"教"与"学"应当相互靠近和借鉴而不应当割裂开来。"学"和"教"同源,后来形成有机的整体"教学"。"学"是学生行为的相对持久性改变;"教"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还有分享、沟通、宣教和探询等功能。充分认识和实践"学"和"教"的基本功能,自然会产生有效教学。在认识论上需要从实证主义和阐释主义角度认真思考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本体论上需要从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角度认真思考这两门学科的实体性。  相似文献   

2.
张海兰 《河南教育》2007,(12):22-23
一 <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最重要的教育著作.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夸美纽斯用了好多章节以含而不露的方式把"教育要适应自然"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指导原则.夸美纽斯认为,在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活动中存在着普遍的规律,一切好的教育教学原则、法则和方法都需要受这种普遍规律的支配,必须服从(或适应)这种普遍规律,这就是自然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教学的缺陷之一是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课堂教学中蕴含的美学因素和美育功能。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探讨课堂教学美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一、课堂教学美概述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明确提出教学是一门艺术,他的《大教学论》就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教学和艺术一样,以活生生的人为对象,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活动。教师要用艺术的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体现艺术所具有的形象性、情感性和创造性,因而优秀的教师本身一定也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艺术家。由于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体,因此,和其他艺术所不同的是,教学这门艺…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是"教"与"学"的共同活动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依据课程内容和学情,顺应教学规律科学施教,才能使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一、理清概念,辨明关系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的本质问题。我以为"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如下:1."教"是基础,也是条件"教"是一切"学"的基础,是学习的起点。没有"教"就谈不上学生的"学",更不用说"自主学"了。没有"教",学生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知识积累、技能提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后现代图书馆发展趋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632年,捷克伟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名言——"把一切事物(知识)教给一切人类"、"所有的人都应学习一切知识"[1];时至当代,随着数字时代的不断向前推进,把一切事物(知识)交给一切人类的理  相似文献   

6.
所谓教育艺术,主要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艺术的教育,教育的艺术。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学艺术“是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或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情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卢梭说:“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我国古…  相似文献   

7.
构建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职业技术教育学独特的理论体系,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学在"教/学什么"、"怎么教/学"及"谁来教/学"等最基本问题上明确做出不同于其他二级学科的回答,这三个基本问题包含了职业技术教育活动所具有的基本要素.而工作知识应该是职业技术教育内容的主导成分,其性质不仅决定了职业技术课程和教学的特性,也决定着教育者和学习者的特性,是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教学场境中,受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习惯影响,常常不愿意"等一等"。其实,数学学习特别需要学生等一等,知识的获得和人的成长都需要等一等。等一等,常常顺应了自然的成熟规律。等一等,是教学应有的情怀,也是一种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它不仅要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还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课堂生成效果,更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夸美纽斯早就在《大教学论·序言》中提出:"大教学论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因此,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组织艺术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合理体现。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树立学生为本的意识,调动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的教学是围绕学生的学习而展开,课堂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反映知识的思维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要有助于教学从重知识到重智慧的转变.逐渐把教学的重心从知识讲解转向知识的生成,初步有了"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感觉,一位教育专家把这一过程形象地称为"洗课",明确地说,就是教学过程中"教什么"和"不教什么",要确立学生能学能做的,教师不包办,重点要放在知识的生成和整合上.本文就教学实践谈谈对"洗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夸美纽斯认为:教学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人类的全部艺术”。而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审美教育的情感性也就必然决定了它的艺术性。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语文教师运用艺术的思维,大胆构思,精心设计,将知识、艺术、能力三位一体,寓教于乐,寓教于美。语文教学重在课堂教学过程。开课也好,结课也罢,都应该讲究艺术性。  相似文献   

12.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伊始,在教育学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教学法的含义是教学的艺术、教导的确切规则只能从自然借取、教育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这三方面对《大教学论》进行了解读。在如今这个普遍忘却目的地的时代,回归本原可能会给我们更多的感悟和启发。  相似文献   

13.
内容简介:《大教学论》重点阐释了教学理论问题。在《致意读者》中.夸美纽斯明确表述了《大教学论》的最基本的目的。他说,教学论是教学的艺术,“大教学论”就是要“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这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教得彻底”的艺术。书中明确提出并详细论证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则,提出并论述了各种教学方法,拟订了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确立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制订了编写教科书的原则要求。甚至对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也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学与教"研究作为现代教育理论模式下的重点研究对象一直以来都为人们所关注,"学"意在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而"教"则是老师通过沟通和交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整个过程需要两者之间的相互匹配才能够完成教学目标。文章通过"学与教"之间的内在和外在联系进行了一个提升教学质素的研究,力求能够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的先进理论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能。  相似文献   

15.
浅谈语文教学的艺术辩证法张汉清,张建国在教育发展史上,第一位提出教育是一门艺术的教育家,是前捷克斯洛伐克的夸美纽斯。他曾明确指出:“大教学论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大教学论》)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地运用艺术辩证法去处理“深与浅”,...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微视频的教育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但还没有一种微视频的教育应用既能使教师只须专注提升教学水平而无须开发微视频,又能使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且适合日常课程的学习。针对这个问题,本研究以"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为例,对微视频支持下的"学—教"学习模式进行了验证性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微视频的"学—教"学习模式在促进学生内化知识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副标题中明确指出:大教学论将阐述"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夸美纽斯关于"一切事物"、关于"一切人"、关于"全部艺术"的这些教育思想及有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代教学论对教学关系问题的百年探索取得了三大理论成果:教学合一;教学并举;教以学为本。研究教学关系最常见的两种失误是: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重教轻学";用学习论代替教学论,导致"重学轻教"。当前,探索教学关系亟待深化和拓展的两个问题是:研究需要具体化,即深入课堂教学研究具体的问题,揭示教与学之间的具体联系;现有研究主要局限在工具层面,应该进一步拓展到更深层面。  相似文献   

19.
<正>叶圣陶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既是对教学艺术本质的命题式定义,又是对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根本性尊重,更是对教师主导作用作出的精辟阐述。语文教学是一门开放性、多向性和艺术性很强的课程,是教学双方共同参与、平等对话的信息交流活动。然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普遍奉行着"课堂教学的明确论",就是教师致力于"解决一切问题,统一所有认识"。在"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现代教育理念下,"霸教弱  相似文献   

20.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课文。在贵州铜仁举办的第二届"教育艺术杯"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上,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第一小学张战伟老师执教的《临死前的严监生》凭借教学设计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好地落实了"少教多学"的理念,获得了第二届"教育艺术杯"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整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着"少教多学"的理念实施教学,不仅教学生学会知识,更关注到教会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即引导学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